在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做?

家有男寶初長成

我兒子現在六週歲,很喜歡閱讀,而且各種類型的書都喜歡,科普,漫畫,兒童文學,繪本故事,甚至還聽我讀小王子,讀平凡的世界

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就經常買一些卡片書,給當玩具玩,那些卡片上的圖案總是能吸引他,一個人翻翻看看,當然也會被撕,會被到處扔,不過也算是接觸到了書,有了好感

到了孩子三歲的時候,我開始堅持親子閱讀,先從繪本故事開始,每天晚上睡前這個固定的時間段讀給他聽,從剛開始的15分鐘左右到後來半個小時再到後面經常一個小時還不夠,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不要急,那怕剛開始每天堅持五分鐘或者十分鐘都可以,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堅持

剛開始孩子坐不住,我在那兒讀,他東張西望,甚至去一邊玩玩具了,沒關係,我還是讀而且深情並茂的讀,結果就是孩子經常又被吸引過來了,或者邊玩邊聽,還能突然冒出來問個相關的問題,其實孩子是在聽的,我們不必太在意形式,千萬不要把閱讀當成一件很嚴肅很莊重的事情去對待,去逼迫孩子,去給他提很多要求,如果把閱讀變成讓孩子討厭的事兒,你想去培養習慣是很難的

我和孩子親子閱讀兩年多,讓我深深的感受到這真的是很美好的事兒,我也總是被那些故事深深的吸引,我和孩子能在故事裡找到共鳴,讓彼此更瞭解更親密。閱讀是美好的,是愉快的,長期的閱讀可以滋養心靈,這是潛移默化的,但是爸爸媽媽不要抱著功利的去做,剛讀兩本書就要求孩子回答問題,總結中心思想,總以為記住才是有效果。去和孩子體驗沉迷在故事中的美好

給孩子選書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考慮孩子的喜好,選擇經典的,內容健康的就好,這兩年多給孩子買過的書估計有一千本左右,沒次我在選書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兒子會不會喜歡,會不會看到書無比興奮激動,再考慮圖畫的吸引力,創意,幽默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等,而不是說這本書有用,那本書不好學不到所謂的知識。現在更是經常會和他一起選,徵求他的意見。有些時候並不是孩子不喜歡讀書,而是不喜歡爸爸媽媽選的那些書,如果因此而讓孩子失去了對閱讀的興趣那就太可惜了

工作之餘我自己也經常會在家裡看書,會買各種各樣的書,有時候和孩子在一起各看各的,有時候還會互相討論,喜歡這種氛圍,經常看到家裡有人看書的孩子應該更容易喜歡上看書,這就是影響。有一次我發現兒子拿著一支筆在書上畫,就問他在幹嘛,他說我也要像你一樣把我喜歡的標出來。在閱讀這事兒上榜樣的力量很重要


小晗晗愛閱讀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時候父母需做到這些:


一,提供給孩子一個舒適安靜的閱讀環境。讓孩子有個讀書的氛圍,適合孩子安心讀書。

家庭要有閱讀的氛圍,每天在孩子面前讀書,併為孩子提供讀書的條件,比如有安靜的讀書角,有兒童讀物書櫃。

二,制定規則,全家總動員。要求孩子看書,父母也應該看書。而不是說父母看電視,看手機,讓孩子去看書。孩子認為這不公平,父母認為自己是權威,控制小孩。應該平等的對孩子,規定規定是給大家制定的,大家共同遵守。


三,讓孩子複述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記憶力、邏輯思維、表達能力。不建議任務式地要求孩子,否則會阻礙孩子閱讀的動力。嘗試把自己當成虔誠的聆聽者,孩子會越講越起勁;

四,讓孩子潛移默化地理解閱讀的美好,而不是一項任務,重要的一件事。父母認真讀書,以身作則,和孩子探討書中的美好,孩子也感受文字之美,慢慢喜歡,入迷。


積極參與討論。不要去做要求,但在孩子主動提起書中話題時,不論孩子提出的問題是否幼稚、是否偏頗,都不否定,只是平等地參與討論。


豆小米媽媽說

我的孩子很喜歡閱讀,因為喜歡閱讀,認識了很多的字。孩子目前5歲半,幼兒園大班,他的識字量,老師說是班級裡最高的。老師會常常請他給小朋友讀繪本故事!因為老師的鼓勵,在學校獲得了更多的滿足感。我的孩子每天回家,都會要求我和他一起閱讀。如果我暫時沒空,他會自己先看書,等著我。

孩子因為閱讀增加了識字量。相信進入小學後,會學得更輕鬆。朋友們會問我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的,我總結了幾點,供參考。

1、從小開始引導,幫助他發現讀書認字的樂趣。同是一本寶寶書,兩個寶寶一起看,不同的媽媽陪寶寶的方法不同,寶寶對書的喜歡度就會不同。記得我寶寶8個多月時,一天雨天,不能去戶外。於是和小區媽媽約了到超市去溜娃。我家娃8個多月,她家娃9個多月,都是男寶。我們先去了圖書去。同時選了一本小動物類的卡片式的看圖識字書。我會指著卡片中的動物教寶寶認。比如小狗:眼睛在哪裡?耳朵在哪裡?小嘴巴在哪裡?然後會問寶寶你的小嘴巴在哪裡呢?還會學小狗的叫聲,把寶寶逗得呵呵笑個不停。繼續跟寶寶說,我們還要找到小狗的名字在哪裡呢。然後指著小狗的子,都給寶寶聽。寶寶還不會發音,但會跟著我咿咿呀呀的鬧。而朋友媽媽只是把卡片翻給他寶寶看:你看,這是小狗,這是貓咪……,翻完一遍後,他寶寶就咿咿呀呀指著玩具區的球,要去摸摸。而我的寶寶還在被我逗得樂呵呵的笑著,自己用小胖手抓著書,咿咿呀呀,嘴裡念個沒完。

就是想說,從小,讓孩子發現看書的樂趣,而不是僅僅看看圖片。如果只是看圖片,當然沒有玩具好玩啦。只有從書中發現樂趣,寶寶自然喜歡去找書的。我孩子1歲多的時候,每次去超市,自己會拿他喜歡的圖片的書,主要是汽車系列的。回家常常拿著看。

2、陪孩子讀書的方法。寶寶2歲多,語言能力發展了,我給他買了很多的繪本。初期是最簡單的,一頁圖紙配了一句話的樣子。會先給寶寶講圖畫的內容,然後指著字一個一個慢慢讀出來。一本繪本,會讀好多次,久了,寶寶自己就會講也會讀了。在這裡,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讀繪本,講故事的情緒很重要,希望媽媽們要有帶入感。聲調要有抑揚頓挫,模仿動物的聲音,就好像是在表演一樣,附帶面部表情,孩子會深深被吸引。我寶寶就不喜歡爸爸陪他看繪本。爸爸通常是幹憋憋的讀完文字算數,繪聲繪色的講出來,沒有過。有時,爸爸說:過來我給你將故事。寶寶毫不留情拒絕:不要爸爸講,爸爸不會講。

陪寶寶讀繪本,用對方法,讓寶寶喜歡上繪本故事,同時反覆讀一個故事,讀文字的時候,要寶寶看著字,一個個慢慢讀出來,時間久了,字,寶寶就記住啦。

3、平時的觀察,積累。外出,街上的廣告牌,大樓的名字,公交車上的圖文,地鐵裡的地圖,喝喜酒時桌上的名牌等等,都是我陪寶寶一起認字,讀字的時間。孩子認的字多了,也是他愛閱讀的一個方面。

4、選擇書的技巧。還在識字階段的寶寶,選書很重要。首先,要選他喜歡的。比如,我孩子3歲後,很喜歡動車,火車,就買了很多鐵路、動車系列的。現在孩子又對恐龍著了迷,這段時間買的全是恐龍系列的繪本。我也曾根據我的思考,比如“十萬個為什麼”買了給他看,他不愛。就是喜歡看他自己選的。

5、閱讀時間。最好每天都要有閱讀的時間計劃。上幼兒園之前。沒有固定,每天都有。上幼兒園之後,我們的看書時間是晚上睡覺前30分鐘。新的繪本,我會讀給寶寶聽,都以兩回了,我會要求寶寶都給我聽。如有不認識的字,反覆教幾遍。寶寶也就記住了。對會一個新故事,他就會把書帶到學校去,等老師點名讀給大家聽……

總結我家孩子愛閱讀的方法,就是從小教他找到讀書的樂趣,並在樂趣中認字。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孩子認的字多了,就更愛讀書。家長要做的事就是幫孩子選適合他的書,陪她一起讀。日積月累,孩子一定會愛上看書,愛上閱讀。


愛美食的媽咪

1父母應該堅持親子閱讀

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家裡沒有人喜歡書,或者沒有人與孩子親子共讀,家長也沒有認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那麼也許家長將來會說自己的孩子對讀書沒興趣,可能是天生的。 而實際上,孩子為父母的錯過揹著黑鍋。 每天有親子共讀時間的孩子,他們的耳朵很靈學以後老師講的信息能馬上收集並且進行轉換。孩子聽故事的時候,大腦就是這樣進行信息處理的。大腦就像一個發動機,不停地信息處理,不停地運轉,自然就會越來越好使,越來越聰明。 有一個小故事:一位低年級小學生問老師:“你怎麼這麼聰明?肚子裡有講不完的童話、講不完的故事呢?”老師拿著一本童話故事書,神秘地對他說:“是它把我變聰明的。”從此,這位小朋友就和書交上了朋友,沒想到,書真是神奇的法寶。自從愛讀書以來,周圍的人都誇他很聰明。後來長大了,他得出一個結論:讀書能把一個笨孩子變成聰明的孩子。這就是多讀書的好處。

在堅持親子閱讀的同時,應該多給孩子講講閱讀的好處,多講講關於閱讀的好處的小故事。當代名人故事可以講,古代名人故事也可以講講。總之,讓孩子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2父母在家營造愛讀書的氛圍

讓孩子愛上閱讀,家長自己也要愛書呀,讓孩子儘可能多接觸書籍。如果家長不喜歡回家看書,也可以裝作看書呀,沙發上、桌邊放幾本閒書,或者文摘雜誌類的,營造看書閱讀的家庭氛圍。家人在家經常翻翻書,把看書當作一種樂趣,用自己的熱情來感染孩子。

在家裡最好給孩子添置書架。家庭條件許可的話,可以給孩子設置一個閱讀角,讓書籍靜靜地躺在家裡,讓孩子從小就擁有一個寧靜心靈空間。


3父母要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書

0歲的時候就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布書,洗澡書,讓孩子習慣有書陪伴。同時也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以色彩、圖形等認知訓練為主的書,有一些玩偶書,立體書。

2歲後,可以慢慢觀察孩子,在哪方面有興趣。孩子對動物有興趣,就可以多買些與動物有關的書,女孩對公主有興趣,就可以多買些公主的故事書。男孩喜歡恐龍,多給他買一些有關恐龍的書。一些立體書、遊戲書、貼紙書,都可以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我家靜靜特別喜歡《小熊寶寶繪本》《不一樣卡梅拉》《可愛的鼠小弟》系列,可見小動物為主人公的繪本孩子很愛讀。5歲左右,家長就可以就應該有針對性進行閱讀訓練了。 孩子的性格開始顯現,習慣開始養成,能力開始差異化。兒童科普書,傳統文化的書,數學啟蒙書或者一些幼小銜接的書,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總之,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來引導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閱讀讓孩子靜下來,閱讀讓孩子語言發展智力發展得更成熟,閱讀讓孩子視野更開闊。

4家長還應該多帶孩子去一些閱讀場所

可以多帶孩子去兒童書店,讓孩子在書店自己翻翻書,找找自己喜歡的書。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親子故事活動。另外,現在很多app也有講故事功能,讓孩子多聽聽裡面的故事,告訴孩子好聽的故事都在書裡。




靜靜的悅讀時光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以及陪伴孩子開展親子閱讀快五年的媽媽,我可以和大家談談我這些年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養成的心得,以供大家一起參考探討。

我是從孩子一歲左右能坐穩開始,就陪他一起開展閱讀的,孩子今年快六歲了,我們每天睡前半小時準時到房間進行親子閱讀,如果我出差不在家,他爸爸、或者看護他的大人,一定會接過這個接力棒,所以這些年的培伴,孩子已經養成睡前不看書,他一定會鬧著看書的習慣了。

如果家長能做到以下幾點,我相信孩子一定會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的:

一、每天固定的時間點,一定要陪孩子閱讀,不管多忙都要抽出二十分鐘的時間,我們永遠都有要忙的藉口,但是有質量的陪伴只需要二三十分鐘即可。

二、剛開始閱讀時,可以從有趣的繪本開始,父母可以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以及誇張的表情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常常是一邊看書,遇到有情節地方,就用誇張的語言及動作表現出來,孩子常常用驚喜的小腦袋認真聽著。

三、在閱讀書本的選擇上也要多樣化一些,剛三四歲以前,孩子比較喜歡聽故事,可以選擇有教育意義的繪本,特別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類的。隨著孩子年齡漸長,他們的求知慾越來越強,我們給孩子選擇閱讀課本時,可以不斷增加科普類的、百科知識、益智類的、甚至是全國各個省份關於景點、美食、風土人情的介紹等書本,關於各個省份城市的景點這書籍,我是以和孩子去哪旅遊導入的,孩子也非常感興趣。

總之,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是要靠家長以身作則,從小培養,並堅持陪伴的,教育本來就是一場無法預知勝負的持續戰,我們只能靜下心,用心澆溉,靜待花開。

我是幼教之夢,擅長幼兒教育,歡迎大家關注轉發。


幼教之夢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的家庭教育至關重要,我認為有幾點 家長要注意:

一,儘可能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有的家庭 有一定的藏書,或者家長經常帶孩子去書店,去圖書館等。這首先講究一個外在環境的薰陶。

從沒見過書 沒有聽說過書的孩子是不會喜歡閱讀的。

二,儘可能讓孩子享受到書中的樂趣:比如經常給孩子講故事,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親子閱讀等,可以說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歡聽故事。一定程度上故事是孩子通向閱讀的捷徑。

三,家長要真心的尊重閱讀和愛閱讀的人,有的家長可能自己識字很少,但是他們很尊重 書和喜歡讀書的人,這對孩子從心理上是一種引導。這裡講究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

第四,家長要鼓勵孩子的 閱讀 行為:比如有的孩子通過一本書看到了一個小故事,很願意和家長分享,此時 家長能給予孩子肯定和讚美,對孩子就是一種很好的 激勵。

在我自己的記憶中,女兒四五歲的時候,能自己讀書了,很多時候 我都會以下的語言讚美她:“哇 !你好棒呀!讀的這麼好呀!這你都認識呀!”等等,她能感知到我對她的讚美 是真心的,得到家長的讚美 ,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了自信,孩子會在自己擅長的方面越做越好。

綜上所述 ,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 ,其實也並不困難,只要家長做個有心人,做到對書、讀書和讀書人的尊重,經過幾年的有意引導,孩子很可能會成長為一個終身愛閱讀的人。


快樂庭院

題主你好。

培養孩子閱讀三部曲:興趣習慣和品位

遵照學校佈置,認真上了開學第一課。學習李老師如何引導孩子愛上閱讀,受益匪淺,體會深刻。感觸最深的是,要想讓孩子愛上閱讀,必須啟發孩子閱讀興趣,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孩子提高閱讀品位。

李老師強調培養孩子閱讀興趣,要從3至5歲開始。事實的確這樣。我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就有意識有選擇的給他看繪本讀物,如:《哪吒鬧海》,《花果山》《愚公移山》,《猴子撈月亮》等。儘管當時孩子似懂非懂,但是,我從孩子好奇和開心的眼神,就明顯的感覺到,他是非常喜歡的。於是,看繪本,成了我哄哄孩子的唯一法寶。每當孩子淘氣的時候,一讀繪本,馬上欣喜無比。久而久之,看繪本成為孩子每天的必修課了。有時候大人沒有時間陪看,孩子就拿起繪本津津有味自己讀。

當孩子進入到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掌握的詞彙,已經差不多可以獨立看簡單的帶有插圖的文學讀物。這個時期,是我的孩子瘋狂的閱讀期,附近書店新進的插圖兒童讀物,幾乎全部被他買回家。我開始注意,不能讓孩子只為好奇而讀。應該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什麼是良好的閱讀習慣?我的理解是:讀書思考,勤於發問。思考是一個消化的過程,發問是提高應用的結果。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就是這個道理。好讀書,不能讀死書。開始是家長髮問孩子作答,時間長了,是孩子發問家長作答,最後是孩子自己發問自己作答。這個時候,家長的任務是鼓勵而不是評判是非。無論孩子問什麼問題,回答什麼答案,都應該加以表揚和肯定。如果家長輕易否定孩子的問題或者答案,極不利於培養孩子動腦思考的閱讀習慣。

進入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之後,孩子的閱讀能力有了質的飛躍,掌握的詞彙豐富,並且,已經具備欣賞和分析能力。這個時段,家長的任務,應該想方設法幫助孩子提高閱讀品位。我對品位的理解,一是閱讀的書要有品位,不能停留在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的地步。實事求是說,文學名著不會主動自己讓讀者有閱讀興趣,只有讀進去,讀者才會對名著有極大的閱讀興趣。我國的四大名著,先讓孩子從青少版改寫本讀起,繼而,讀原著。閱讀順序循序漸進,先讀《西遊記》,再讀《水滸傳》,三讀《三國演義》,最後讀《紅樓夢》。先閱讀中國的,再讀外國的,先讀小說詩歌,再讀《論語》,《孟子》。有品位的第二個理解是讀者要有高品位。 拜倫說:“一滴墨水可以引發千人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人的命運”,宋代大文學家歐陽修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由此可見,讀書與立身立學密不可分。讓孩子認識到,不能為讀書而讀書,而要學以致用,見賢思齊。用書本知識武裝頭腦,用知識提高能力,以能力改變命運。只有這樣,長大以後才能夠成為對祖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才。


百花雜壇

1、每天固定的親子閱讀時光,我家是在睡前,會給孩子講兩到三個故事,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大人講,孩子聽,慢慢孩子大了就鼓勵孩子講給大人聽,經常是媽媽講一個,寶貝講一個;

2、家長行大於言的榜樣作用:家長愛看書,喜歡看書,用書來代替電視,手機;孩子也會有樣學樣了;

3、家裡的佈置也要有書香氛圍,我家沒有裝電視,取代電視的是書櫃架,孩子們想看什麼書隨手就能拿到,圖片上是我家的圖書一角。


Jean倆寶媽

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320e0002d234256d2f24\

new2js

在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習慣的時候,父母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打造閱讀環境,多為孩子購買適合他年齡段、符合孩子閱讀興趣的圖書,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

二是父母以身作則,帶頭讀書,孩子也會自覺拿起書本。反之,如果父母玩手機、看電視,卻要求孩子好好讀書,孩子也很難靜下心來閱讀。

三是親子共讀。年齡小的孩子識字少,父母要陪著讀書,耐心等待孩子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形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