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理解和把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的?

焊接加


這句話只是沒水平的人,一廂情願的主觀願望。沒有什麼哲理性,寓意性。而且是古代的毒雞湯。類似今天的“成功學”。

不信吧?聽我仔細分析。

人往高處走。主要是指過去的品階仕途,從下層社會往上層社會爬的過程。

難道換一句:人往穩處走,不是更好嗎?一味的求高不求穩,合適嗎?

高處真的好嗎?不見得。高處還不勝寒呢。還有句話叫:爬的越高,摔得越慘。再說:你走得高了,不是還要下來嗎?

那麼要不要高呢?要的。那要什麼高?要一些不會反彈的高,終身可以利人利己,利國利民的高,比如:水平高,學問高,能力高,境界高,思想高,格局高,情懷高……

就是要這種沒有極限的高,是內在的高。是本質的高,不是形式的高。是不會歸位的高。

而這些個高,恰恰都不是“走”出來的。都是“學,思,練,感”出來的。

有了思想的高:高山仰之可及,深淵度之可測。還需要去爬嗎?

所以需要的是:思想的高。思想比身位高。利人利己。身位比思想高,那不是德不配位嗎?不是害人害己嗎?

再說:水往低處流。什麼意思?意思就是人別學水一樣往低處流。

這種用水的一項特性來和人做比較好嗎?不好!很不好!

而且這種比喻也不恰當。水往下流,是因為有坡道,沒有坡道水會往下流嗎?既然是有了坡道,就別說水,就算是人,也要往下掉的。

所以這種比喻無聊。沒意義。再說比的不是主觀方向,比的只是:客觀條件。

先說水的特性:水是最懂得適應環境的一種物質。水:遇方則折,遇圓則漩,遇堵則止,遇疏則通。水利萬物而不爭。

所以當年,老子才會在黃河邊,語重心長的對孔子說出:上善若水。水,雖為世間致柔致弱之物,可是沒有水,誰又來剋制山川呢?

這才是老子道家的自然哲學典範:利萬物而不爭,柔弱剋制剛強。

石頭砸不爛水,水卻可以穿石。剛則易折,柔則長存。

所以結論,還是多學學水的好。

個人觀點,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反駁。謝謝!


和風青竹


關於怎麼理解和把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句話?我認為,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具體到做起來,是很難很難的,尤其是把握,把握是人生最難事情。下面先說;

人往高處走。

所謂的人往高處走,是一種形容。它形容絕大多人,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如同流水一樣,自然而然往低處流,他說明了,人之本性及本能。這也是人類進步的客觀規律,不可抗拒。

人往高處走,需要多方因素促成。

1,需要具備積極向上的心態,那麼積極向上的心態。來自何方?

①,有志者,事競成。所以人必須先立志,無志者,將是一事無成。倘若日日待明日,豈不是萬事成蹉跎了。

②,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就需我們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知識,知識是人類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財富。沒有知識的支撐,志向則是虛殼。所以說,志向,知識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正如毛主席,既有志向又有知識,方能指揮千軍萬馬,才能不斷取得勝利。

2,外因起作用

何為外因起作用?

①,當我們的同行,站在最高頒獎臺上,伴隨著國歌奏響的那一刻,自己的心潮也隨之彭拜。也會暗自下決心,努力趕幫超。

②,比如;我們在頭條上,當你看到許多同行,都取得爆款認證,乃至加Ⅴ的好成績,是否也暗自下決心趕上去?我想凡是有上進心人,他絕對坐不住。但是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努力了,不論結果如何?也無愧於心。

關於怎麼把握?

上面我說過,人生最難的是把握。很多事情千變萬化,不由人選擇。但是;事在人為,就看我們如何面對。我個人認為。

1,萬變不離其蹤。除上述需要有遠大的志向,積極向上的心態,努力學習之外,首先我們要跟著,積極向上的人,走正道。避免消極懈怠,不利於自已的前途和命運。

2,雖然我們對國家,做不來大事情,但是我們要儘自已所能,多做一公益事情,為社會添磚加瓦。

3,人生有很多好機遇,需要好好把握,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比如;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同事看準了商機,開始因為沒錢投資,就背個框在馬路邊賣香菸,到發展售貨亭,又發展成超市。從星星之火,成為燎原。後來下崗的多了,做什麼都不好做了。大多數人都是,前怕狼後怕虎,一事無成。

結束語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人之本性和本能,都是嚮往美好追求。不論結果如何?也阻擋不了追求夢想。


杜家人


聖人孔子曾觀東流之水而言:水有五德,即有德、有義、有道、有勇、有法也,這是不是人生的基準?一個人若能做到“上善若水”,就說明你對“水往低處流”有了深刻的透析,其思想境界也會隨之大提升,說不定那一天就“人往高處走”了。

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什麼意思?

“人往高處走”,代表了人的志向與追求。人的本性向上,總想方設法高於同類人。

“水往低處流”,是一種自然現象,是在重力的作用下,順勢而為的一個本體能力表現。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一個大眾化了的俗語。古人曾將水形成的海洋和土形成的高山作了一幅對聯:“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說明“水往低處流”是秉承恆心和謙卑來實現目標的,屬於順天而行。對於人來說,我們是萬物之靈,當思水之精神,卯足了勁後則逆天而行,揚帆渡海。

如何理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是人生的一種理想追求。人這一生,說白了就是要往高處走,為什麼呢?人心是私心的,也是貪慾的,有志氣者每一天都想有所進步。

人生不僅僅是為了金錢、地位或權力,重要的方面當然屬於自身修養,包括道德品質的培育。過分追求金錢名利-,往往又丟失了自我,害了自己,像“水往低處流”一樣。

“水往低處流”,是由水性決定的,但它並非一無是處。涓涓細流匯成海,它淹沒了低山和高樹,也能隨風起浪綻放生命的光芒。特殊的情況下,水遇壓力或阻礙,也會發生逆流現象。

“人往高處走”有嬌氣時也會跌下來,因緣高處不勝寒;“水往低處流”有壓力源也能騰上去,際會判斷力極強。

如何把握“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人往高處走”,是基於人生需要的東西太多、夢想太大。因為人心比天高,喜歡而得到的東西就不會放棄,日積月累:消耗不掉就成了負擔。這就是“人往高處走”獲得的結果過多,也是人性的弱點。誠然是有人吃了苦頭才醒悟,有的人卻捨得早丟了不必要的東西就健康快樂!

“水往低處流”,是它順應了自然,有胸襟在低處納百川。有時候,謙虛一點,學習“水往低處流”,也不失為一種低調做人、冷靜辦事。逆境時抬頭,順逆時低頭,像水一樣不因環境變化而變化,總是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把握住“人往高處走”的信心,但也不忘“水往低處流”的奉獻。人心向上,不願走下坡路,而水性向下,不與萬物爭利,如古人所說:“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

有了“人往高處走”,是能站得高、看得遠。但人生的過程中該選擇難走的路,由於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只有披星戴月霜滿天,才會風光無限越紅塵。有時侯,某人認為自己是“水往低處流”了,其實處於失敗的境地也並不可怕,最起碼你從中得到了一些經驗吧。

總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是現象有其規律。做人要有力爭上游的雄心,更要有願意低頭的大氣。像樹高長,像鳥飛翔,腳從“低處”起,心往“高處”去,矢志不渝,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