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傳收購 奇瑞必躺槍?

最近的汽車圈甚是熱鬧,先是徐和誼回應“吉利入股北汽”傳聞:“胡說八道”。隨後尹同躍也用同樣的四個字回應了“寶能收購奇瑞”傳聞。

只要傳收購 奇瑞必躺槍?

追溯事情起源,近日有消息稱寶能集團擬出資250億~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併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隨後奇瑞就闢謠稱“不屬實”。

不過有知情人稱寶能確有入股奇瑞的意向,儘管不確定但不排除整體收購的可能性。如果此消息屬實,則意味著奇瑞將由國有控股企業成為私有股份制企業。

奇瑞“錢荒”

只要傳收購 奇瑞必躺槍?

5月16日,先是有消息稱寶能集團擬出資250億~270億元,以增資擴股形式入股奇瑞,併成為其第一大股東。隨後奇瑞就在官微上表態稱:“奇瑞汽車是一家國有控股企業,任何資本的進入都需要奇瑞汽車公開掛牌進行產權交易,並經政府部門審批同意。”

據瞭解,在目前奇瑞汽車的前五大股東中,奇瑞控股持有31.3%,安徽省信用擔保集團持有13.7%,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9.4%,蕪湖瑞創投資有限公司持有9.3%,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7.1%。其中蕪湖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奇瑞控股40.1084%的股份。這意味著,在奇瑞股份中國資的確佔據主導地位。

只要傳收購 奇瑞必躺槍?

不過除了“寶能收購奇瑞”的傳聞之外,還有消息稱復星國際、正道集團和鼎暉投資也在參與競標。儘管奇瑞否認稱:任何此類傳言皆不實。但所謂無穴不來風,此類消息的背後似乎也反應出當下奇瑞確實急需資金支持。業內人士認為奇瑞資金缺口太大且市場表現不佳,引入一個戰略投資者來“輸血”改變現狀也是符合邏輯的。

回顧之前奇瑞對旗下資產的梳理,2017年10月,奇瑞把部分巴西資產出售給了巴西CAOA集團。今年1月,奇瑞正式將所持有的蕪湖凱翼汽車有限公司51%股權,轉讓給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四川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在奇瑞不斷剝離資產背後,業內人士分析是因其資金的缺乏和經營困境。

根據乘聯會數據,今年第一季度,奇瑞銷量為10.93萬輛,同比下滑8.9%。4月,奇瑞銷量僅有3.2萬輛,環比下滑46.1%。奇瑞旗下的艾瑞澤系列、開瑞系列及瑞虎系列等傳統車型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目前奇瑞能拿得出手的只是廉價低端新能源車。為了扭轉銷量困境,奇瑞今年在新能源、無人駕駛等領域動作不斷,但這也對奇瑞的資金提出了極大的要求。

寶能“開疆拓土”?

只要傳收購 奇瑞必躺槍?

事實上,這並非第一次傳出寶能將入股奇瑞的消息。早在2017年10月,就有“奇瑞汽車將被整體出售”的消息曝出。當時奇瑞方面解釋稱,並無整體出售計劃,只是資本層面合作這些年一直都有在運作,對奇瑞感興趣的小夥伴很多,但還沒有確定的消息。2017年12月,寶能以66.3億元收購了觀致汽車51%股份,當時業內不少人分析稱,寶能志在是奇瑞,收購觀致只是計劃的第一步。

只要傳收購 奇瑞必躺槍?

彼時寶能方面表示將以觀致為主要載體,一方面藉助寶能在汽車零部件、汽車金融、出行等相關領域的佈局,為觀致提供良好的產業基礎。另一方面,以觀致汽車為基礎,在新能源、智能化等方面加快佈局和落地執行。在過去一年,寶能也的確動作不斷,其分別在浙江富陽、廣州、西安、昆明、貴陽等地建設新能源基地,規劃產能超過230萬輛。不過對於寶能而言,僅靠觀致很難消化200多萬輛的產能,寶能後續不免另有安排,這也為收購奇瑞提供了合理動機。


“財大氣粗”的寶能如果入股奇瑞,最關鍵的是可以給受資金困擾的奇瑞注入新鮮血液,其次可以為奇瑞帶來一套更加科學的管理體系。目前的觀致就是最好的例子,寶能入主5個多月後,觀致銷量增長迅速。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觀致銷量為11371輛,同比增長288%。4月,觀致銷量為5355輛,同比增長400%。儘管觀致銷量增長來自於終端降價以及寶能旗下“聯動雲”租賃業務的訂單貢獻,但觀致似乎已經進入了增長的“快車道”。因此,對於奇瑞而言,寶能入局或許也是一個轉折點。但是之前並沒有做過汽車的寶能真的能改善奇瑞的經營困境嗎,目前仍舊難下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