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云南砚山全面打响控辍保学教育攻坚战

通讯员 李兴伟

为了让教育公平的阳光普照七乡大地,云南省砚山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局,把教育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教育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学生资助体系,改善贫困乡镇办学条件,扎实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和控辍保学行动,力争不让一个家庭“因学致贫”,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实现了贫困学生有学上、能上学、学得好的目标。

砚山是一个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义务教育底子薄、农村占比高、集中办学难、办学成本高。近年来由于受打工经济和新的读书无用论等因素的影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等特殊学生群体中失学辍学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成为全县义务教育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明显的“短板”,形势不容乐观。

“一个都不能少”

学校老师深入学生家中动员学生复学

针对全县辍学率相对较高的实际,砚山县切实加强对控辍保学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将提高学额巩固工作,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作为一项惠及民生的民心工程做实做好。先后制定下发了《砚山县控辍保学管理办法(试行)》、《砚山县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奖励方案(试行)》和《砚山县教育局关于未入学和收复流失学生安置方案》,将“控辍保学”工作作为一项硬性指标纳入党政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一票否决。强化了政府牵头、各方联动、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格局,明确县长、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等各方责任,牢固构筑“双线”控辍工作机制,从制度保障到责任落实做到有章可循,有效提升控辍保学工作的效果。截止2018年1月,全县累计收复辍学学生1037人,并采取随班就读、职初补偿的方式妥善安置好劝返学生。

在平远一中,家住平远镇尧房村委会白者村小组麻栗冲村的14岁苗族女孩马云萍由于家庭贫困,母亲因车祸丧失了劳动力,一度萌生了辍学回家务工帮补家用的想法。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屡次劝说和家访后,终于打消了辍学的念头,返校上课。

平远一中党支部书记、校长赛沙漠为了劝马云萍返校上课,前前后后跑了六次到马云萍家里做动员工作。“我们学校的理念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孩子们都能够回到学校读书。第六次去她家的时候,她终于答应要回来学校了。老师们见到她回来,都很高兴,争着帮她交保险,买书包,买被子,买衣服,想方设法让她安安心心地留在学校里面。”

“一个都不能少”

平远一中教师和辍学学生马云萍的母亲交流

相比因贫失学的情况,因厌学而辍学更难被发现,且劝学难度更大。砚山县教育局曾做过相关统计,学习困难渐成义务教育阶段辍学主因,因学困、厌学而辍学的学生,占流失学生的60%以上。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早婚的现象依然存在,受打工经济浪潮的影响,每年春节后部分在校学生随亲搭友外出务工问题突出。

“一个都不能少”

马云萍复学上课

在江那中学,七年级学生王海军一度想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结伴外出打工,班主任、学校领导、村干部前后家访10多次,天天围着家门转,终于做通了因厌学而辍学的王海军的思想工作。春季开学后,他回校报到。

“我回来一定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当天,班主任陈丹利用中午时间,有针对性地对王海军进行了学业辅导。“他这个学期回到学校,感觉他的心情比起上学期要好的多,心情好很多,还会帮助老师管班上的纪律,现在他的思想比以前稳定得多、好得多了。”

“一个都不能少”

江那中学复学学生王海军在认真学习

为了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砚山县统一安排教育部门和学校逐校逐村逐户详细摸底核查,全面掌握义务教育辍学人数、学段、辍学时间、辍学原因、辍学去向、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同时制定劝返方案,落实劝返责任,并因人施策,逐户上门家访、讲政策和谈心交流,劝返义务教育辍学学生返校就读。尤其是对特殊群体少年儿童上学问题进行重点监测,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辍学。

截止4月26日,砚山县各级各类学校到校95989人,其中学前教育17986人,小学49045人,初中20469人,普高7021人,中职1316人,特殊教育152人。义务教育阶段辍学314人,其中小学18人,辍学率为0.04%。初中296人,辍学率为1.41%。辍学生中已婚2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辍学45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81.13%

“我们在此也呼吁家长们,一定要依法送子女入学,呼吁我们的社会更多地关注学生早婚的现象,保障我们的学生不要受现在社会当中早婚等不良风气的影响,确保适龄儿童都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杨明焘认为控辍保学的攻坚战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不能靠单一的方式进行,更需要家庭、社会的积极参与,只有打好“组合拳”,才能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地区、家庭、个人,采取不同的方式精准施策,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一个都不能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