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豆農積極擴種大豆1000萬畝

2018春播接近尾聲。5月16日,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了我國種業發展的有關情況。會上透露出的消息,預計今年大豆麵積達到1.27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小小的大豆牽動著億萬國人的心。美國在國際關係中林林種種出爾反爾的表演,充分暴露了資本貪婪的本性。我國提高美國輸華農產品關稅,是對其恣意妄為的有力回擊。

自美國進口的大豆勢必會減少。那會不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水平呢?

我說影響不大。

年初,為保障國內加工企業對大豆類產品原材料需要,提高種植者種植大豆積極性,政府積極出臺鼓勵種植大豆的政策,對農產品加工企業和種植者實行雙向補貼,以吉林、黑龍江為例。新出臺的大豆加工補貼政策明確提出:年處理大豆能力5000噸以上的相關企業,可獲300元/噸補貼,同時大豆種植者補貼則提高到200元/畝,個別地區甚至500元/畝(視當地大豆和玉米產量差而定)。同時,玉米補貼下降到100元/畝以下。

選擇種玉米,還是種大豆?

以夏播玉米和大豆做比較。今年大豆玉米不再倒掛。

2018年,中國豆農積極擴種大豆1000萬畝

今年大豆收購價大約是2元/斤,高蛋白優質大豆品種能到2.2元/斤,按照畝產450斤數量來算,一畝地能收900元。要是種玉米,一畝地能產1200斤,目前收購價0.95元,收入1140元。而大豆不用烘乾可直接入庫,玉米還要花烘乾的錢,還要考慮種子、化肥、農藥、人工的投入,加上大豆補貼多過玉米。種大豆至少每畝多收幾十元。當然,實際收支要看當地收購價格、土地條件、種子、田間管理、天氣狀況而定。可能多、也可能少。

農民兄弟是為了這區區幾十元而轉種大豆嗎?顯然不是。如今在農村靠大田作物是賺不到多少錢的,種一畝地,往往還不如養幾隻雞,種幾隴菜賺的多。

農民兄弟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增加大豆的供應。是為了全體中國人的福祉,與癲狂的對手抗爭,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這不禁讓我們想起,在矛盾《白楊禮讚》中,那些淳樸、善良、不屈不撓的農民,正是中國的脊樑。

2018年,中國豆農積極擴種大豆1000萬畝

農民兄弟行動起來了。我們不能只做看客。我想,適當改變一下生活習慣,比如把水煮魚變成清蒸魚,把炸雞翅變成烤雞翅,既有利於身體健康,又能為國家出力。舉手之勞,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擴種春播大豆,今年還將加大推廣"雙低"油菜以及其他油料作物,從多渠道增加油料作物的產量。夏播即將開始,將進一步做好黃淮海地區調減低產低效夏玉米,擴種夏大豆的工作。

農業部預測2018/19年度中國大豆產量將達到1527萬噸,同比增加4.9%;2018/19年度中國大豆進口有望實現不增長甚至負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