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年檢大坑,這些都別想過

二手車年檢大坑,這些都別想過

一、車輛改裝

1、改變車輛外觀

在購買新車或二手車後,不少車主會按照自己的愛好,去加點配置,比如:裝上行李架,雖然這些東西對整車並沒有什麼影響,但是,這些都是不能通過驗車的。因為按照規定,車輛實體必須與行駛本照片不符,否則視為外觀改裝。

2、車身有車貼或車標

3、在車窗貼膜

車輛過戶時,並不會查驗外觀,不過到了需要上牌的時候,會對外觀進行查驗。貼膜是很多車主購買新車後的第一項工作,如果前任車主在車輛三角窗貼膜,那麼您在車輛上牌時是不能通過驗車的。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機動車駕駛室必須保證駕駛員前方視野和側方視野,前擋風玻璃及兩側前窗玻璃用於駕駛員視區部位的可見光透射比不允許小於70%,即車輛前排的透光率不得小於70%。有些年檢站的工作人員會強行將其撕掉……

二、調好燈光亮度

燈光檢測也是年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車主劉先生在年審時被工作人員告知,愛車的燈光達不到相應亮度標準,需要支付一定調試費用。待工作人員調試完畢,再次過線檢測後,愛車就順利通過了年檢。

據業內人士透露,燈光的調試並不複雜,尤其一般中低檔轎車車燈都由螺絲釘固定,使用一段時間後車燈偏離一些相當正常,如果檢測有問題,也只需要擰緊螺絲即可,稱不上大問題。但到了檢測站,又可能會變成多收費的一個環節。

三、車輛尾氣排放

部分城市對汽車實行黃、藍、綠三色環保分類標誌管理,按照相關政策規定,汽車的尾氣檢測要先到專門的環保尾氣檢測線進行檢測,然後再到車管所做安全檢測,否則公安機關不核發檢驗合格標誌。

這裡面潛規則就多了,因為在實際年審過程中,很多車主發現尾氣檢測“過於嚴格”,老是檢測不通過就算了,還要進行多次檢驗,重複交費。至於要怎麼避免?意思意思下,“包過”。

四、制動性能不容忽視

不少車主在年審時會被工作人員提出各種問題,好好的車也會被判定製動性不合格。據瞭解,針對制動性能的判斷可以有臺試和路試兩個依據。但目前機動車檢測站場地有限,一般採用電腦檢測,當工作人員上車操作,踩剎車時輕重不同對檢測結果就能造成完全不同的結果,對此,一旁的車主是完全無法看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嘛,大家都懂得~~

五、違章是否處理

不少二手車車主在驗車之前都會準備一些所需材料,而主要精力是放在了車輛身份資料上,卻忽略了未處理的違章問題。按照規定,違章沒有及時清除的,雖然可以通過外觀、尾氣等方面的檢測,但最終的“檢”字標要等處理完違章才能領取。

六、輪胎尺寸是否變動

車輛行駛七萬公里左右都會面臨更換輪胎,此時不少車主都會更換不同的品牌,或者換更加有針對性的功能輪胎來改善自己不同的駕駛需求,但是更換的輪胎注意要與原車的尺寸型號完全相同。否則,即便輪轂樣式不變,型號出現變化,也不能通過驗車。

中華汽車網校友情提醒:車身標示脫落是可以通過驗車的,因為相關規定裡明確標示,車身標示因自然脫落等原因不會影響驗車,但只要不增加標識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