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大拱棚大姜出現問題後,採取合理應對措施,苗子長勢恢復正常。

「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近幾年,大姜價格一直維持在較高價位,種植面積有所增加,姜農管理水平提高,大姜產量明顯提升。然而,從今年春季大姜播種開始,打電話諮詢大姜問題的姜農一直不斷,普遍反映大姜長勢很差。突出表現為:出苗參差不齊,早晚差異大;苗子有高有矮,長勢不齊;編辮子、糊心葉等,各種生理性問題發生很多。從苗期生長情況來看,很多姜農估計今年大姜會出現減產。

「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同樣的種植管理,今年的大姜長勢特別差,很多菜農疑問滿滿。長勢差的大姜應該如何調整?以後遇到類似情況時應該如何預防呢?

「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今年天氣極為異常,從大姜定植開始,忽冷忽熱的天氣就沒停。“今天穿棉襖,明天穿短袖”,春季異常的天氣極為罕見:4月初山東最高氣溫達32℃,隔了一天,最低氣溫又降到2-3℃,5月上旬,山東最高氣溫達到36℃。

熱兩天,冷三天,前後溫差極大,對很多蔬菜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但忽冷忽熱的天氣對大姜的影響尤其巨大,造成大姜普遍長勢不良。

大姜起源自熱帶雨林,喜溫暖溼潤環境,極不耐寒,種姜在16℃以上才開始發芽,但發芽極慢,發芽期很長。在22-25℃幼芽生長速度適宜,易培育壯芽。而今年大姜定植前後,正是氣溫劇烈變化的時候,短時高溫後立即大幅降溫,使得地溫升高緩慢,低溫時間延長。據瞭解,今春露天葡萄發芽晚,芽子少,長勢差,主要就是春季地溫和氣溫的不協調造成的。

大姜同樣深受其害,地溫低導致生根慢,營養吸收難,出苗後又遇到短時高溫,養分消耗大,莖葉受害嚴重,出現編辮子、糊心葉等問題。姜芽出苗後組織非常幼嫩,不耐強光高溫,需要提早進行遮蔭,以利幼苗生長。而今年大姜出苗後,恰遇高溫天氣,5月上旬剛剛入夏,北方地區早早迎來了“桑拿天”,山東壽光最高溫度達到36℃,薄膜覆蓋下的小拱棚內,一旦通風遮光不好,溫度超過45℃,對姜芽造成嚴重傷害。

「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重促根 早養葉 促進弱苗早恢復

父親

天氣異常,大姜編辮子、糊心葉等問題已經大量出現,此時應該如何管理,減輕大姜苗期受害,促進壯苗形成呢?

「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1.促進生根

大姜生根慢,養分吸收能力弱,是影響植株長勢的首要因素,想要促進大姜壯棵,首先要促進根系生長。據青州市利民農化經理袁成磊介紹,出苗時有大量編辮子的棚內,使用融地美、安融樂、碧護組合,連續衝施2次,可有效促進根系生長,緩解土壤惡化,減輕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吸收,提高根系活性,對促進大姜轉壯效果明顯。

2.養好葉片

小拱棚無法噴藥,此時養葉的關鍵在於根據天氣變化,靈活調整遮蔭,避免姜苗高溫強光照射,影響苗子生長。以往,菜農多采用一側樹立遮陽網遮蔭的辦法,往往造成半天遮蔭,半天強光,效果較差。建議菜農在田間設置立柱、鋼絲等,將遮陽網平蓋在大姜拱棚之上,這樣遮陽網中午前後覆蓋,光照減弱後收起,可完全避免強光照射,減輕葉片受害。在拱棚撤除後,要立即噴灑海藻酸、懸浮鈣、噻唑鋅、吡唑醚菌酯等,補充營養,預防病害,養護好葉片。

做好前期準備 減輕災害性天氣影響

大姜定植較晚,受春季災害性天氣影響較小,但今年驟變的天氣,讓大姜受影響很大。苗好三分收,想要達到更高的產量,苗子是最關鍵的一環。據青州、安丘多地菜農介紹,今年大姜出苗差,長勢差,除了天氣影響,還與用肥、覆土、播種等操作有關。

大姜生長期長,底肥應該選擇肥效持久、腐熟完全的有機肥,如腐熟羊糞、雞糞等,切勿使用未經腐熟的鮮雞糞、幹糞等。大姜苗期長,前期營養吸收少,底肥和苗期追肥應少用化學肥料,多用腐殖酸、甲殼素、海藻酸等功能性有機肥。

大姜播種後出苗慢,長勢弱,應選擇健壯大塊姜種,做好催芽,是確保大姜長勢整齊的基礎。播種時,大姜要注意深打溝子淺埋姜,姜芽向上,利於出苗。

「分析」天氣忽冷忽熱 大姜長勢不良

做好以上幾點,做好環境調控,為大姜苗子生長打好基礎,即可減輕因災害性天氣的損傷,促進大姜苗齊苗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