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峨眉山市的峨眉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列於“三山五嶽”,峨眉山地勢陡峭,風景秀麗,以秀著稱,“峨眉天下秀”,“秀甲天下”是人們對峨眉山自然風光特點的高度概括。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峨眉山風光

從天下名山牌坊沿白象大道前行,可直達迎賓廣場,迎賓廣場是峨眉山的登山起點,迎賓廣場一側高聳的石壁,流水飛瀉,在飛瀉的流水中間鐫刻著四個綠色大字“秀甲天下”。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秀甲天下

在迎賓廣場還有一座銅鑄的山亭,此為峨眉山第一山亭,第一山亭的四面牌額上都刻鎦金大字,其中有“峨眉山”“第一山”,彰顯峨眉山在天下名山中的地位。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峨眉山不僅以自然風光著稱,深山中有很多古蹟,尤其是寺廟居多有,報國寺、伏虎寺、洗象池、龍門洞、捨身崖、峨眉佛光,峨眉山是普賢菩薩道場,金頂的四方十面普賢普薩天下聞名。峨眉山有於低山區、中山區、高山區分佈著26座寺廟,其中規模比較大的有八座寺廟,分別是金頂華藏寺、萬年寺、報國寺、清音閣、洗象池、伏虎寺、洪春坪、仙峰寺。其中在中山區的萬年寺已經有400多年曆史。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萬年寺創建於東晉,當時名為普賢寺,因為屢遭山火,唐僖宗時慧通禪師重建,更名白水寺,宋代易名白水普賢寺,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朝廷賜重金與峨眉山白水寺,臺泉和尚用這筆錢建造了一座無樑磚殿,萬曆二十九年(1601)七月,磚殿竣工,正逢明神宗母親七十聖誕,為給太后祝壽,神宗即賜白水普賢寺為“聖壽萬年寺”。簡稱萬年寺。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萬年寺寺院佈局精美,整座寺院坐西朝東,進入氣勢恢宏的山門,依次可見觀音殿(彌勒殿)、般若堂、毗盧殿、無樑磚殿(普賢殿)、三寶樓(行願樓)、貝葉樓、巍峨寶殿和大雄寶殿。其中山門、般若堂、觀音殿(彌勒殿)、三寶樓、貝葉樓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新建。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寺院又分三個部分,山門、觀音殿(彌勒殿)、毗盧殿、般若堂是為前庭,無樑磚殿、三寶樓(行願樓)、貝葉樓為中部,巍峨寶殿、大雄寶殿及兩廂為後部,三點相連,承上啟下。巍峨寶殿和大雄寶殿與廂房組成了四合院,四面迴廊,寬敞舒適。除了無樑磚殿是磚石穹隆頂外,其餘的佛殿都是木結構,穿逗式樑架,重簷歇山頂,小青瓦屋面,座5級平臺,前後高差近5米。寺院中遍植綠樹花草,如同園林一樣。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在萬年寺前庭的磚殿,又稱無樑磚殿,無樑磚殿是萬年寺第二殿,又稱普賢殿。磚殿全以磚塊砌就,無一木一柱一瓦,雄偉壯觀,具有古印度的建築風格,設計思想源於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掩映在古樹中的無樑磚殿。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磚殿前是兩排小象,普賢普薩的坐騎是白象,在峨眉山到處可見白象的雕塑和造型。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無樑磚殿是萬曆皇帝明神宗為母親祝壽所建,1600年開工,1601年竣工,無樑磚殿上的門額的“聖壽萬年寺”便是明神宗所題。無樑磚殿殿高17.12米,面闊15.79米,進深16.06米。上呈半圓形中空穹窿頂,下為方形底座,形似蒙古包,象徵天圓地方。殿壁、殿頂,甚至門楣額枋、斗拱、窗欞皆為磚砌。該殿重簷雕甍,環匝繡欞瑣窗,門陰刻有全蜀山川形勢、雲棧劍閣以及水陸途程。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無樑磚殿殿頂,豎有五塔,分置東南西北中,四角塑有獅鹿象吉祥神獸。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門額、斗拱、垂柱、窗襦均為明代法式。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無樑磚殿內的四面牆壁上,萬佛圍繞。內壁下部有二十四個佛龕,每個佛龕內放有鐵鑄的佛像;內壁中、上部砌有橫龕道,也放有許多的小佛像。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殿內中央是坐在白象上的普賢普薩銅像,高7.35米,重62.1噸,造型為普賢菩薩坐在六牙白象背上的蓮花寶座之上。銅像是宋代時在成都分段鑄好,南運三百餘里,鉚接而成,最初無殿,只有木閣,後來木閣燒燬,明神宗時建此磚殿,為避免火災,沒有選擇木材做材料,全殿所有材料都有磚砌成。

普賢普薩的蓮花寶座為金色,高1.3米,寬2.53米。蓮花寶座下,一頭白色大象,俯首貼耳,目光下視。鼻低垂,六隻長牙外伸,四蹄平站於四朵蓮花之上。普賢菩薩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儼然一位貴婦,雍容華貴,典雅端莊。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無樑磚殿頂上是飛天圖案,人物體態輕盈,舞姿婀娜,構成天上人間完美結合的場景。無樑磚殿400多年來,經歷了5-7.9級的地震18次,一直安然無恙,被譽為我國古代建築史上的奇蹟。

沒有一柱一木一瓦,這座殿堂400多年曆經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