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領導會造成80%的員工離職,你身邊有嗎?

這四種領導會造成80%的員工離職,你身邊有嗎?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小夥伴們,你是否知道有這樣一封驚世駭俗的求職信曾經風靡一時,為了詩和遠方,放棄當下的工作,這樣的特立獨行,詩情畫意,羨不羨慕,驚不驚喜,可是在現實中,這樣的情況總是少數,大多數的離職背後,都有一個值得管理層深思的原因,即使離職原因林林總總,但總結起來只有兩點最真實:

  • 錢,沒給到位;

  • 心,委屈了。

也就是說:幹得不爽。

有一句話叫做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所以先把第一條放在一邊,今天來說說心委屈了該怎麼辦。

公司是由人組成的組織,原則上公司不會做不利於他們的事情,而人會。辭職的員工想離開的是人,而不是公司。我們常說員工辭掉工作或“炒掉”公司,但其實他們炒掉的是領導。也有時候是同事的問題導致他們辭職,但是,他們的直接上級通常才是真正促使他們離開的人。

那麼,在這裡,領導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員工會因為哪類人辭職呢?通常有以下四類:

輕視他們的人

誰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得到別人的讚美。但是,很多人在工作中不但得不到讚賞和認可,反而會被輕視。如果領導盛氣凌人,輕視甚至侮辱員工,就會給職場上人際關係,包括工作關係,帶來災難性後果。領導一旦輕視下屬,就會操縱他們、物化他們,甚至不把他們當成人看。領導這樣做是絕對不合適的。

那麼,有什麼解決辦法嗎?發現員工的價值,表達出對他們的欣賞,並稱贊他們的貢獻。他們也許通過製造產品或提供服務為客戶貢獻了價值,也許為組織的總體價值做出了貢獻,也許通過提高同事的績效貢獻了價值。如果你能找到他們值得被欣賞的地方,他們就會因為為你工作而感到欣慰。

不值得信任的人

沒人願意和自己不信任的人一起工作。曼徹斯特顧問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職場信任度在日漸降低。他們發現,領導在工作中出現以下問題時很快就會失去下屬的信任:

  • 言行不一致

  • 將個人利益置於團體利益之上

  • 隱瞞信息

  • 撒謊或說話半真半假

  • 思想保守

信任一旦失去,就如同鏡子破掉,即使修復,也是遍體裂紋,很難恢復如初了。

調查也表明,以下是領導培養員工對其信任的幾種最佳方法:

  • 保持正直

  • 坦誠地交流願景和價值觀

  • 尊重員工,將他們當成平等的合作伙伴

  • 將共同目標置於個人目標之前

  • 不顧個人得失做正確的事情

作為領導,建立和維繫信任事關氣節和溝通。如果你不想讓員工離開你,你要始終如一、坦誠地信任他們。

能力不足的人

每個企業的員工都希望自己的領導有能力勝任工作。無能的領導會分散團隊注意力,浪費員工的精力,妨礙員工對於主要事務的關注。正所謂一將無能,累死千軍,或者叫做豬隊友,都會拖慢組織的效率。如果下屬能力很強,就會擔心領導會不會把工作搞砸;如果下屬能力弱或經驗不足,就不知道該做什麼工作。這兩種情況中,員工的工作效率都會降低。

沒有安全感的人

領導重視員工、正直、有能力,員工就一定願意追隨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便領導具備了這些素質,還有一個因素可能促使員工出走——領導沒有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領導對權力、職位和得到他人認可的慾望可能外化為恐懼、猜疑、不信任或嫉妒,試圖把自己塑造成必不可少的角色。不想培養下屬,阻礙他們發揮潛力,不讓他們比自己更成功。跟著這樣的領導,員工時時都會感受到各種不愉快。員工希望領導能夠激勵他們,而不是打擊他們。他們希望領導能提高他們的水平,幫助他們進步,而不是打壓他們。如果領導更在意維護自己的權威、保護自己的職位,那麼他們最終會去投奔其他領導。

這四種領導會造成80%的員工離職,你身邊有嗎?

那麼,要做一個怎麼樣的領導,才能降低員工的流失率,把一個團隊穩穩的帶好呢!

帶團隊首先做好這8條:

  • 授人以魚:給員工養家餬口的錢;

  • 授人以漁:教會員工做事情的方法和思路;

  • 授人以欲:激發員工上進的慾望,讓員工樹立自己的目標;

  • 授人以娛:把快樂帶到工作中,讓員工獲得幸福;

  • 授人以愚:告訴團隊做事情紮實、穩重,大智若愚,不可走捷徑和投機取巧;

  • 授人以遇:給予創造團隊成長、學習、發展的機遇,成就人生;

  • 授人以譽:幫助團隊成員獲得精神層面的讚譽,為成為更有價值的人而戰,光宗耀祖;

  • 授人以宇:上升到靈魂層次,頓悟宇宙運行智慧,樂享不惑人生 。

PS:

一流管理者:自己不幹,下屬快樂地幹;

二流管理者:自己不幹,下屬拼命地幹;

三流管理者:自己不幹,下屬主動地幹;

四流管理者:自己幹,下屬跟著幹;

五流管理者:自己幹,下屬沒事幹;

末流管理者:自己幹,下屬對著幹。

作為一個管理者,你是哪一類;作為一個員工,你的領導屬於哪一類,分辨出準確的位置,不管是於人於己,都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