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著有《不落俗套的成功》

戴維·斯文森可能是你沒有聽說過的最有名的投資大師,有人稱他為機構投資界的沃倫·巴菲特。

戴維·斯文森擔任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27年,其間他把10億美元的資產變成239 億美元,27 年的年化收益率達到13.9%。

有人說,戴維·斯文森是個發明者,也是毀滅者。

戴維·斯文森的耶魯大學投資模式,也被稱為捐贈基金投資模式,是把投資組合分成5-6 個大致相等的部分,分別投資不同的資產類型。

同時它是一個長期投資策略,喜歡範圍非常寬廣的分散投資,偏好股權投資,而不太強調投資收益較低的資產類型,比如債券或者大宗商品。

業內也稱戴維·斯文森在流動性上的立場是革命性的:他不追逐流動性,而且避開流動性,他的理由是流動性會導致收益率降低,如果不追逐流動性的話,這些資產可以投資得更有效率。業內也稱其在流動性上的立場是革命性的。

在成為機構投資界的明星之前,戴維·斯文森在華爾街工作,就職於投資界的黃埔軍校所羅門兄弟公司。

很多人認為是戴維·斯文森設計出來全世界第一例貨幣掉期交易。

那是IBM 公司和世界銀行之間的交易,事實上這導致了利率掉期以及最終的違約信貸掉期市場的產生,現在有1 萬億美元的資產規模。不要因為這導致了金融危機而記恨於他!

世界級潛能開發專家託尼·羅賓斯曾走進戴維·斯文森在耶魯大學的辦公室,對他做過一次訪談,這位資產配置大師分享了自己總結的能讓投資者提高收益率的三種工具,部分內容收錄在羅賓斯《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這本書中。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羅賓斯:你為美國資產規模最大的機構之一工作,但是你非常關心個人投資者,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為個人投資者提供指導,你為什麼會這樣做?請談談你的想法。

戴維·斯文森:我基本上是一個樂觀的人,但是一看到個人投資者面對的這個世界,真是一團糟,我很悲觀。

個人投資者本來該有一些類型的投資選擇,可事實上他們卻沒有,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募基金行業以利潤為導向。

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信奉市場經濟,我相信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賺取利潤,但是在盈利動機和受託責任之間存在著一個基本的衝突,因為服務提供者的利潤越高,投資者得到的收益就越低

羅賓斯:有人統計過,1984—1998 年,只有4% 的公募基金管理(規模超過1 億美元)戰勝了先鋒標準普爾500 指數基金。

但是這4%的公募基金,每年都不一樣。用更簡單的話說就是,所有公募基金中有96%的基金沒能戰勝市場。

戴維·斯文森:那些統計數據只是冰山的一角。現實更加糟糕。

首先,這些統計數據都有幸存者偏差,過去10 年裡有好幾百個公募基金都關掉了,再也看不到了,因為它們的業績太差。

還有一個原因表明,基金投資者真正得到的實際業績,比你所引用的數據更加糟糕,就是我們作為個人投資者,自己的投資行為會有一些錯誤。

個人投資者傾向於購買那些有良好業績的基金,他們追逐收益。後來在基金業績表現糟糕的時候,就會賣出。所以他們最終是高位買入低位賣出。

其實,如果一直買那些過去業績表現良好的基金,而賣出過去業績表現糟糕的基金,那麼最終得到的業績肯定低於市場平均水平。

有些因素偶然導致某些基金業績表現良好,但是將來很可能會反轉,過去表現良好的基金接下來的業績會很糟糕,這叫作均值迴歸。有漲必有跌,長期看來,都跟市場平均水平差不多。

羅賓斯:投資者能夠做些什麼來幫助自己的投資做得更好一些?

戴維·斯文森只有三種工具或者三種槓桿,能讓投資者增加投資收益率。

第一個工具是資產配置。你在投資組合裡持有什麼資產,你持有資產佔組合總資產的比例是多大。

第二個工具是選擇市場時機。就是你去賭哪一種資產類型在短期內市場表現更好。

第三個工具是證券選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實際上能夠解釋投資收益率的佔比超過100%。

因為你通過預測市場,頻繁地買進賣出,增加了交易成本。

這種事情不是免費的,你每一次買進或者賣出都要付給券商佣金,這就減少了整體收益率。

同樣你要做證券選擇,選股、選擇債券等,都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主動管理型基金經理收取更高的管理費,理由是他承諾能夠戰勝市場,但是我們已經知道了,這是一個虛假的承諾,他們說得很好聽,但往往做不到。

你可以採用被動投資方式,購買全市場指數基金,同時持有整個市場的所有股票,而且管理費非常低。

羅賓斯:我們如何建立最有效率的資產配置?

戴維·斯文森:只要是學過經濟學的人都聽說過這句話:“世界上根本沒有免費的午餐。”但是現在投資上有了,哈里·馬科維茨,人稱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之父,他說:“分散投資就是免費的午餐。”

因為對於任何一個收益率水平,如果你分散投資的話,承擔的風險就更低了;或者對於任何一個風險水平,如果你分散投資,就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水平。

所以,分散投資是免費的午餐。分散投資讓你的組合更好,要麼收益更高,要麼風險更低。

羅賓斯:那麼你需要的最低分散程度是什麼?

戴維·斯文森:有兩種水平的分散投資,一種與證券選擇相關。如果你決定買指數基金,你就分散到了可能的最大程度,因為你擁有了整個市場所有的股票。

但是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當我們談論分散投資的時候,我們談論的不是投資個股,而是投資不同的資產類型。

有6種資產類型,我覺得非常重要,它們分別是:美國股票、美國國債、美國通貨膨脹保值國債、外國發達國家股票、外國新興市場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

從長期來看,股票投資是投資組合的核心。股票明顯比債券風險大。但是如果世界像過去長期運轉的那種方式正常運作,股票會產生高得多的收益率。

但今天買進明天賣出股票,未必能勝過債券,這周買進下週賣出也未必,今年買進明年賣出也未必,年年如此,但是,從相當長的時間來看,股票應該會產生更高的收益率。

我的書中有一個稻草人投資組合,70%的資產投資在股權(或者類股權)資產上,30% 投資在固定收益資產上。

首先我會放30%在美國股票上。有一件事真的非常重要,就是我們絕對不應該低估美國經濟的復原力。它實在是太強大了,不管那些政治家怎麼折騰、怎麼破壞,美國經濟總是有種強大的基本力量,總是能反彈繼續發展。

接下來我會放10% 的資金在新興市場上,15%放在外國發達國家市場上,15% 放在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上。因為你不僅僅賭的是美國經濟長期持續增長,還賭全球經濟持續增長。

最後30%的固定收益資產的配置,我會都放在美國國債上。一半投資傳統債券,另一半投資通貨膨脹保值國債。如果你買了傳統的國債,後來發生通貨膨脹,你最終就會遭受虧損。

羅賓斯:在今天這樣的市場上,個人投資者還能賺到錢嗎?

戴維·斯文森:這正是買入並持有長期投資策略的美妙之處,這也正是為什麼你要分散投資。

我沒有那麼聰明,不知道市場未來的走勢,1995 年後,人們總說“你那麼麻煩把投資組合分散,很簡單,你只要買標準普爾500 指數基金就行了”。

實際上他們做的事是尋找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型,結果正好是美國股市。他們說“你這樣分散投資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浪費時間”,但是這只是美國的經驗,並不是全世界的唯一經驗。

1990 年,如果你是個日本投資者,把所有的資金都投在日本股市上,那麼到1999 年,你會虧得很慘,你永遠不會獲得和市場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型那麼高的收益率。

因為你永遠不知道每個資產類型的業績最終會怎麼變化。只有時間過去了,事實出來,你才會知道。

羅賓斯

:我知道你最近一直在努力恢復健康。那麼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麼?

戴維·斯文森:大概一年之前,我診斷出來患有癌症。我並沒有列遺願清單,我也不想辭職去周遊世界。

我只想繼續做好我能做的事情——支持耶魯大學的發展。管理耶魯大學的投資組合,我能幹多久就幹多久。

我想幹的事,就是我現在乾的事。我喜歡我的工作。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戴維·斯文森經典語錄

1,在衡量成績時,我喜歡的做法是,將過去20年耶魯模式下獲得的資產,與市場平均收益率計算的資產進行比較。

2,我們過去20年為耶魯財政增加了144億美元。不管是從增值的角度還是從收益率的角度衡量,過去20年裡耶魯的表現是所有大學中最好的。

3,我們已經討論過證券選擇是個零和遊戲,要增持福特公司股票唯一途徑,就是找一個想要減持福特股票的人,兩方中只有一方能做出正確的證券選擇,之後的業績表現可判輸贏,而且贏方賺的錢就等於輸方賠的錢。

4,但是交易本身會產生巨大的成本,事實上,當把付給投資經理和對沖基金的費用都算進去的話,這個遊戲的成本越來越高。

5,

所以,考慮到市場衝擊、佣金、規費,這一零和賽局變成了負和遊戲。

6,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股權偏好的存在是長期投資獲利的重要基礎,但是分散投資也很重要。

7,你必須把手中持有的風險資產限制在一個合適的比例水平,並且即使到了最差的市場環境下,你依舊能夠承受這些風險資產。

8,總而言之,在資產配置方面,你要創造一個股權導向的多元化投資組合,別太寄望於市場時機選擇。

9,證券選擇方面,要考慮自身能力與市場有效性,從而決定是採用被動型管理,還是主動型管理。

10,只要人們還記得在大蕭條期間,股市崩盤的痛苦經歷,人們都會覺得不要持有風險資產。

11,我看過一些當時很受歡迎的文章,有一篇寫道,不應該把股票叫做證券(英文是security,也有安全之意),用這麼個有安全含義的詞太荒謬了,它們應該叫做危券,因為風險實在是太高了。

12,不過,這個看法來的非常不是時候。如果你在1932年6月買一美元小盤股,那麼到2006年底,你的收益將會有159000倍之多。

13,就在最好的投資機會來臨的時候,人們對股票市場看空的程度卻剛好達到頂峰。

14,股災的教訓是,別指望靠市場時機選擇賺錢,因為進行市場時機選擇往往是感性因素起推動作用。

15,恐懼、貪婪、追漲、失望、殺跌,對比理性行事適度增持有吸引力的資產,而後逆風而行將資產賣出——即使資產業績良好。


關於羅賓斯與《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

羅賓斯曾指導過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等諸多名人,為找到個人投資者的投資之道,他採訪了50多位世界頂級投資大師,並把他們的經驗和思考整合成容易實踐的7步投資理財路線圖,其中有一部分是學習投資大師,包括羅賓斯和12位大師的對談。

12位大師包括:股神巴菲特,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掌門人雷·達里奧(書裡詳細介紹了達里奧一直密不公開的全天候投資策略和具體組合建議,可能是本書最有價值的部分)、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全球最大襲擊併購投資人卡爾·伊坎、“全球投資之父”約翰·鄧普頓等。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耶魯大學首席投資官戴維斯文森:如何在低波動的前提下取得高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