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古韵]山西晋城历史传说

白马拖缰

在晋城城区北15公里处有司马山,又名白马寺山。山上有卵石,外坚中空,摇有响声,名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寒冬上山砍柴,归来遇一老者索柴取暖,少年慨然予之。老者赠少年一纸马,称:此乃神马,如有所求,只念咒语即可照办。少年黑夜返村,突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邻舍皆叹无法进山砍柴。少年依法念咒,纸马突变白马,上山驮炭而归,众皆惊奇。一地主得知,勾结歹徒深夜盗马,被白马踢翻在地,马铃散落。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道腾空而去。从此,“马铃”遍山皆是,连原来的卵缰石也变成外坚中空、摇之即响的“马铃石”。后人在此山建寺,名白马寺,司马山亦更名白马寺山。当地人称此故事为“白马拖缰”。此山为晋城县四景之一。

[老城古韵]山西晋城历史传说

晋城白马寺

借人头

后周皇帝郭威,小名郭雀儿。因讳名将高老鹞之名(雀鹰俗称为鹞),疑其有不臣之心,便封赵匡胤为征讨大元帅,命进兵高平关,斩高老鹞人头复命。赵父与高老鹞是结拜弟兄,此次受命,进退两难。进驻巴公原后,令军士安营扎寨,赵单骑只身入关求见。言称:“君命难违。若借得叔王人头,巧夺兵权,杀昏君统一天下,不但此仇可报,天下百姓亦感叔王恩德。”高老鹞见赵气宇轩昂,风度非凡,料定“将来定天下者必此人”,便以赵与其子高怀德、高怀亮结为生死兄弟,并推翻郭雀儿江山为民除害为条件,答应借人头与赵。赵又将其小妹许与高怀德为妻。然后,高老鹞乘二子不妨,拔剑自刎。赵匡胤披麻戴孝、重祭高老鹞后,用礼盒盛其头,领兵回汴梁复命。赵献上人头后,郭威见高老鹞双目圆睁,胡须抖动,似活着一般,吓得大叫一声,跌下龙位,口吐鲜血而死。后柴王继位,封赵为兵马大元帅。陈桥兵变后,赵匡胤称帝,统一江山,国号为宋,封高怀德为大元帅。这一传闻故事还被编成地方戏, 剧名《高平关》,亦称《借人头》。

[老城古韵]山西晋城历史传说

高平关遗址

廉颇换马

相传战国时,赵孝成王中秦国反间计,起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替代廉颇。廉颇在卸任前嘱咐赵括:“秦军千里奔袭,利在战,应以守为主”,并将一份“守势图”交与赵括。赵括傲慢无理,不予理睬。廉颇愤怒之下,交出帅印,连衣甲都未及更换,便策马奔赵都邯郸。路过一村,百姓跪拜,廉颇这才发现自己仍头戴帅盔,身披铠甲,足蹬战靴,便将三件铠甲脱下。后人将这个村叫三甲村。

廉颇卸掉“三甲”后继续前行,但沿途仍有百姓拦路乞留。原来,人们都知道廉将军有“三白”,从白发、白须和座下骑乘的浑身雪白的玉兔赛风驹上仍可认出。廉颇便忍痛换掉骑乘多年的白马。后人把廉颇换马的地方叫做“换马村”。

秦筑空仓

高平米山正西有座山岭叫老马岭。相传战国时秦国为进攻赵国之长平曾屯兵于此。秦军副帅王龅为稳定军心和迷惑对方,令士卒用芦席在老马岭搭起一个个空粮仓。谁知天不作美,一夜大风将这些空仓刮得七零八落。后来,人们便称老马岭为空仓岭。

舜耕历山

史书中有“舜耕于历山”的记载。中国的历山有数处。位于沁水、垣曲交界,在沁水县城西45公里处的历山,又叫舜王坪。上有舜王庙,周围有沩、纳二泉,有大洪池、小洪池,有状如犁沟的遗痕。相传,此即舜王躬耕处。

[老城古韵]山西晋城历史传说

舜耕历山

宋江征盖州

一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传》第九十四回,描写宋江被招安后,时值河北(即黄河以北地区)田虎造反,占据州郡,改年建号,自称霸王,打破盖州(后改为泽州,即今晋城市),威胁卫州(今河南淇县)。为平田虎之乱,宋天子敕封宋江为平北正先锋,令其北上太行,攻取盖州。

宋江先令副先锋卢俊义率兵攻打盖州要城陵川。李逵、鲁智深等大败陵川守军,杀死田虎的守将董澄、沈骥,活捉偏将耿恭。耿恭“蒙不杀之恩”,依计带领由宋军伪装的陵川军卒,以陵川城陷,星夜带残部来投之名,诈开高平城门。宋军将领李逵、鲍旭等及兵士近百人一齐杀入,守兵猝未及防,宋军轻取高平,守将张礼被斧剁身死。卢俊义“出其不意,连破二城”后,宋江又统领大军来至高平,随即兵分五路杀奔盖州。盖州守将钮文忠连战失利,闭城坚守。宋江几路军兵“一连六、七日攻打不下”。后取声东击西、里应外合战法,攻入盖城。钮文忠弃城而走,“被鲁智深一禅杖,连盔带头,打得粉碎。”时值“宣和五年的元旦”,宋江在盖州城“大排筵席,庆贺宴赏”,“九十二个头领,及阵将耿恭,都来贺节,参拜宋江。”是日择定“初六日吉期”,分两路,望东、西进征,合围威胜(今山西沁源),擒拿田虎。初六日,行将发兵,“忽报盖州属县阳城、沁水两处军民拎缚阳城守将寇孚、沁水守将陈凯,解赴军前。”宋江以寇、陈“知天兵到此,不速来归顺”罪,“斩首祭旗”,然后分兵进发。

[老城古韵]山西晋城历史传说

义士谏括

相传战国时,赵孝成王误中秦国反奸之计,起用赵括为帅,替代廉颇。赵赴任后轻率出击。深通谋略的史正等八名义士,向赵进谏,赵不听,反扔掉谏书,把众义士轰出。当赵括率兵出击时,史正等义士又冒死拦路进谏,并斥责赵括有头无脑,要赵军或回营固守或从他们身上踏过。赵括怒,拔剑尽斩义士,后人于拦路进谏处立“八义士谏赵处”石碑,改村名为“八义镇”,今属长治县。

赵军运沙

相传战国时,赵国为抗击秦军,派大将廉颇屯兵长平,在今高平市米山村西北的摩天岭驻重兵。一日廉颇到摩天岭察看阵地,发现山腰有大量黄沙,为迷惑秦军,便令士卒用牛皮和苇席,在山中部修起一座座“粮仓”。又暗令士卒于夜间拉运黄沙,装入仓中。秦兵见赵军粮积如山,不敢轻易来犯,直到长平之战赵军大败后,秦军来起运粮食时,才发现仓中装的全是黄沙。后人便将此山称为大粮山,把摩天岭改称营防岭。今存“廉颇屯”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