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年年降资费,用户花的钱却越来越多?

中国的电信市场就是这么古怪,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年年都在说降资费,而手机用户每月支付的费用,非但没有减少,而是在较快的增长。有广州的手机用户告诉我,他在传统话音时代,虽然打电话很贵,一个月消费六七十元足以。现在,虽然打电话便宜了,也很少打电话了,两张卡加起来,一个月资费接近200元。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年年降资费,用户花的钱却越来越多?

三大运营商

为什么运营商的资费大幅下调,我们的费用却高了,这似乎有悖逻辑啊?的确,从运营商的角度来看,它们的确作出了让步,最近几年,它们取消了国内长途费用,取消国内漫游费,打电话确实越来越便宜。当然,运营商作出让步,一是受舆论的压力,二是传统话音时代终结,它们开辟出了新的生财路径。

我们要明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用户打电话时间越来越少,基本沟通都在网络上,下调语音资费,对它们的损失并不大。今天,三大运营商都进入流量经营时代,它们用下调语音资费的手法,来转移人们的视线,然后通过流量费成倍赚回来。今天,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钱从运营商手中买流量。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年年降资费,用户花的钱却越来越多?

流量费暴涨

当然,运营商的流量资费也在下降,不过,我们的流量消耗,却呈几何级增长,对很多人来说,基础套餐那点流量,月初就耗完了。

2G时代,国内手机用户每月的流量消耗,大约是几MB、几十MB;到了3G时代,用户的流量消耗每月上升到数百MB;4G时代,用户每月的流量暴增至几GB。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国内手机网民月均使用流量高达3.29GB,同比增长160%,而另有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的流量价格大约下调了80%(并非直接下调,而是以其他方式实现,如赠送本地流量或闲时流量等)。

所以,我们的资费也在不断增长,并且,流量资费的下降,远远赶不上流量需求的极速膨胀。我们知道,运营商超出套餐部分的流量,是十分昂贵的,于是,我们不得不花更多的钱,升级高价套餐,这样又中了运营商的圈套。

有用户说,我们的高资费,其实是被国内运营商算计了。比如,运营商的套餐,把流量设置为省内流量和国内流量,导致手机用户的省内流量用不完(无论家中还是办公室等,大部分环境下都有WiFi),国内流量不够用,尤其是频繁出差的用户。以致于有网友感叹,谁说中国的运营商不创新,在算计用户上,它们体现了超高的创新能力,取消语音漫游费之后,还有流量漫游费。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年年降资费,用户花的钱却越来越多?

流量费暴涨

在工信部的要求下,运营商将于今年7月1日之前取消流量漫游费。于是,用户说,以后资费可能要便宜一些了。事实上,运营商早就开始算计了。最近几个月,很多用户都接到了三大运营商的客服电话,它们通过给用户更多的流量,或赠送流量,诱惑用户升级套餐,很多人经不起磨,或经不起蛊惑。所以,每次运营商降低资费的时候,必定是他们想办法从用户身上攫取更多的时候。

按要求,今年三大运营商的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要降低30%。不过,有媒体在调查中发现,三大运营商的30%降费,并非直接体现在资费上,而是以“试用”或“赠送”流量等名义实现“降费”,结果很多用户的资费套餐又升级了,低资费套餐的用户,升级到更高资费的套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