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維修必會1000技能(2)

車輛起步發抖的故障如何診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

汽車用低速擋起步時,按操作規程逐漸放鬆離合器踏板並徐徐踩下加速踏板,離合器不能平穩接合且產生抖振,嚴重時甚至整車產生抖振現象。

故障原因

① 分離槓桿內端高度不處在同一平面內。

② 從動盤或壓盤翹曲變形,飛輪工作端面的端面圓跳動嚴重。

③ 從動盤摩擦片厚度不均勻、油汙、燒焦、表面不平整、表面硬化,鉚釘頭露出、鉚釘鬆動或切斷,波形彈簧片損壞。

④ 壓緊彈簧的彈力不均、疲勞或個別折斷,膜片彈簧疲勞或開裂。

⑤ 從動盤上的緩衝片破裂或減振彈簧疲勞、折斷。

⑥ 發動機支架、變速器、飛輪、飛輪殼等的固定螺栓鬆動。

⑦ 分離軸承套筒與導管油汙、塵膩嚴重,使分離軸承不能回位。

故障診斷與排除

① 檢查離合器踏板、分離軸承等回位是否正常,如果正常則繼續檢查。

② 檢查發動機支架、變速器、飛輪、飛輪殼等的固定螺栓是否鬆動,如果是則緊固螺栓,否則繼續檢查。

③ 檢查分離槓桿的內端是否處在同一平面,如果是則繼續檢查。

④ 檢查壓盤、從動盤是否變形,鉚釘是否鬆動、外露,壓緊彈簧的彈力是否不在允許範圍內,如果是則更換或修理。

手動變速器裝配要點有哪些?

(1)裝配前,必須對零件進行認真清洗,除去汙物、毛刺和鐵屑等。尤其要注意各潤滑油孔的暢通。

(2)裝配各部軸承及鍵槽時,應塗質量優良的潤滑油進行預潤滑。

總成修理時,應更換所有的滾針軸承。

(3)對零件的工作表面不得用硬金屬直接錘擊,避免齒輪出現運轉噪聲。

(4)注意同步器鎖環或錐環的裝配位置。裝配過程中,如有舊件時應原位裝復,以保證兩元件的接觸面積。因此,在變速器解體時,應對同步器各元件做好裝配記號,以免裝錯。

(5)組裝中間軸和二軸時,應注意各擋齒輪、同步器花鍵轂、推力墊圈的方向及位置,以保證齒輪的正確齧合位置。

(6)安裝一軸、二軸及中間軸的軸承時,只許用壓套垂直壓在內圈上,禁止施加衝擊載荷,軸承內圈圓角較大的一側必須朝向齒輪。

(7)裝入油封前,需在油封的刃口塗少量潤滑脂,要垂直壓入,並注意安裝方向。

(8)變速器裝配後,要檢查各齒輪的軸向間隙和各齒輪副的齧合間隙及齧合印痕。

(9)裝配密封襯墊時,應在密封襯墊的兩側塗以密封膠,確保密封效果。

(10)安裝變速器蓋時,各齒輪和撥叉均應處於空擋位置。必要時,可分別檢查各個常用擋的齒輪副是否處於全齒長接合位置。按規定的力矩擰緊全部螺栓。

輪胎換位的方法有哪些?

(1)按時換位可使輪胎磨損均勻,約可延長20%的使用壽命,應結合車輛二級維護定期換位。在路面拱度較大的地區或夏季,輪胎磨損差別較大,可適當增加換位次數。一般推薦8000~10000km 應將輪胎換位1次。

(2)輪胎換位方法常用的有交叉換位法、循環換位法和單邊換位法。

裝用普通斜交輪胎的六輪二橋汽車,常用下圖中的交叉換位法,具體做法是左右兩交叉,主胎(後內)換前胎,前胎換幫胎(後外)、幫胎換主胎。這樣,通過3次換位每隻輪胎就可輪到一次擔負內擋(主力)胎。

汽車維修必會1000技能(2)

六輪二橋汽車輪胎換位法

四輪二橋汽車,斜交胎也可採用交叉換位法,如下圖(a)所示。子午線胎宜用單邊換位法,如圖中(b)所示。子午線輪胎的旋轉方向應始終不變,若反向旋轉,會因鋼絲簾線反向變形產生振動,汽車平順性變差。所以一些轎車使用手冊推薦單邊換位法。

汽車維修必會1000技能(2)

四輪二橋汽車輪胎換位法

(3)輪胎換位後,應按所換的胎位要求,重新調整氣壓。

(4)輪胎換位後必須作好記錄,下次換位仍要按上次選定的換位方法換位。

空調系統不製冷的故障如何診斷與排除?

故障現象

接通製冷開關A/C與鼓風機開關後,出風口無冷風吹出。

故障原因

① 電磁離合器線圈斷路。

② 壓縮機損壞。

③ 控制線路中溫控開關或低壓開關損壞。

④ 系統內製冷劑全部漏光。

⑤ 儲液乾燥器或膨脹閥堵塞。

故障判斷與排除

啟動發動機正常運轉,接通製冷開關A/C,檢查電磁離合器能否吸合。

① 若電磁離合器吸合,而壓縮機不轉,應檢查離合器線圈的電阻值。若電阻小於規定值,說明線圈匝間短路,應更換線圈;若電阻符合規定值,說明壓縮機內部卡死,應檢修或更換壓縮機;如果壓縮機運轉正常,則應檢查儲液乾燥器或膨脹閥是否堵塞。

② 若電磁離合器不吸合,應檢查低壓開關處電源線上的電壓。若電壓為零,則檢查溫控開關及線路連接是否正常;若電壓正常,可短接低壓開關。此時,若電磁離合器仍不吸合,應檢查電磁離合器線圈或連接線路是否斷路,電磁離合器若能吸合,應檢查系統內製冷劑是否適量,測試壓縮機工作是否正常。

內容來源

《汽車維修必會1000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