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收入那麼高,消費那麼低,錢都到去哪了?

絕不收兵

美國人根本就不懂攢錢。

15年左右看過一個報道,臉譜的員工,年薪一二十萬美元(現金大概十萬美元以上,不包括獎金),個個開保時捷之類的豪車,但是他們不買房,因為他們感覺房子太貴了,實際上房價也就是他們三年的工資。他們很多人基本上就是有多少錢花多少錢。

2017年,美國人的個人儲蓄率為可支配收入的5.9%,近60年來最高也就17%左右。



實際上,美國的生活成本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低,而他們的收入也沒那麼高,稅收又偏偏比較高,因此大部分美國人過的是緊巴巴的。而且,相對於經合組織其他成員國,美國的收入分配更加嚴重地偏向最高收入群體。所以,當富人抑制開支的時候,整體的家庭淨儲蓄率就開始上揚,即使大多數家庭並沒有增加儲蓄。按照他們的標準,窮人也是不少的。


看球人

首先,並不是所有美國人的收入都高,紐約華爾街金融圈的收入水平,通常比普通老百姓和藍領工人高。另外,消費水平也不一樣,不能以“低”而論。一般而言,收入高的人,消費水平通常較高。低收入群體,即便自認為消費水平高,其消費金額可能也不及高收入群體的較低消費。

其次,關於錢都去哪兒的問題,是這樣的:美國是一個信用(卡)社會,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是無現金社會。剛到美國的外國人,都知道,在美國沒有信用(Credit)寸步難行,都要先積攢信用(Credit),然後才能到銀行申請信用卡(Credit Card),當然,如果借記卡裡有高額儲蓄,也有助於獲批信用卡。各個銀行對發放信用卡的政策鬆緊不一樣,通常越牛的銀行,對個人信用值得要求就越嚴格,比如,美國的Chase Bank。

平常生活中,美國人基本上是刷卡消費,無論逛街購物還是去餐館約會吃飯,這樣可免去找零錢的麻煩

(不少人也是因為數學不太好),通常使用信用卡或借記卡(Debit Card),錢包裡揣的現金很少,通常就是備個20美元左右的零用錢。

即便是外出停車,都是在停車收費機上刷信用卡或借記卡購買停車時間。同理,如果是上升到國家層面,美國政府也可以說是一個沒錢的政府,依靠發債運行,借債度日,常年入不敷出,積累了大量的財政赤字,時常導致政府關門。


小哥哥打算盤

美國人的收入,可能沒有部分人想的這麼高。根據美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美國家庭收入中位數為57617美金(稅前)。在扣稅之後,居於全國中位水平的家庭,平均每個月實際到手也就4000左右。這可以理解為,美國一個普通家庭一個月也只有四千塊錢可供支配。

這四千塊錢,也不能全部用來吃喝玩樂,美國人要滿足最起碼的生活要求,還有這麼幾大塊支出:

一、醫療

奧巴馬上任後推出的醫改法案要求,每個人至少要將個人年收入的2.5%用於投保醫療保險,如果年收入的2.5%不足695美金,就需要每年繳納695美金。對於中等收入水平的一個三口之家來說,一年下來,快有一個月的收入被用來給家庭成員買醫保了。

二、住房

美國人的工作流動性較大,很多人選擇長期租房居住。在紐約,洛杉磯這樣的一線都市,中心地段一個小小的兩居室每月租金就動輒達到1200美金以上。在相對物價較低的二三線城市,比如我所生活過的明尼阿波利斯市,在近郊組個一房一廳每個月也要支出將近700美金。

三、用車

美國地方人稀,公共交通不發達,沒有車就好比沒有腿一樣。雖然買車相對較為便宜,但隱性支出一點也不少。譬如,美國的汽車保險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駕齡較短的司機,每個月的保費可能超過200美金。另外,要是去趟市中心的話,高昂的停車費也讓人望而卻步,在大城市,一小時十幾美金的停車費並不罕見。

四、教育

不光是中國家長覺得送孩子去美國上學要砸鍋賣鐵,美國家長也因為大學學費發愁。美國私立大學的學費動輒一年五六萬美金,就連靠稅收建立運作的公立大學,學費也常常高達三四萬美金(對於本州居民,公立大學往往會有大幅度的學費優惠,但成本依舊不菲。)因此,貸款上大學對於美國家庭來說十分常見。

刨去這四大塊,一個美國普通家庭其實已經存不下多少錢用於日常開銷了,再者,雖然電子產品和服裝之類的消費品在美國相對便宜,但一旦涉及人工勞動,物價就馬上高了起來。對於每月到手4000美金的普通家庭來說,全家下一次小館子就要花掉六七十美金(還免不了一筆15%的消費),這都算得上是奢侈消費了。

總之,美國人沒有想象中這麼有錢,美國的消費水平也沒有想象得這麼低,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罷了。


王瑞恩

美國人沒有攢錢的概念,就是掙多少花多少。

先大致算筆賬。平均每人每月算最低的房租/房貸700 車貸300 車保險150 水電費100 電話費100 車油費150。這是大致最基本的消費就1500了。而且美國人買家用電器之類的東西也都分期付款,每月在付些其他錢和每月的吃喝玩樂花銷基本就沒什麼錢了,可能還會透支。條件稍微好的即使剩了些比如攢了1萬美金了,他們也會拿來享受花掉,比如去度個假、換輛新車之類的。

而且老外真的是屬於今朝有酒今朝醉。他們要是隻有20塊錢的話不會留到明天花的,我在中餐館送外賣,遇到太多這樣的了,還有些人都沒錢了還點餐吃呢,點完餐要付錢時發現沒錢,居然也不會覺得尷尬,你有沒有錢自己還不知道嗎。

我舉幾個我見過或認識的美國人的消費觀念。

1.美國流浪漢可能不知道在哪弄了2塊錢,他如果渴了不會去喝水會拿這2塊錢買飲料喝。可能花光了在渴才會去喝水。

2.我們餐館有個打鐘點工的美國女大學生前段時間跟我老闆說:能不能提前給我開工資,我卡里只有50塊錢了,明天還要去美甲就要40塊還要去飯店吃飯還要去哪玩。

3.我認識一對50多歲一般家庭的美國夫婦,他們家裡4輛車1艘船都是貸款買的,貸款還沒還清然後又貸款買了個摩托。可能他們想法是我想買啥就買啥,至於貸款欠的錢等我死了在說吧,反正東西我是享受到了。

4.我們餐館的房東資產上億,來我們餐館拿個可能扔地上都沒人撿的電話,渾身上下穿的應該不超過100塊錢,吃飯也只吃一碗米飯一盤蒸芥藍,可能這就是低調吧。


美國CNB協會會長

美國的收入高,消費佔收入的比例低,不能說是消費低。

錢去哪了?

一、保險費。

這是美國最昂貴的一項消費,無論窮人和富人保險都是一項大支出,因為美國的保險性價比很高很高。



二、醫療和牙醫

美國人的花費在醫療上面的公共資金全球第三,牙醫服務明顯高於其他國家。



三、住房

美國人在住房上花費佔到26%



四、出租車、飛機、火車

美國在私人交通工具上花費遠高於其他國家



五、教育

美國家庭花在孩子身上每年總平均支持15000元,但是比起我們,他們低很多。



六、旅遊

美國的旅遊消費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



七、巧克力棒



一年花費近30億元,全球領先。

大概就是以上這些了。


不立而立

交稅,三分之一收入交所得稅,一年一萬美元交地產稅。

教育費用,包括償還貸款本息,現在一個大學畢業生欠學債二十多萬美元很正常,碩士三十多萬。

交通費用,美國公共交通系統不發達,大部分地區的人必須自己有車,否則寸步難行,養一輛車,一年平均費用將近一萬美元。【一般家庭有兩輛車】。

居住,我的房客中的一組,一家四口,月租大約3500美元,外加平均大約500美元水電天然氣。如果是買房,開支還要多很多。

卡債,美國人先花錢後賺錢,沒有儲蓄的習慣,大部分一屁股債,信用卡公司就是吸血鬼,利率高達百分之二十幾,而大部分美國人數學不行,被坑慘都不知道。

還有很多其他支出,剩下的可支配收入所剩無幾。

附加:不知道為什麼沒來過美國的人一口咬定美國房租沒這麼高,隨便找個類似條件(4臥2衛1車庫)的租屋廣告:

這不是我的房子,但是跟我說的那間條件類似,很一般的房子,是我幾間出租房裡面第二便宜的。

$3600 / 4br - Sun-filled 4 bedroom, 2 full bath home situated on private residential... 4 Beds(Livingston Twp.) hide this posting

說完郊區說市區,下面是紐約市的房租:

New York Average Rent(紐約平均租金)

As of March 2018, average rent for an apartment in New York, NY is $3375 which is a 9.3% increase from last year when the average rent was $3061 , and a 1.63% increase from last month when the average rent was $3320. One bedroom apartments in New York rent for $2843 a month on average (a 4.64% increase from last year) and two bedroom apartment rents average $3600 (a 4.06% increase from last year). See our listings of New York Apartments

節譯

2018年紐約市公寓的平均月租金比去年增加9.3%,從去年的$3061增加到今年的$3375。一臥室公寓$2843,二臥室租金$3600。

網友們小心,不要被忽悠,有些住在窮鄉僻壤,或是唐人街地下室通鋪的人租金當然比較低,但是那不是美國的正常標準,其實還有更低的,住在地鐵廢棄隧道的,那裡不要錢,用來忽悠國內網友可以說美國居住免費。


mimidustie

美國人收入很高麼?稅後月入三五千很不錯了。

這個很容易算出來的,美國GDP18萬億,人口三億多,人均六萬不到,我就算這18萬億的原材料全都是美國人一手一腳刨出來種出來不是用進口的,那麼政府稅收六萬多億供養軍人警察政府職員等吃財政的五千萬人口,剩下12萬億,按照二八原則,兩成的企業主和高管人口拿去八成,剩下八成的中低收入階層拿兩成,也就是說兩億人口分兩萬四千億,年人均稅後收入一萬二。如果按照勞動力人口一個億進行計算,那就是美國公務員人口2800萬,高收入人口1440萬,中低收入人群5760萬去分2.4萬億,年人均4.16萬,月入3500左右,僅此而已,當然,如果是公務員,月入應該超過五千,如果是高收入人群,年入百萬千萬不稀奇,畢竟是不到1500萬人去分十萬億,年人均都有六十多萬了。

我不知道為啥有那麼多人認為美國人收入很高,固定支出很低,可支配消費收入很多的感覺,看美國大片看多了吧,或者認識的美國人都屬於高管層。


155142585569

美國消費並不低,一般人和中國比,這個比較片面,要分類比較才比較科學。吃的方面,美國的支出收入比是全球最低的,是中國的1/6,但是質量也是最差的。但是國人到美國都不習慣,每天都是火腿麵包,如果像國人這樣要炒菜,就不會那麼低。我剛開始去美國時,奇怪那些老司機都帶榨菜,去了才發現,沒有榨菜你根本吃不下飯。這也是老乾媽在美國賣的好的原因把,當然你可能是國內富二代,不在我舉例之列,因為我們講的是平均水平。

其實,很多噴子並未去美國,都是被宣傳和誤導的,或者片面獲取某個數據,覺得美國是天堂。其實,全世界哪裡都一樣。以前我們覺得西方國家好,其實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現在歐洲更糟糕,專門搶中國遊客。

現在國內年輕人和美國一樣,都是月光族,這個已經接軌了。

在美國千萬別生病,生病你就慘了,公費醫療,那就是排大隊,無服務可言。對富人來說哪裡都是天堂,對窮人來說,哪裡都是地獄。


創業問問

美國人收入換成人民幣的話是高,消費不換成人民幣的話是低。

在美國生活成本真是不低。

第一大支出是各種稅,除了收入稅,還有將近10%的消費稅。

第二大支出是房租以及各種公共設施費用,怎麼也得1000-2500美金一個月。

第三也是教育費用。學區房的概念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的,好學區,師資配置好,生活成本更高。小學中學免費教育,但也有各種活動需要自費,比如參加科學小組、夏令營什麼的,一個月至少150美元,一般的幼兒園差不多一小時10美金,一個月也得1200美元左右,大學更是貴,好的私立大學4-5萬美金,公立大學2萬左右。

其他的還有交通費用、保險費用、食品、服裝,算下來也不少。還沒算旅個遊,吃個大餐,有個燒錢的業餘愛好啥的。

大家覺得消費低,可能是吃的便宜,那也是肉類奶製品比較便宜,如果選擇有機綠色食品的話,也挺貴的。好在大多數美國人對吃的不是很講究,營養成分夠了就好。

再就是服飾類的便宜,一般大路貨基本50之內搞定,100以上的是很不錯的了,1000以上就是奢侈品。在美國大街上真的很少看到衣著光鮮亮麗的,因為大部分美國人追求舒適度,這個和國內又沒法比。

我覺得大家都一樣,不知道時間都哪去了,錢都哪去了😂。


厚生共享

就拿我個人舉例子,我一個月目前賺3000多,但是我都可以剩500多存下來!

所以錢這東西如果不控制,你一個月就算賺1萬也能全部花光的!

學會節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