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距全县精准脱贫还有 586

距与全国同步小康还有 951

新华社

“诚信茶大叔”的互联网助贫梦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向上滑动阅览

新华社兰州5月24日电题:“诚信茶大叔”的互联网助贫梦

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镇,51岁的郭文平已经经销茶叶20多年,因为诚实守信,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诚信茶大叔”。最近,他正忙着谋划,想通过电子商务,把家乡小镇的优质土特产和美丽乡村景色推销出去。

看上去一脸憨厚的他,为何如此熟悉电商、众筹这样的互联网新事物呢?郭文平说他最初的想法来自十年前。

十年前,郭文平所在的碧口镇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受灾严重,当地老百姓重建需要资金,但茶农的茶叶却卖不出去。郭文平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决定帮他们一把。他把这些茶叶拿到省城兰州的市场上销售。郭文平在胸前挂了个牌子:“来自灾区的茶叶”。原本100块钱一斤的茶叶,兰州人愿意每斤多加20元。增加的收入,给重建的群众帮了忙。

这次经历给了他启发。郭文平的家乡位于甘肃省最南部,气候温润,云雾缭绕,漫射光多,是我国西北地区少见的优质茶产区。但茶香也怕巷子深,由于交通偏远、信息不畅,陇南的茶叶在全国名气并不大,“出了陇南市,没有人相信甘肃会产茶。”

2013年,陇南市开始在西北地区率先发展农产品电商。尽管那时候郭文平的手机甚至连网都不能上,但他直觉这是个好机会。碧口镇政府派出的电商专干指导他开网店,一个月后迎来了第一个10斤茶叶的订单。“没想到只是动了动鼠标和键盘,我们的茶叶就可以卖到北京去。”

除了卖自己的茶叶,他还萌生了电商扶贫的念头。他和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代购代销协议。他让贫困户手持身份证在茶园采摘茶叶,并给他们拍照片,然后传到网店里。“我会告诉大家这是来自贫困户的茶叶,定价比一般茶叶高一点。”

郭文平贴钱帮这些贫困户销售茶叶,自己承担快递费和包装费,当年,这20户贫困户的茶叶全部销售完,每斤还比市场价高了几块钱。没两年,这些种茶的贫困户都脱了贫。

过去四年里,郭文平共与当地近800户茶农签了代购代销协议。这些茶农会在郭文平的公司打工挣工钱,他还会帮这些农户销售茶叶。“现在带的这些茶农,每人每年最少收入1万元,多的能达到四五万元。”

现在,郭文平有两个新想法。两年前,他参加一次展会时,曾经向一位新西兰客人免费赠送过茶叶。现在他想着把家乡的茶叶通过互联网卖到国外去。

郭文平的另一个想法是,通过互联网开展乡村旅游众筹,让外界的客人来体验茶园采摘、旅游观光。

郭文平说:“互联网给我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拓宽了我的人生舞台,让我可以帮助到更多贫困群众。”

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突破,陇南市被国务院扶贫办确定为我国首个电商扶贫的试点市。现在,电商拓展到陇南的每一个乡村,上万家网店成为扶贫的主力军,其中不少网店店主和郭文平一样,正在用互联网的手段帮助当地群众告别贫困。

新华社

西北产茶区:茶香馥郁茶农富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向上滑动阅览

靳学富的家乡在甘肃省陇南市文县碧口镇马家山村。文县坐落在甘肃、四川、陕西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北方高海拔优质茶叶培植区和无公害有机茶种植的理想区域。即使是冬天,这里的最低气温也在零摄氏度左右,加之雨量充沛,在许多专家眼里,当地具备产好茶的天然条件。历史上,碧口镇也是“北茶马古道”所经之地。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过去,背靠山间的薄田,被“锁”在大山深处的靳学富等农民想吃上饭,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2003年以前,“家里主要种玉米、小麦、黄豆,有时候忙一年都不够全家人吃喝,更别提致富了。”靳学富说,这里过去就有种茶传统,但是量不大、品质一般。

从2002年开始,当地引进新茶叶品种“龙井43号”,让碧口茶叶摆脱了低品质的历史,加上政府启动退耕还林工程,茶叶生产、加工快速发展。如今,文县绿茶在中国市场知名度大大提升,当地出产的“明前茶”,每公斤售价高达4000元以上。

去年,除了自家种植的14亩茶树,靳学富还收购村民的茶叶进行加工,年收入超过10万元。靳学富表示,能在茶叶上致富,少不了当地“茶博士”的帮助。

中国人过去称茶店伙计为“茶博士”。而在靳学富等村民眼里,能种茶、善制茶的邻村人高清明才称得上是“茶博士”。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高清明是水蒿坪村人,也是当地种茶的“先行者”。十年来,他创办的茶叶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76户200多人,拥有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1600亩。

水蒿坪村村干部介绍,2017年,该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8000元,家家户户种茶、制茶。这两年,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村民返乡种茶,氤氲茶香带来了发展红利。

目前,文县茶叶种植面积近8万亩,13个贫困村的8000多户农户也从中受益。

“种茶需要好环境。”高清明说,这已是当地人的共识。文县茶叶主要分布在海拔600米到1560米之间的白水江自然保护区边缘的山地之中,生态环境好,无污染,保证了茶叶的好品质。

如今的碧口镇,青瓦白墙的新房点缀山间,头戴草帽的茶农劳作在茶园,优美的田园风光也吸引着陕西、四川、甘肃等地的游客前来观光,以绿色为支撑的生态旅游正成为当地的“首位产业”。

“现在保护环境已是村民的共识,人人都是护林员。”高清明说。

距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系列活动

——第三届陇南文县白马人民俗文化旅游节还有 21

监制:刘二银 编审: 徐 睿 校对:马清平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文县,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email protected]

新浪微博:@陇南文县发布

甘肃文县网:http://www.gswx.gov.cn/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文县

媒体看文县|新华社最近频频关注文县,点击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