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事:希望孩子成材,你反而不该帮孩子设定目标

很多父母都不知道的事:希望孩子成材,你反而不该帮孩子设定目标

对自己的孩子不免望子成龙,总是安排一堆额外的学习课程,希望他们将来能成材,但这样的方法真的正确吗?看过《一流的教养:这样教孩子,将来他会感谢你》这本书告诉你不一样的想法吧!

我双亲的教育方针是,跟我有关的重要事情都让我自己做决定。判断需时常跟自己下一个阶段的展开、未来图像,或是与假定的目标有关联。思考各种风险,假设多种可能,订定目标,选择并决定达成目标的最佳方法。反覆这样的思考过程,培养了我思考与决断的能力,并且学习独立自主

父母总是让我自主地设定具体的目标,即便是给我零用钱时,也会要求我说明:为何需要这笔钱?想要在什么时候用这笔钱,必须花费多少钱?因为如此,提升了我下决定的速度,同时也对自己的决策变得更有自信。(一桥大学法律系同学)

自己设定目标,专注力大不同

想要培育出能够自主思考的人,首先就从让孩子自己设定目标开始。没有孩子会努力奔向自己不想抵达的目的地。

从本次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可得知,大多数的家庭相当重视让孩子设定目标。

我家的孩子也是,一旦自己决定必须前进的目标,念书的专注力跟没有设定目标时相比,就像是换了个人。大学入学考试时,没有设定目标,书念得漫不经心的孩子也是,当自己想成为会计师、取得 MBA 学位,设定好目标之后,念书的专注力截然不同。

自己决定好目标的孩子,其努力程度远远超乎父母的想像。我最小的孩子依照自己的意思考进美国的大学后,拼了命念书。当时他告诉我,周遭的朋友半夜也待在图书馆,这并不稀奇。他在日本时总是被我强迫念书, 绝对不会自动自发地乖乖坐在书桌前,现在他就像是变成另一个人。

他从美国的大学毕业之后,进入金融机构工作。但待没几年就说他要开始念书,这次想要成为律师。在那之后,儿子相当努力地念书,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考上纽约州的律师。他会如此努力,正因为他是为了自己决定的目标奋斗。

长子也一样,以前他常躲避父母的监视,沉迷于玩游戏机。受义务教育时,都偷懒不写学校的作业,也在成为社会人士后、30 岁左右时决定要取得 MBA 学位,在那之后念书的专注力判若两人。

据弟弟所说,长子已经在取得 MBA 学历的人都想进去的公司工作。明明继续留在原本的公司工作也可以,但是,他一旦决定好了目标,无论谁说什么都听不进去,这一点两兄弟非常相似。他第一次拥有强烈的渴望,换了个人似的努力念书,在留学地学习到很多。

虎年生的二女儿在决定好职涯目标之前,在国际交流机构工作,回到家就是观看棒球赛,生活相当悠哉。然而,一旦决定好目标,便发挥老虎般锁定猎物的专注力,在会计师执照取得不易的年代,准备不到一年就一次及格。

我向上天发誓,我的孩子们一点也不优秀,实在称不上非常努力,但一旦面对自己决定好的事情,便发挥了超乎想像的专注力。

从以上应该可以看得出来,为引导出孩子的自主性、责任感与专注力,让孩子自己设定目标是多么重要的事。

现在就停掉因父母的期望而勉强孩子去学的才艺课程,把空出来的时间用来与孩子一起寻找想做的事吧。因为让孩子自己决定目标,才是最能引导出孩子自主性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