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人们都知道市场里那些璀璨闪光的珠宝,却少有见过那些珠宝在未被加工为成品前的真正面目。大自然不但缔造了人类,同时也缔造了万物。在那些充满神奇魅力的宝石,材料的来源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其开采加工过程在环境保护和人权方面是否令人满意,消费者知之甚少。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500多年前,在美洲采矿的西班牙人发明了用汞从黄金和其他矿物中提取更纯的白银的方法,使得黄金白银被视为爱的礼物。今天,在世界许多金银矿山,黄金白银提取过程中使用的汞被氰化物代替,使矿产量和成本都得以改善,但不管是百年前的汞还是今天的氰化物,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危险物质。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随着黄金白银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开采金银矿业不仅会破坏环境现状,而且这些黄金白银的提取物废弃后可能直接排入当地的小溪和河流,使得周边的生态系统被破坏。并且在全球金银矿工作的工人中,90% 都是人力采矿工人,这些人力采矿工人生产的黄金占每年世界黄金总开采量的 15%。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钻石的道德界线更加复杂。天然钻石,其中约四分之一被高价变卖用于资助武力武装,一些地区甚至出现钻石直接换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非法交易,这种交易带来的血腥远超过天然矿钻的环保问题和矿工童工化问题。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曾经有个真假难辨的故事,内容大概就是说世界知名的戴比尔斯公司突然宣布驻于金伯利镇的钻石采矿队全线撤回,结束该公司长达134年的钻石开采史,而这背后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戴比尔斯公司总裁的女儿认为天然钻石是大自然因痛苦而留下的眼泪。可见,在人类文明越来越进步的今天,天然钻石象征的不只是“美好”,其背后“破坏”、“冲突”等印记正在慢慢浮现。然而这一切,似乎都让天然钻石处在了一个极度尴尬的地位。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现如今,一些珠宝商选择采用来源可追溯的金银材料,而远离那些不规范的、手工作业、或使用了危害环境的手段进行开采的供应商。人们逐渐开始推广开采来源符合道德要求,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道德金银和钻石等珠宝矿石材料,但在实际的大范围的推广销售中,消费者对这方面的认知则相对滞后。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相对于价格已达每盎司 1200多美元的黄金,以及每盎司19.4美元相对便宜的白银,珠宝商面临的毛利率压力并不小。要想说服他们转用比较昂贵的“道德白银”,并非易事。而将毛利压力转嫁给消费者,这些珠宝首饰价格的提升,也是影响“道德珠宝”接受度的重要原因。

在珠宝面前,是要道德,还是要金钱

象牙、玳瑁、砗磲等精致美丽的动物珠宝文玩制品,背后是无辜动物的血泪哀鸣,被众多消费者所抵制;环保、无道德争议的‘纯净’的金银钻石等珠宝,也许会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现代消费者所接受。美丽不应与罪恶为伴。毕竟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或许都住着一个不愿这个世界和大自然一直流泪的小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