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私募的危机

小私募的危机

深圳资深私募人士任明(化名)这样形容过去四个月自己对行业、对市场的感受,“年初至今,身边至少有6家相熟的小私募酝酿关门转让”。

经历了草根时代、蓬勃发展、纳入监管等阶段的发展,私募似乎正在进入行业大洗牌阶段。

时代已经过去了

今年年初,任明突然接到一位好友的电话,询问他愿不愿意接手自己的私募公司。

当时任明有点懵,问道:“你那么坚决从公募跳出来单干,才2年,怎么就不做了呢?”

好友没多解释,只说:“我们这样只有个位数员工的小私募想要活下去太不容易了,并且会越来越不容易。”

彼时任明还没有太理解,只想着深圳小私募上千家,稍微有点客户,就能活的很好,怎么就不干了呢?

一直到今年3月份,任明曾经的一位老搭档找到他,闲聊中也提及,想要趁手中这几个产品业绩还行将公司转让。

这位老搭档在私募圈混迹多年,虽然公司不大,但在圈子中也颇有名气,曾经在朋友中放出豪言:私募是他的终身事业。

老搭档拍着任明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我觉得私募自生自长,靠个人能力生存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以后就是拼团队,拼规模,拼品牌效应,我年纪大了,让我搭搭草台班子还行,真去做企业,有心无力。”

此时任明才明显感觉到,身边的私募朋友似乎都有了脱手公司的打算。

“我数了下,今年到现在周围至少有6个朋友都在想转手这个事,大家情况都差不多,规模不大,7-8个人,曾经行情好时,一个人一年分红百万很正常,行情不好,团队日子就比较难过。”

一年运营成本至少200万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就算是一家小规模私募,一年基础运营成本至少在200万以上。

一位上海的私募基金人士透露,“私募公司开门就得花钱,房租费、水电费、人力成本等等。规模小的公司有财务、风控、操盘手、网络维护、前台、销售等。规模稍大的还要基金经理、投研人员、开发团队。一年下来的人力成本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由此算来,目前一家最低配置的私募,一年的运营成本至少在200万元左右。

按照惯例私募“2/20”(2%管理费+20%业绩提成),在行情不给力时,20%的业绩提成拿到的难度很大。如果按2%的管理费预估,管理规模没有1个亿,私募公司基本上属于倒贴状态。

在行情不好时,众多私募将提升规模的期望寄托于委外资金。但委外资金不仅要求严格、条款众多,近期受监管影响规模还在不断缩紧,让这批私募活的更加艰难。

“3+3”模式班子难搭

“史上最严私募新规”实施之后,比以往的运作环节更加复杂,监管新举措——“3+3”私募投顾模式(“3+3”是指,私募基金管理人需要至少有3名工作人员有不少于3年的可追溯业绩,其中业绩情况需要经过托管、审计等公允机构出具相应的产品报告或其他证明材料予以证明),增加了 “智力成本”,抬高了私募类投顾的门槛。

对于生存能力强的大中型私募来说,冲击虽然相对较小,但改变也是刻不容缓。自去年监管收紧之后,一些大中型私募就未雨绸缪。

但是对于“单打独斗”的小私募来说,这无疑是十分致命的冲击,不仅仅是难以找到符合要求的投资经理和增加的“智力成本”,更多的是投资理念、投资风格、风险控制的碰撞和冲突,导致公司难以按照之前的经营模式。

私募的“阶级固化”?

在深圳,曾经有无数中小私募活跃着。

“深南大道上拉10个人,可能有5个会说自己是做私募的。它是不管你出身背景的,只要能挣到钱,哪怕全公司只有你一个人也行,你就是最牛私募。”

为什么小私募突然难活下去呢?情势在改变——客户诉求、监管政策、市场行情。

任明说,其实自己公司也有了吃力的感觉,“尤其在上周,报道说监管要全面清理券商资金池,不说实际层面的,就是心理层面的,对我们影响也太大。”

“私募行业变化,有市场的原因,有监管的原因,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强者恒强,弱者难存,我觉得私募大概也到了这个阶段吧。”任明感叹。

“往年季度业绩都会有一两只黑马,今年业绩好的都是大公司,年轻公司做黑马也不容易了。”上海一家私募创始人解释,“因为监管的原因,券商、信托现在都会选择实力强的私募,小私募的空间越来越小。”

任明的感受或许不代表私募行业的全部,但看看私募业绩,发现排名前十的基本是景林、重阳等知名私募的明星产品,排名倒数的则无一例外是不知名的小私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