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郑燮为“扬州八怪”之一,而“扬州八怪”究系哪八位画家,至今仍众说纷纭。根据某些艺术史家意见,可以开出五六种名单。在这些互有出入的一名单中,郑板桥的大名,均有出现,可见他算最无争议的一个,是“八怪”中重要的代表人物。

“扬州八怪”中,郑板桥思想最活跃,写字作画富于创造性,这可能是他蜚声艺坛的主要原因。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郑燮最喜画竹,也最擅长表现各种环境下不同形态的竹子。此图描绘了不畏环境险恶的兰竹在悬崖峭壁上生机盎然的景象。构图奇巧,不落俗套。以兰竹打破石壁单调的平面,令画面丰富而多变。同时,平整的石壁亦将纷纷杂杂的兰竹统一起来,令画面于繁乱中不失齐整,为郑燮竹兰石画的代表作。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此图描绘了在清风中摇曳的劲竹与石相伴而生的画面。构图简洁,笔法健挺洒脱,于写意之中见写实功底,将竹之高洁素雅、坚韧不屈的物性尽现笔底。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郑燮最喜画兰、竹、石,认为它们有节、有香、有骨。他笔下的“四君子”在立意上扩大了文人画自娱的内涵,或用以寄托“用世之志”,或歌颂不为俗屈、挺然坚劲的精神。此图中兰、竹置于陡峭的岩石之间,纵横交错,天机自然,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竹石的技法,受到石涛的影响,唯笔势纵横,墨有浓淡,老竿新篁,层次分明。全幅墨竹神态劲挺而潇洒,画面充满着生机。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这里一幅《竹石图》,画面简括:竹竿三五,瘦石一块,如此而已。

画跋地位的安排,也表现出郑板桥独特的个性。我们知道,国画的题款,总是写在画幅的空白处,而观画人视觉流程无不是直行由上到下、从右向左。现在郑板桥却一反常规,来个从左至右,题写于竹石空隙间。

扬州八怪郑板桥画竹,豪气凌云、不为俗屈!

有人称郑板桥书体为“乱石铺街体”,不无道理,这犹如老街上铺的石块,大小高低,多姿多态,但一眼望去,通体又非常和谐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