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看新區報」5月24日貴安新區報

「“鮮”看新區報」5月24日貴安新區報

“大數據+新能源”打造貴安綠色出行新方式

“貴安造”新能源汽車齊齊亮相2018北京國際車展、一汽與貴安新區共同打造奔騰汽車小鎮、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第一臺純電動商務客車下線……

自設立以來,貴安新區在發展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大數據為抓手,以新能源汽車為突破口,大力引進上下游企業,探索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協同發展,構築綠色環保新業態。目前,新區“大數據+綠色出行”體系逐漸浮出水面。

項目引領

集聚產業力量

4月25日,貴安新區新特電動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攜首款電動汽車DEV1亮相北京國際車展,首批4000臺全部售罄,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D-OS智能車聯網系統打通全鏈路數據,打造“端+雲”一體化平臺,可以提供刷臉登錄、語音識別、智能充電、智能主動服務、AR虛擬現實交互、汽車銀行等服務。

自設立以來,貴安新區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產業趨勢,在積極推進以大數據為引領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同時,緊緊抓住時代賦予的發展機遇,擁抱新能源革命,將新能源作為主導產業培育,著力提升綠色化發展水平。

佈局宏偉壯闊,產業厚積薄發。

貴安新區按照“高端化、綠色化、集約化”的發展理念,以“園區+項目”的方式,構建上中下游新能源閉合全產業鏈。以新能源汽車作為突破口進行高端化切入,新區初步構建起集“發電端、儲能端、配售電端、整車製造端、電樁端、後服務端”於一體的以大數據聯通各端、覆蓋全域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新模式。

通過大數據的高效指導,貴安新區建設了大、中、微型新能源汽車智能充電站,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和服務中心及專屬新能源互聯網支付平臺。整合產業資源,新區與知名企業聯合打造融合電動汽車研發和生產體系,通過自主開發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平臺,搭建電動汽車運行和充電設備管理一體化的運營數據中心,打造全國首個新能源汽車大數據車樁網一體化運營示範區。

“新能源汽車無汙染、成本低,這是未來綠色出行的趨勢。新能源公交車每100公里耗電80度左右,按照每度電0.5元計算,每行駛100公里才花費40至50元。”貴安新區公交車司機王利發說,新能源公交車在運行過程中能耗很低,達到零排放,而且幾乎沒有噪音。

目前,貴安新區已實現新能源公交車全覆蓋。下一步,新區將持續推廣綠色樞紐、綠色公交、綠色出行理念,引導企業加大綠色公共交通支出,推廣應用高效能、低排放的交通運輸設備。新區在未來兩年投入的公交車、巡遊出租車等行業領域中,新能源車輛佔比將達80%,清潔能源公交車輛佔比將達100%。

高端製造

構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最近,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旗下3款乘用車和6款商用車全新亮相,引來業界矚目。

總投資50億元的貴州長江新能源純電動汽車項目去年12月下線首臺純電動汽車,達產後將形成年產20.5萬輛純電動汽車生產能力,主機及配套產業年產值達到800億元以上,著力構建集汽車研發、生產、推廣應用於一體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2018年,貴安新區將與貴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進一步攜手進行創新創業,搶佔新能源汽車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電動化的戰略制高點。

打造基於智能電動汽車、智能電動自行車、智能駕駛及能源梯次利用、智慧互聯交通、智慧物聯網絡雲平臺的智慧化立體化城市綠色出行智能交通體系,貴安新區將形成“大數據+新能源+智能交通”全產業鏈創新發展模式。

“貴安新區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鏈,大力探索推進以新能源汽車製造為基礎、以車樁網一體化建設為紐帶、以綠色能源綜合體為節點、以大數據信息化聯通底端、以智能雲平臺實現統籌管理的新能源產業發展‘貴安模式’。”貴安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徐紅軍介紹,新區在聚焦“三大一新”產業發展的同時,圍繞打造新能源產業體系,目前新區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園已經引進產業鏈各關鍵節點項目20餘家,在新能源產業領域初步形成了集群化態勢和規模化效應。

「“鮮”看新區報」5月24日貴安新區報

新區政法群工部對掃黑除惡工作進行再謀劃再部署

四項舉措確保“除惡務盡”

加大涉黑涉惡線索收集,提高打擊能力和水平。新區政法群工部將加強調查摸底,拓寬線索收集渠道,組織力量進村入戶開展拉網式摸排梳理,在群眾工作中及時掌握線索。

狠抓涉黑涉惡案件依法辦理,深挖黑惡勢力“保護傘”。新區政法群工部將對黨員幹部和其他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存在涉黑涉惡苗頭性問題的,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早警示早糾正早處理。

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強化地方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力度。對於涉黑涉惡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新區政法群工部將進一步打擊“村霸”、涉黑涉惡等人員插手基層事務,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防止惡性事件的發生。

嚴把宣傳報道審核關,加強宣傳發動和輿論引導工作。新區政法群工部將嚴格落實依法辦理、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三同步”原則,增強輿情風險防控意識,防止引發輿論炒作。

此外,新區政法群工部要求新區各職能部門、各鄉鎮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相關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精神,將掃黑除惡工作再落實、再謀劃、再推進;要將相關會議精神及時向黨委和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作彙報,強化線索排查,積極發動群眾,充分調動基層幹部開展摸排,將線索彙集到公安機關;要建立掃黑除惡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加強信息共享,工作互通,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共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鮮”看新區報」5月24日貴安新區報

黨武鎮龍山村:山水田園的詩意再現

沿著黔中大道前行,在距離貴安新區花溪大學城3公里左右的地方,你會發現一個峰巒環抱,集田園風光、人文底蘊於一體的自然村落——黨武鎮龍山村。

走進這個環境優美的小村寨,放眼望去,遠處層巒疊嶂、群鳥翩躚,轉身又是茂林修竹、白牆灰瓦,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田園畫卷,讓人神清氣爽,如入世外桃源。

環境優美 宜居宜業

 村口,兩隻小黃狗搖著尾巴熱情地迎接客人;綠蔭下,老人們正悠閒地納涼;文化廣場上,孩子們正在嬉戲打鬧;荷花池邊,一群婦女說說笑笑……

走進龍山村,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乾淨、整潔、寧靜、和諧。

“靜對祛浮妄,微吟領秀寒。幽蹤千古秘,猶怨墨光殘。”這是300多年前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中蕃詩作《龍山六詠》其中一首《款端巒》中的一句。詩中,吳中蕃盛讚龍山的美景。

龍山村屬亞熱帶季風溼潤區,具有較明顯的高原性季風氣候特點,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4-15°C左右。村中苗族、漢族世代居住,少數民族佔32%,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全村80%的村民姓吳。

龍山村依山傍水,松柏山水庫及花溪水庫環繞周圍。全村森林覆蓋率達45%以上,村內古樹參天、風景秀麗,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2013年,龍山村啟動美麗鄉村建設,充分挖掘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中蕃曾經在此隱居的文化價值,通過吳中蕃舊居改造、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寧靜祥和、古意盎然、環境優美、宜居宜業、村民友善的美麗村寨。

目前,龍山村已建成電話、電視、手機網絡等配套設施,互聯網已實現全覆蓋;電網與天然氣管道建設已完成;安裝節能路燈上百盞;建設了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廣場;安裝垃圾箱5個,垃圾桶16個等,當地人居環境得到極大的改善。

“以前村裡路沒修好,垃圾到處都是,雨天在村裡走一圈滿腳都是黃泥。現在村裡都是水泥路,家家住的都是小洋樓,可乾淨了。”說起龍山村的變化,村民吳洪玉笑逐顏開。

美麗鄉村 產業富民

優美的環境,為龍山村帶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圍繞“將地方特色與旅遊經濟結合起來,建設山水生態、田園風光、民俗風情為一體的體驗型旅遊文化度假村”的思路,龍山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挖掘歷史文化與民族民俗文化,致力於將該村打造為融合自然美景、人文歷史、民俗風情的鄉村旅遊風景區。

2016年以來,龍山村、擺門村和葵花山村被列入新區美麗鄉村建設實施範疇,其中龍山村作為區級示範點進行綜合提升改造,擺門村作為鎮級示範點進行整體搬遷打造。

龍山村以種植及養殖業為主,目前村裡已成立果蔬專業合作社1個、生豬養殖協會1個,共有會員70餘名,採取“公司+協會+農戶”合資參股的經營模式,養殖生豬存欄1500餘頭,種植美國大紅桃500餘畝,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帶動村民致富。

為了配合好景區建設工作,打造“宜居、宜遊”的休閒型旅遊村寨,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實現“農民富、生態美”的發展目標,龍山村成立了以村集體為主體的旅遊服務公司,擬通過村集體入資、村民入股等集資引資的形式,對龍山村商業街進行商業開發(總規劃用地面積8萬平方米,總建設用地1.52萬平方米,預計引進資金2000萬元)。

該村還將引進貴州龍山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貴安新區龍山都市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項目(規劃用地面積208畝,預計投資7000萬元),建設休閒娛樂的現代都市農業觀光園。目前,正在開展項目前期的申報工作。

詩意江南 底蘊深厚

龍山村是明末清初著名詩人吳中蕃的隱居之地,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蘊。

吳中蕃,明朝末年貴州貴陽人。他早歲通經,青年時曾遊歷吳越等地,明思宗崇禎十五年舉人。正當躊躇滿志,想一展宏圖時,明朝滅亡,清兵入主中原。他自認為是大明遺民,抱定“守節奉明”之志,曾在南明永曆年間出任遵義知縣、重慶知府、禮部儀制司郎中兼吏部文選司郎中。

順治十六年,大清貴州經略使洪承疇得知吳中蕃博學多才,便派吳中蕃的昔日同窗、貴陽府的張佔魁勸說他效忠清朝,並持公文徵召他到雲南任知府。吳中蕃認為祖上世代在明朝為官,不願改節侍清,力辭不就。他料想此類煩擾還將繼續,在徵得母親同意後,帶領一家老小到60多里外的真龍山(今貴安新區黨武鎮龍山村)隱居。在隱居的17年裡,吳中蕃除了教書種地就是吟詠賦詩。

吳中蕃在龍山村隱居時,寫下了著名的《龍山六詠》,大讚龍山美景。後人在此基礎上,加上送客臺、梅花石兩處景點,變成如今人們所說的“龍山八景”。吳中蕃在龍山村隱居時的書屋及讀書亭保存至今,其居所在如今的荷花池旁,緊鄰送客臺及卻月洲兩處景點,山水相依,環境宜人。

“龍山村環境好、人文美、文化底蘊足,通過‘美麗鄉村·四在農家’建設帶動發展,我們的目標是打造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吳錦鋼信心十足地說。

「“鮮”看新區報」5月24日貴安新區報

歡慶“四月八” 秀出新生活

著盛裝、鳴長號、吹蘆笙……每逢農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從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歡慶這一盛大節日。

在貴安新區,苗族同胞從四月初七就開始歡慶“四月八”,各村寨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節日期間,大人、小孩全都穿上盛裝聚在一起,鳴長號、吹蘆笙、吹洞簫、唱歌、跳舞……

5月21日,貴安新區馬場鎮佳林村舉行“四月八”文藝匯演,吸引了新區直管區各鄉鎮和貴陽市花溪區、清鎮市群眾前來參加。熱情好客的苗家人捧上米酒,跳起舞迎接遠方的客人。

5月22日,貴安新區馬場鎮阿嶗苗寨跳花場上人山人海,處處歡聲笑語,數萬苗族同胞穿上節日盛裝,共同歡慶“四月八”央魯文化節。活動現場,唱山歌、跳舞、鬥雞、鬥鳥等傳統民間民俗節目輪番上演。

慶祝的方式豐富多彩,不僅有傳統的方式,各村寨還組織了精彩的文藝匯演活動。來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人們同臺獻藝,在傳承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共同歌唱幸福新生活。

關於“四月八”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各地過“四月八”的少數民族也很多,分別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瑤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各地過節的內容、形式不盡相同。

傳說苗族人民為了紀念英雄,便在每年農曆四月初八這一天舉行活動。在這一天,苗族同胞家家戶戶都吃烏米飯,聚在一起通過吹蘆笙、跳舞、唱歌、盪鞦韆、上刀梯、耍獅子等方式緬懷苗族英雄和祖先,年年如此,代代相傳,直到如今。2011年“四月八”已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隨著貴安新區經濟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苗族同胞過“四月八”的形式融入了不少現代元素,苗家人紛紛秀出自己的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