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埠村名称由来已久,据传古为一码头,商贾积聚渐成小商埠,宋1165年三清观修建,居民渐众而兴街立巷为村落,其中南北向青龙大街路面宽阔,商号林立称为埠村街,该村落称之为埠村,后来,周围村落逐渐增多,元末明初称为埠村镇。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埠村主要历史文化遗产分布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望鲁门 齐鲁古道

望鲁门:位于埠村东南,距离通往济南动植物园的埠村路150米,距离南外环700米。为了安全防御,1816年村民用灰土夯筑了圩子墙,同时在南北东西建有拱辰门、志城门、朝阳门、景阳门、长春门、望鲁门、锦屏门、金川门、永济门、重仪门十个门,现在仅剩此一门。

望鲁门关内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望鲁门关外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渗透着厚重和沧桑的石头路

讲述着齐鲁古道的繁华与凄凉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南门 文革时期影壁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千年道观 三清观

三清观:位于埠村二中南邻据记载,三清观与泰安天贶殿是同一设计者,有三十六座庙宇殿堂。始建于公元前556年,与齐长城同时。宋代,重建并易名三清观(道教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道德老君的“三清尊神”的传说)。一时三清观成了远近驰名的道教中心。

悠久历史长河中,三清观成为章丘革命史上最早最为壮观的记忆,忧国忧民而隐居泰山的冯玉祥将军曾留宿亲手留下墨宝,抗战时期成为抗日救亡圣地,解放战争这里曾战火纷飞,将敌团部及守敌一个营全歼,毛主席致电称:“即使是小胜,亦足以涨人民之志气,灭敌人之威风。”。三清观曾为章丘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场所。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章丘县委旧址

1945年8月章丘县人民政府进驻埠村,1953年10月县驻地迁出至章丘城。散落在民居里的县委、法院、供销社、民政局等当年办公用的老建筑。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这里曾是激情燃烧的岁月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县委办公楼二楼保存完好的木地板和木楼梯。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老建筑中精美的

传统符号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郭家祠堂

位于埠村村委北邻,距今已有200年历史。

记忆章丘,老埠村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