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小時候拼命往外走,現在卻總想一步一步往回走。父母逝則為故鄉,父母在則謂老家。我的老家叫咪書拉,“咪書拉”是武定傈僳語,意思是守地,或守望者。全村有75戶,共303人,全部是傈僳族。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咪書拉歷史悠久,約在元代以前就已在此居住,唐宋年間,因躲避戰亂從永仁遷徙至此,現在老人仙逝後,指路經線路就是翻越柴馬樑子,過元謀壩子,到永仁(舊稱苴卻),然後渡過金沙江,到雅安,過沼澤地,最後到達“睦咪堵”與祖先團聚。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歷史上曾發展到99戶,一開始在此居住時沒有任何人管轄,後來環州土司遷至環州後,被劃歸環州土司管轄,清朝初期,因萬德土司到白路小井背鹽時,來回都要在咪書拉住一晚,所以跟環州土司商量,用房它村換咪書拉村,此後便屬萬德土司管轄,從道光年間至光緒年間,咪書拉傈僳人民在楊福、楊小老(人稱阿遲瑪)兩兄弟的帶領下不斷反抗封建土司的壓迫,從不斷上訴的文鬥,到最後的武裝鬥爭,現在村子後山上還有營盤舊址,楊福壯烈犧牲後,在楊小老的帶領下,不斷鬥爭,最終贏得勝利,於民國初年脫離了萬德土司的統治。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舊社會時,咪書拉傈僳人沒有人識漢字,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楊自學(楊小老外孫)帶領全村人民改田造地,在懸崖上挖出三條大溝,建水輪泵輾房,全村生產生活得到了長足了展,同時自建學校,併到外地請老師辦學,五十年代教出第一批學生,第一批學生裡,外地老師走後,楊庭聯承擔起教學任務,從此,通過一代代人努力,教育得到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批批大學生走出大山。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咪書拉是武定傈僳族傳統文化保存較完整的村落,傈僳族民歌分為“米嘓”、“米情”、“二逮”,“米嘓”一般是在家裡堂屋,老人們圍坐著一面喝酒一面唱的古歌,內容主要是《求叵老么》創世史詩;“米情”一般在婚晏青棚下跌腳時對唱,主要是由男方和女方家的代表,就結婚的事相互交代,內容非常廣泛;“二逮”是青年男女在山上對唱的情歌,一般不能在家裡唱,民歌傳承人代表有白光祥。樂器有鎖吶、竹笛、響篾,鎖吶主要在白事上吹奏,有72調,相傳孔子逝世時72弟子所作,竹笛主要在婚晏上吹奏,有“談經調”16調,另外在跌腳時演奏,傳承人代表有楊躍先。過去還有祭山神、村神、樹神等活動,還有每年的祭龍,送白虎,白事指路等,民間神話傳說和故事也非常豐富,傈僳族刺繡,農耕文化都保存完好,傈僳族草藥傳承人代表有白光鈺。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魯西固(龍神樹)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山神樹)

咪書拉河是金沙江支流,流經東坡,從白馬口流入金沙江,清澈的咪書拉河靜靜地流淌,哺育著這裡的傈僳人民,也哺育著這裡厚重的傈僳文化。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老家咪書拉傈僳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