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高處一片青鹽世界

億萬年前,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相碰撞,導致青藏高原逐漸抬升與形成。在地殼抬升過程中,部分海水留在了一些低窪地帶而形成了湖,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之一。

據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樊啟順介紹,在距今約15000年的晚冰期時期,茶卡鹽湖還是一個淡水湖,隨著地殼運動以及氣候的不斷惡化,茶卡鹽湖的面積開始慢慢變小,許多鹽分沉積在了湖底,形成鹽湖。隨著時間的推移,湖泊的鹹化程度越來越高,再加茶卡鹽湖地區半沙漠乾旱大陸性氣候的影響,就成了今天的茶卡鹽湖。

茶卡:高處一片青鹽世界

與其他鹽湖相比,茶卡鹽湖是一個固液態共存的滷水湖,鹽湖底部有一個厚厚的石鹽層,鹽板上覆蓋著一層淺淺的滷水。這樣,人站在石鹽層,就像浮漂在水面上一樣,再加上雪山、藍天、白雲的倒影,便營造出了一幅美輪美奐的畫面,茶卡鹽湖也因此有了“天空之鏡”的美譽。

不僅如此,茶卡鹽湖的鹽也與其他鹽湖的鹽不同。“茶卡鹽湖出產的鹽是一種顆粒細小的方鬥鹽,因為每一粒鹽都是方鬥形狀的,所以這種鹽也叫“斗子鹽”。這種鹽開採很方便,直接用勺子舀出,曬乾就成。我省文史學者程起駿說,這種鹽,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目前已探明茶卡鹽湖的鹽儲量極高,可供應全國人民食用八十多年。

多年來,人們在享受著鹽湖饋贈的同時,也在這裡留下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歷史文化。

據《漢書》記載:“金城臨羌縣有西王母石屋、仙海、鹽池。”人們普遍認為,漢書上寫的鹽池,就是今天柴達木的茶卡鹽湖,這裡就是青鹽最早、最大的出產地。

在茶卡鹽湖,蒙古族牧民把青鹽叫“布克力柯克達布遜”,意為青色方塊的鹽。據茶卡鹽湖負責人介紹,這種青色的湖鹽,含有特殊的古生物演化元素,營養和口味十分獨特。

只可惜人們對青鹽認識不足,認識不足到了以為青鹽就是“青海鹽”的地步,致使具有獨特風味的青色的鹽,現在很少被食用,人們總以為鹽越白,越是地道的青鹽,這和幾千年的青鹽文化大相徑庭。

但柴達木人對青鹽的特別之處自有了解。用青鹽醃菜,菜不易爛;用青鹽煮手抓肉,手抓的味道特別香。

柴卡鹽湖,已有3000多年開採史,歷史悠久。《西寧府新志》上有這樣的記載: “在縣治西,五百餘里,青海西南……周圍有二百數十里,鹽系天成,取之無盡。”在《漢書》《晉書》《隋書》中,也多有記載。在《本草綱目》《紅樓夢》中,都有青鹽藥用洗漱的記載。清朝的乾隆皇帝,漱口食用都少不了它。據說有一次進膳時味道欠佳,乾隆發怒,追問御廚,御廚只得實情相告:戰亂斷了宮裡青鹽來源。乾隆當即下令大開青鹽,於是,乾隆二十八年制定了《鹽律》,大約從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開始,清朝政府就設立了鹽務局,組織對鹽湖進行大規模開採,並儲藏官府壟斷經營下的茶卡鹽,鹽務局的出現,是清政府開始對青海茶卡鹽湖壟斷經營的標誌。

古籍中,對茶卡鹽湖的記載很早。茶卡鹽湖古稱咸池、鹽池。屈原就曾寫下“飲餘馬於咸池兮,總餘轡乎扶桑”的詩句,這說明早在戰國時期,咸池已經被人們所熟知。《史記·天宮書》中有西宮咸池的記載,這裡的西宮咸池是一個古星座的名字,代表西方星空,這與茶卡鹽湖的方位吻合,這說明古代對咸池很看重。

《漢書》記載:“臨羌(今湟源縣)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室、仙海(今青海湖)、鹽池(今茶卡鹽湖)。”書中還記載,鹽池原是西羌故地。於是很多人推測,早在三千年前,生活在這裡的羌人就對鹽池有了原始的開發利用。

2007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展開,在離茶卡鹽湖不遠的地方,考古工作者發現了一處4000多年前青銅時代的古文化遺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辛峰說:“遺址被砂石和泥土覆蓋,經過雨水沖刷後,有許多砂質殘片出土。經鑑定,這是一處距今有4000至4500年的諾木洪文化遺址。這說明,早在4000年前,青海先民們就生活在茶卡鹽湖周邊。”

茶卡:高處一片青鹽世界

景頗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他們生活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縣。景頗是羌語,意思是挖鹽的人。按照景頗族創世史詩《日瑙齋瓦》裡描述,景頗族原是羌人中的一支,“先秦和兩漢時期,甘青地區的氐羌文化就曾南移,也許就在那樣的機緣下,茶卡的挖鹽人一路南下到了雲南。”程起駿說。

茶卡還是絲綢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上的要衝。“不管是遠行到西域,還是到西藏,往來的商旅都要經過茶卡。漫漫長路上所需的鹽就需要在這裡補充。在離茶卡五十公里的地方,就曾出土過東羅馬金幣。”程起駿說。也是因為鹽,茶卡地區也是許多政權比爭的地區。

漢武帝就曾派霍去病“破匈奴,取河西地,開湟中”,之後設置了護羌校尉,這樣不僅可以管理和制約羌人,同時還可以取得更多的鹽。

為了獲取更多的鹽,西漢元始年間,王莽派遣了中郎將平憲等人,到達鮮水(今青海湖)和鹽池。《青海通史》記載,平憲等人帶著大量的金銀財寶,誘惑茶卡鹽湖周邊的羌人首領,自願歸附新朝,獻上土地,並向朝廷提供所需的食鹽。在誘惑不成的情況下,又威逼羌人。懾於武力,羌人只能俯首稱臣,同意讓出鮮水和鹽池。王莽得到西海後,設立了西海四都,控制了鹽的出入。

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茶卡鹽湖所產的鹽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地,解決了許多地方食鹽不足的情況。明朝醫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稱:“西海有鹽池,所產青鹽即可明目、消腫。”可以說,這給茶卡鹽湖的鹽給予了極高評價。

海西烏蘭縣茶卡鎮附近的蒙古族同胞舉行茶卡鹽湖祭禮活動,鹽湖祭禮,就是古老的鹽湖文化的一種。

每年農曆五月十五,白刺花如雪的季節,茶卡鹽湖周圍的蒙古族同胞,都要聚集在一起,舉行茶卡鹽湖的祭敖包活動。這是一種古老的鹽湖文化。長長的摩托車車隊,顯示了鹽湖祭典那廣泛的民間基礎。摩托車上的柏樹枝和紅柳枝的裝飾,記錄著鹽湖祭典的古老色彩。各種祭品,不斷堆積,滿含著人們對鹽湖之神的虔誠擁戴。

據說,茶卡鹽湖原來有三個敖包,與三個蒙古部落有關。後來合在一起,專門祭這一個鹽湖敖包神。茶卡鹽湖慶典活動,是以喇嘛的誦經為線索而貫穿起來的。

首先,通過誦經,對人們所獻的禮物開光,或說對所獻的禮物進行淨化。這些禮物被稱作“五保包”“五保瓶”,還有青稞、酥油、飲品等。 “五保”是保護東南西北中的萬事萬物,反映了鹽湖之神的神通廣大。隨著人們陸續地到來,“五保”禮品越積越多,炒青稞,也裝滿了一袋又一袋。

臨時供奉鹽湖神位的是一頂白色小帳房,五彩緞子旗表示這裡是神袛所在地。奶酪、酥油、酥油燈是神聖的供品。茶卡鹽湖的神靈,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什麼形象呢?其神像就供奉在喇嘛誦經的白色帳子裡。不看不知道,看一眼,你就會終生難忘。

茶卡鹽湖神是一位女神,叫卓瑪白麗多姆,她的唐卡畫像那麼美麗慧能。鹽湖生生不息,如母性一樣生育萬物。鹽湖是人們的生活寄託,她如聖母一樣偉大。在鹽湖聖母的眼中,透露著與生俱來的聰明智慧;在鹽湖聖母的神情中,帶有與生俱來的包容和慈祥。鹽湖,在民間的精神世界裡,原來是這般模樣。

由此,鹽湖文化在我們心目中昇華了。

海螺聲中,人們給敖包加木;誦經聲中,人們給敖包纏繞繩子;“漢爾加勒”的喊聲中,人們把禮物拋向敖包頂部,或藏進敖包的中部。

自古以來,鹽湖在人們心中具有高貴的地位。這些無盡的心願,是祈禱鹽湖永遠年輕;纏繞上無數的哈達,是希冀鹽湖之神永駐柴達木。

參加鹽湖祭典歸來,給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鹽湖女神畫像。我感到,柴達木鹽湖有了神像,鹽湖在當今人們的心目中,就會更加具體可親,平易近人。鹽湖神奇而有人性,我們會在民間吸收到最生動的鹽湖文化的營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