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2018年5月21日,東方園林發佈公告稱,公司原計劃發行的10億元公司債券,實際發行規模僅0.5億元。

此公告一出,便引來了媒體的集體高潮,按照債券市場的術語,東方園林公司債發行已經接近“全部流標”,被媒體稱為債券發行史上“最涼發債”。受該消息影響,東方園林股價一度逼近跌停,收跌4.01%。一時間有關東方園林要“涼”的消息鋪天蓋地的出現。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媒體新聞報道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東方園林回應公告

東方園林成立於1992年,作為中國園林第一股,是全球景觀行業龍頭上市公司,也是國內最早進行PPP模式研究和參與PPP項目落地的民營企業之一。就在今年年初,東方園林董事長何巧女還因豪捐96億元用於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獲贊無數,轟動國內外。

1、企業中標情況

2017年,該公司共計中標50個PPP項目,涉及水環境綜合治理、全域旅遊、市政園林和土壤礦山修復等領域,中標金額合計715.71億元。

東方園林2018年以來中標項目25個,項目總投資額約270億元(下表所示)。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一直到被媒體唱衰的這幾天,東方園林仍然保持著每週都中標的狀態,而且幾乎都是PPP項目。此外2018年以來東方園林PPP項目融資落地已有近10單,貸款合同金額50億左右,保障PPP項目正常實施。

2、企業財務狀況

2014年至2017年,東方園林營業收入穩步上行,年複合增長率達48.18%,歸母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達49.8% 。2016和2017年企業承接的大量PPP訂單的穩步推進,2017年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52.26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淨利潤21.78億元,同比增長68.13%,收入規模居同行業園林工程上市公司首位。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東方園林:民企的驕傲陡變民企的悲哀?

本次的發債失利,市場對東方園林的現金流關注度提高,從其財務報表來看,2017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9.23億元,同比增長86.45%,增長金額為13.55億元;2018年第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04億元,同比增長1046.82%。

經過查證,東方園林此前已經多次發行過債券,還債狀況都是正常的,從未發生過債券和銀行貸款到期不能兌付的問題。

總之,東方園林的經營狀況和償債能力並不差,但為何還是發債遇冷?

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與市場大環境有關。2018年以來出現多家民營上市公司債務違約。且近來國家對PPP模式日益嚴格的監管政策,讓投資方對PPP市場存在隱憂。另一方面,與東方園林本身AA+的債券評級、69%的高資產負債率有關。

因為是民企,銀行貸款更難

由於民企還貸能力的不確定性,加上最近的強金融監管政策,銀行不願意給民企放貸,或者以高於國企的貸款利率貸給他們。

有這樣一件真實的案例:一家從事PPP的民企去找中國某某銀行貸款,對方直接說:“你這個項目確實是好項目,但是你是民營企業,我不能貸給你。不然我們之間就算沒有利益輸送,別人也認為有。但是我和國企之間就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就算出了問題我也不用擔責。”

銀行永遠只會錦上添花,不會雪中送炭。國企出了問題總有人接盤兜底,但是民企出了問題,銀行只會立馬斷貸限期還款。

而民企為了拿到錢只好鋌而走險,要麼跪舔影子銀行,要麼求助於民間高利貸,造成很多民企老闆自殺或跑路。

因為是民企,違約成本更高

案例表明,國企一旦發生債務違約,政府出於穩定考慮一般不會放任不管、任其倒閉,而是會給予外部救助,但民企就只有羨慕嫉妒的份兒。

川煤集團從2015年以來,已有共計6支債違約,違約金額共計45億元。一年前的2016年6月,因10億元短期融資券還不上,川煤集團成為首家正式違約的煤炭地方國企。很快四川省政府救助了川煤,不僅把債還了,還賠了932.45萬違約金。對此四川省國資委曾表示,將選擇鐵投集團、川煤集團等3-5戶企業,探索開展債轉股試點。

中鐵物資2016年也曾出現過百億債務違約危機,不過國資委的幫助下,中鐵物資與19家債權銀行得以溝通爭取了時間,很快國務院國資委宣佈,將中鐵物資託管給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後者是國資委資本運作平臺之一。並對造成鉅額資產損失的中國鐵物資原有關領導班子成員作出免職處理並立案調查。

與之相反的例子,連續16年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去年名列浙江百強企業第27位的盾安集團,最近由於發債融資困難,遭遇流動性困局!

5月1日金盾股份發佈公告稱:周建燦、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涉及到的債務總額約為98.99億元,金盾集團及相關企業已進入破產程序。

就在四個月前,金盾股份的董事長周建燦墜樓身亡。為什麼周建燦會跳樓?根據金盾股份公佈的自查信息暴露,周建燦曾借下了鉅額債務。

銀行等金融機構融資債務額約為 39.59 億元,

以股份質押形式融資債務額約為 14.25 億元,

民間借貸債務及擔保金額合計約為 29.11億元,

其他為供應商欠款等債務。

因不堪重負的債務問題自殺的周建燦並不是個例。

2018年1月,35歲的茅侃侃去世,他是80後一代人的創業標杆級人物,因為資金問題自殺。

2015年7月,湖南省漵浦江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田有金,因為項目失敗,債務纏身,自殺身亡。

2014年6月,民營企業家伍宏,因為資金鍊繃斷自殺。“我只能以死謝罪了,我活得也太累了。”他在遺書中說。

像這樣的創業者、企業家還有很多,他們都因為資金問題導致精神崩潰,最後選擇了自殺。

民營企業想要生存下來,比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國有企業真心難太多了,在此通哥呼籲:家大業大的央企國企固然重要,民營企業卻也是星星之火!政府給予民營企業多一點支持,市場就對民營企業多一點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