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變前,日軍駐中國東北兵力不多,軍糧由國內或朝鮮運到東北,也有極少數是在中國東北當地購買,還有一部分來自臺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糧食主要由在東北的日本開拓民生產提供,少數由國內供應。這些開拓民都是來自日本本土的無地、少地的農民、軍屬、未成年人和退役軍人,由日本政府提供耕地、種子、農具、牲口、房屋以及資金。圖為抗戰初期,日本開拓團成員在東北種地。


九一八事變前,日軍駐中國東北兵力不多,軍糧由國內或朝鮮運到東北,也有極少數是在中國東北當地購買,還有一部分來自臺灣。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糧食主要由在東北的日本開拓民生產提供,少數由國內供應。這些開拓民都是來自日本本土的無地、少地的農民、軍屬、未成年人和退役軍人,由日本政府提供耕地、種子、農具、牲口、房屋以及資金。圖為抗戰初期,日本開拓團成員在東北種地。

日軍發明了“軍票”,作為一種強制流通使用的代用貨幣,在佔領區徵發軍用物資。被強徵的百姓,可以用軍票到日本商社購買布匹、煤油等生活用品。但軍票缺乏儲備金做後盾,因此到後期濫發嚴重,貶值如紙。操控這些軍票的派遣軍總司令部主計大佐新莊健吉曾承認:軍票沒有任何保證。這不過是換一種名目的搶劫。圖為“軍票”。

為了滿足其在中國和太平洋戰場的需求,日軍想盡了各種方法。由於戰線拉得過長,日軍的補給壓力越來越大,不得不另謀出路,於是日本政府搬出了一個叫“現地自活”的政策,即規定佔領軍可以採取任何手段保證自己的後勤補給。圖為1938年1月20日,南京市區,侵華日軍強行徵集民間各種運輸工具運糧食。


日軍需要的各種物資及補給品均搶自中國戰場。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國內資源更是捉襟見肘,於是變本加厲地要求侵華日軍不僅要做到給養自給,“以戰養戰”,還要更多地掠奪中國的物產,變佔領區為“大東亞聖戰”的供給基地。圖為1937年10月5日,上海淞滬會戰,日軍士兵用當地居民的嬰兒車搬運糧食。

為此,日偽統制了淪陷區的糧食,並組織“搶糧隊”、“運輸隊”到游擊區、抗日根據地搶糧。日軍的“掃蕩”,一般以春秋兩季為多,更多是在九月到十月間。選擇這個時機的理由是,此時青紗帳已倒,便於搜尋中國軍隊的蹤跡;莊稼剛剛收穫,便於搶掠糧食。圖為1940年,海南島永興,準備出發掃蕩的日軍。

日本和平學研會有一份200多名日本老兵回憶資料,據稱,1943年前,日軍就已經很艱苦了,吃搶來的麥粒,掘野菜,作戰時期,後勤補給常常跟不上,地裡的青麥、青禾、青豆,以及青蛙和蛇,都是他們最好的食物。而抗戰影片中經常出現的日軍進村掏雞窩的場景,並非虛構。圖為1939年,海南島,肩扛香蕉的日軍士兵。


圖為1937年10月20日,淞滬會戰,朝戰壕內投遞飯糰的日軍後勤補給士兵。

圖為反“掃蕩”開始前,晉察冀邊區人民群眾把糧食、衣物埋在地下或挖洞堅壁起來不讓日軍搶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