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家為什麼被雍正抄家?

llsj1990

先說一下,被雍正帝抄家的是曹雪芹的父親曹頫。曹家被抄是雍正帝對曹家的照應而非迫害,如果曹家不被抄,那這家子的麻煩會更大。

清律秉承前代律法,以抄家為最重的處分,除謀逆、造反之外,縱使是判了極刑的罪犯也不會籍沒家產。舉個例子,比如年羹堯案、和珅案,在罪狀中首先開列的幾項就是僭越,也就是野心膨脹,即謀反的充要條件。沒有這些罪行,朝廷是根本無法去抄家的。

連環畫《查抄賈府》


但是,曹家有個特殊的身份,他們家是內務府的人員,這些人第一個身份是天子家奴,和君王是主僕關係而非單純的君臣關係,對於這種出身的官員抄家有時只是一直行政上的處分而已,從來不是什麼大新聞。而且很多時候被抄家之後也不會作為罪犯處理,而是另給差使。

江寧織造署博物館

曹家被抄的背景是雍正帝在整頓全國財政,清理個衙門的虧空問題,而非專門懲罰曹家。據內務府留下的檔案記載:雍正帝先後派和曹家關係很好的怡親王(也就是雍正帝最信賴的十三爺)和曹家的姻親李煦(史太君孃家的原型)去幫忙清理善後。這麼做其實還是在想辦法讓曹家渡過難關。但沒想到曹家的家主曹頫先是對十三爺的幫助很不以為然,處處搪塞、敷衍、打哈哈;而之後來幫忙的李煦更不是東西,藉機大肆貪墨,之後事發被拿問。這些事讓雍正帝對曹頫十分的鄙視。

據現存的清代檔案中有《巡視兩淮鹽課噶爾泰奏摺 》,時間是雍正五年正月十八日,其中雍正帝和噶爾泰君臣之間是這麼吐槽曹頫的——

“兩淮巡鹽噶爾泰奏曰:訪得曹頫年少無才(雍正硃批:原不成器),遇事畏縮,織造事務交與管家丁漢臣料理。臣在京見過數次,人亦平常(雍正硃批:豈止平常而已)。”

事已至此曹頫本該收斂些,但是這一位爺卻依舊我行我素:不好好當差、拉饑荒、跟宮裡打擂臺、騷擾驛站、拿雍正帝派來幫忙的人做筏子……簡直是作死!

這一切讓雍正帝看出曹頫之無能,這種人不要說做不了同心同德的君臣,就算是尋常朋友也不能再打交道了,如果由著曹頫這麼折騰下去不僅虧空會越來越多,而且還會節外生枝,於是只好按照內務府的舊制,給個抄家了事。

江寧織造出品的清代蟒衣


曹家被抄後,所抄款項與虧空遠遠不抵。但鑑於曹家已經被抄,也就從法律上宣告破產,曹家對所有虧空也就概不負責。而且也沒有責令曹家繼續追賠,要知道有些旗人家族追賠虧空的時間長達幾代人的都大有人在。

抄家之後的曹家的境遇還算不錯,京城的宅子不予收沒收、曹家仍舊以主事的身份在內務府當差,而到了曹雪芹這一代也仍舊在上流社會里打秋風。至於說曹雪芹如何如何貧困,那只是清中後期旗人社會的普遍現象,客觀的講曹雪芹還算是混的比較不錯的。


散騎舍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被抄家第一因為自身不法,第二是虧空,第三轉移資產。而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雍正看出曹家和自己不一條心。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家作為顯赫一時的江南織造曹家,終康熙一朝六十多年而不倒,主要是和康熙皇帝私交好。曹寅的母親孫夫人是康熙的乳母。曹寅是康熙的奶弟兄。兩個孩子一起長大感情甚好。康熙也十分信任曹寅,派他到剛剛安定的江南去做織造官,實為間諜,監控江南風物,便於康熙對江南的統治。曹寅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務。康熙皇帝對曹寅的寵幸與日俱增,六下江南,其中曹家就接待了四次,而這一段也被曹雪芹寫在了紅樓夢當中,當時趙嬤嬤說給賈璉和王熙鳳聽:獨江南甄家接待了四次…甄家,賈家實為一家,已經是《紅樓夢》中的共識。

賈家被抄家有一段聖旨說的很清楚。

江寧織造曹頫,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朕屢次施恩寬限,令其賠補。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應盡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圖報,反而將家中財物暗移他處,企圖隱蔽,有違朕恩,甚屬可惡!

其後就是責成當時的江南行署官員,對於曹家的查辦。首先我們要說賈家的虧空從何而來?

康熙皇帝六下江南,有四次住在了曹家,曹家哪裡來的如此大的財力去接待康熙?必然是動用了織造署的官銀。一來二去造成曹家在織造署的虧空十分巨大。其實這個錢屬於羊毛出在羊身上,花在了康熙皇帝身上,康熙也知道,康熙對於這個虧空就本沒有追究,只說後期補上就可以。可顯然這個窟窿曹家很難補上。但這種事兒,康熙皇帝能姑息,並不表示雍正皇帝還能姑息,曹家也無奈,總不能和雍正說錢花在你老子身上了。雍正心知肚明,之所以抄曹家,只是借題發揮罷了。

曹家被雍正逼著補虧空,本身是根本補不上的。為了退路偷偷將一部分財產轉移了。想著萬一犯事兒也有一個退路。這個退路和秦可卿託夢給王熙鳳教授的方法是不一樣,顯然,曹家在那一點上沒有秦可卿和王熙鳳的見識。臨時抱佛腳,來不及的情況下只有兵行險招,轉移資產。

我認為這也不是抄家主要緣由。主要原因是:“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應盡心效力…”

看到這一點就讓我想起了,元春晉封為貴妃時出現的貴妃省親的一幕。



我上回說到貴妃省親的聖旨是太上皇下的,然後賈家就不惜大量的人力物力蓋了大觀園。這表明賈家惟太上皇馬首是瞻。而對於當今皇帝就有點陽奉陰違。曹雪芹在表現這一段的時候只用了一個吳貴妃的父親“吳天家”來概括了,卻直指問題的核心。賈家蓋大觀園的行為是“無天家”的行為,省親是太上皇發佈的命令,並不是皇帝發佈的,況歷史上從來沒有過。賈家卻踴躍執行,也是“無天家”的行沒。很明顯,賈家和被抄家之前的曹家極其相似。

雍正皇帝可以容忍曹家制造署有虧空,可以容忍曹家轉移資產,但雍正皇帝容忍不了曹家對自己陰奉陽違,不感恩戴德,盡心效力。

也就是基於此點,曹家於雍正六年被抄家。不過雍正畢竟還是顧念康熙皇帝舊情,並沒有對曹家痛下殺手,曹家起碼保住了一家的性命。與曹家的姻親李家(史家)幾乎被滅族比較,曹家很幸運了。而也就是因此,我們才有機緣看到如今的《紅樓夢》!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你的關注將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關注一下。非常感謝 !


君箋雅侃紅樓

曹家被抄家原因大概有三點:無能、虧空、朝廷之爭站錯了位置。

直接看一道,雍正抄家曹家的聖旨吧

奉旨:江寧織造曹頫,行為不端,織造款項虧空甚多。朕屢次施恩寬限,令其賠補。伊倘感激朕成全之恩,理應盡心效力,然伊不但不感恩圖報,反而將家中財物暗移他處,企圖隱蔽,有違朕恩,甚屬可惡!著行文江南總督範時繹,將曹頫家中財物,固封看守,並將重要家人,立即嚴拿;家人之財產,亦著固封看守,俟新任織造官員綏赫德到彼之後辦理。伊聞知織造官員易人時,說不定要暗派家人到江南送信,轉移家財。倘有差遣之人到被處,著範時繹嚴拿,審問該人前去的緣故,不得怠忽!欽此。

這道旨意是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下發的,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雍正為其說的抄家理由:虧空,並且有轉移財產的嫌疑。


再來說下,曹家曹頫的無能,這個可以從噶爾泰奏摺中看出,雍正還做了批註

訪得曹頫年少無才(雍正硃批:原不成器),遇事畏縮,織造事務交與管家丁漢臣料理。臣在京見過數次,人亦平常(雍正硃批:豈止平常而已)。——兩淮巡鹽噶爾泰奏

我們可以從別人的口中看出其無能,雍正還做了批註,大概意思是:原不成器、豈止平常而已。

從此處我們可以看出,雍正對曹家的無能還是很氣憤的。


最後說下站隊的問題。

曹家關於皇權爭奪站隊是保守的,開始擁護太子,太子倒坍之後,就不知道擁護誰了。

雖然對雍正而言,曹家算是中立的,但是曹家跟第13阿哥也就是後來的怡親王關係很好。

還有就是有傳言,曹家的親戚擁護過雍正的死對頭,或者打壓過雍正,曹家受到牽連的成分比較大,比如賈母原型的李家,就比較慘,幾乎被滅門。


笑嘗歷史百態

歷來一朝天子一朝臣,曹家深得康熙的賞識,康熙幾下江南都是住在曹家的,曹家子嗣不旺,康熙還讓曹家過繼侄子來繼承織造的位置。

政治鬥爭波譎雲詭,康熙皇帝死了之後,雍正皇帝繼位,就要用自己的人,而曹家乃先皇重臣,在當時支持皇子的繼位鬥爭中,曹家也與雍正並無過於親密的關係,甚至於可能還與雍正的敵對勢力有這樣那樣的關係。

雍正這個人比較嚴苛,同時又有一定的情緒化傾向,從他對官員的嚴格要求以及他和隆科多、年羹堯關係的變化來看,充分印證了這一點。

同時,曹家在接待康熙南巡時,花了大量的銀子,即使擔任織造也不能彌補巨大的虧空,康熙在位時,曹家尚能夠得到一些寬容和理解,但雍正上臺是不管舊賬的,他看重的是,迅速能夠彌補虧空,還上欠戶部的銀子,可是這一點,曹家實在無能為力。同時還有騷擾驛站、轉移財產這樣的罪名,因此曹家就成為雍正就勢作筏的一個很好的對象,也由此給滿朝文武百官一個印象:凡先皇寵幸之人,未見得會在新皇這裡得以圓滿善終,必須小心伺候著。這也是政治家常玩兒的手腕而已。


冰珊醉紅樓

在大文豪曹雪芹的一生裡,童年時家族慘遭雍正帝抄家的一幕,不但是其刻骨銘心的痛事,更是當時驚動大清朝上下的大案:不久前還風光掌舵江南的大清豪門曹家,就這麼分分鐘敗落了。

如此滅頂之災,要論直接原因,就是此時曹家的掌舵人,江寧織造曹頫惹的禍。

曹頫身份,至今爭議很大,有說是曹雪芹的生父,也有說是曹雪芹的叔父。但沒爭議的,卻是他蹩腳的能力。自從康熙五十四年擔任江寧織造起,工作水平就弱到盡人皆知。而比能力差更叫人氣的,卻是他的不負責。以兩淮巡鹽噶爾泰的吐槽說:“(曹頫)遇事萎縮,織造事務交與管家丁漢臣料理”。十足甩手掌櫃。

如此“甩手”表現,接的又是個看似肥差,卻常年虧空嚴重的崗位,工作自然糟到嚴重。以至於被忍夠了的雍正帝扔下嚴令,叫他限期賠補虧空。卻不料工作無能的曹頫,這時卻小聰明大爆發,竟偷偷把家裡財產轉移。可這點小聰明哪瞞得了雍正?這下闖下大禍,滅頂之災不出意外襲來——這樣一個沒能力沒責任心還滿肚子小聰明的員工,攤上極其負責的雍正帝,挨治當然鐵板釘釘。

但比起曹頫這無能到作死的表現來,曹家遭難的根本原因,卻是為雍正登基時,大清朝一片爛攤的局面背鍋。

在康熙帝晚年的胡亂折騰下,表面強盛的大清王朝,早已到了貪腐嚴重的階段。雍正帝接班沒多久,更是被氣的直哆嗦,且不說官員們各個人浮於事,就連大清朝賬面上雄厚的財富,竟也都只是賬面數字。從中央到地方,處處全是虧空黑賬。

比如出名富庶的江蘇一省,就累計虧空了數百萬兩白銀,毗鄰北京的直隸,虧空高達八百萬。戶部也有二百九十多萬的虧空。至於曹頫任職的江南織造,這個大清朝的肥差,也早到了“織造款項虧空甚多”的地步。公平點說,這天文數字的虧空,當然不是曹頫一個人鬧下的,卻恰好攤到了他的頭上。

而這觸目驚心的虧空下,更是清王朝越演越烈的貪腐風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虧空?就是因為各級官員狠撈狠刮,把各項公款巧立名目刮進自家腰包,然後再層層甩鍋,甩給雍正帝的,也就成了這一堆淚奔的爛賬。於是初登基的雍正帝,也就使出了大招:分賠著賠之例!

以這個大招,所有的“虧空”部門,必須要限期償還拖欠的虧空。只要償還不上,就要抄家頂賬。而曹頫恰好撞在這個槍口上,以他的能力,追回虧空當然沒戲,以曹家的財富,償付虧空也不是不能,但滿腦袋小聰明的曹頫又哪肯願意,滿以為還是康熙年間,依然是想盡辦法糊弄,滿以為能糊弄過去,卻惹得雍正帝暴怒,先拿他開了刀。

於是,雍正六年正月,曹家的大難就此到來,全家被強制遷移到北京,曹家所有財產都被盡數抄沒,昔日的豪門家族,就此徹底敗落。

當然,在雍正年間的這場抄家風暴裡,曹家並非唯一倒黴的家族。單是雍正元年這一年,大清朝慘遭抄家的官員,數目就有數百之多。而且雍正做這事的風格,就是一抄到底。曹家落難之前,閔浙貪官王道成也慘遭抄家,雍正帝就曾專門批示:搜其宦囊,搜查其鄉資,無論虧空之有無,盡令吐出!只要能把雍正“惹”到抄家這步,就是這麼狠!曹家的一夜衰敗,也就毫不奇怪。

但雖說對曹雪芹來說,這件風波是個家族悲劇,但對於大清王朝來說,這確實是清王朝滿血續命的開始。康熙晚年時舉步維艱的清王朝,被雍正帝這一通大招,治得煥然一新,國力政風都重新強大。雍正帝對曹家的這一“抄”,不但為清王朝追回了國庫虧空,間接更為中國文學史做出卓越貢獻,催生了不朽的《紅樓夢》。確實,堪稱“意外貢獻”。


我們愛歷史

真正要抄的是李煦,秘密就是門子這一稱呼即闖王之後。所謂曹家被抄應指曹頫而非整個曹家。曹頫應該是先把家分了然後將財產轉移了。因此上交朝庭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又加上與李煦的關係,這才被雍正找藉口抄了。李煦後來死在寧古塔,而曹頫及家人都隱姓埋名了。


紫蝶于飛

其實曹家被抄以致最終大破敗,原因很簡單,虧空只是由頭、藉口、幌子,因為虧空是曹家四次接駕康熙皇帝南巡導致的直接後果,任何一個官員(不僅是曹家)如果承攬了這份差事都是一樣地虧空。這一點隨駕南巡的怡親王允祥(也是堅定的雍正皇帝的死黨)最清楚,因此,雍正皇帝也是清楚的。如果僅以虧空對曹家治罪顯然難以服眾,但是可以冠冕堂皇的當成一個由頭來說事。而曹家被抄(兩次)的真正原因是兩次在宮廷鬥爭中站錯了隊。雍正六年因屬八爺黨成了雍正皇帝的對立面(不僅與八爺黨來往密切,而且用江寧織造府、蘇州織造府、江淮鹽運的公款資助過八爺黨)犯了大忌;乾隆四年又因捲入"弘皙逆案"(康熙皇帝兩立兩廢的皇太子胤衽之長子弘皙意圖向乾隆皇帝的寶座發起挑戰)再度被抄家而徹底大破敗。與另一位同時期的朝廷重臣李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教訓可謂慘痛(為臣嚴守為臣之道,不可逾越官場的忌諱)。


睿府旗人

這個應該和皇帝的父親康熙有點關係吧,康熙在位的時候為了鞏江山,仗是沒少打,在加上他從政寬仁,對部份有功勞的臣子縱容,在加上他六下江南,四次落腳到曹家,曹家也是為公家辦事的,迎駕是要花費大量財力的,這個時候的曹家就向朝廷借,因該是說這個借的錢是可以拿到皇帝那報銷的,結果後期錢糧虧空,聽說連官員俸祿都難以維持了,這個時候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當時是派他去查錢糧虧空一案的,到過江陵一帶,曹家在當地來說是很牛的一個家族了,康熙皇四次駐蹕在曹家,那是何等的光榮啊,但是問題可能就出在這了,一個是被喜悅衝昏了頭腦的人是很危險的,當時的曹家認為四阿哥以充其量也就是個王爺,不可能成為一國之君的,在說當時太子,老八他們在朝廷中的分量是很重的,所以就導致了在這裡可能不是很配合老四虧空一案,在這裡要麼是結下冤仇的了,要麼就是拿皇帝寵幸在地方貪贓枉法了,這個胤禛當時肯定在想你們家的光榮也不你此曹頫打下來的,那是祖上積的德留下來的,吾家老人也。’賞賚甚厚,那是給你家祖母的,你曹頫得瑟啥?站錯隊伍啦,在一個做事不能這樣做,哈哈,後來地方上第一個就查處曹家虧空一案下手,中央要整地方一個大官那是整的服服貼貼的,呵呵,所以說做人不能太囂張吧,落下了吧 ,呵呵。這是我個人的見解,有不到之處和錯誤的地方請大家多多指正。


天蓬407

曹雪芹的曾祖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並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後繼任江寧織造。他們祖孫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的。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政治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頫以“行為不端”、“騷擾驛站”和“虧空”罪名革職,家產抄沒。曹頫下獄治罪,“枷號”一年有餘。這時,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居住。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乾隆五年(庚申1740)康熙太子胤礽之長子弘皙謀立朝廷,暗刺乾隆,事敗。雪芹家覆被牽累,再次抄沒,家遂破敗。雪芹貧困流落。曾任內務府筆帖式。 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一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


北落師門84

據不同紅學大家、文史名家的探究,《石頭記》中的原型一曹家,是入了正白旗藉的旗人。祖輩因入關征戰軍功而顯貴,祖母因為康熙乳母而後輩三代出任訌寧織造,家資豪富,鍾嗚鼎食,而且同皇家聯6姻。但雍正時代,為整肅吏治,充實國庫,在全國掀起清理虧空的運動。而這其中就包含因接待皇帝南巡造成鉅額虧空的江寧織造及曹家。當然另一個原因也有皇室鬥爭而受的波及。由此家道中落被徙北京。13歲的曹子到北京後生活多姿多彩,但人生卻跌宕起伏,最後卻貪困交加。在人生的最後十年,披肝瀝膽,以家史為素材寫就了不世鉅著《紅樓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