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氫站國標即將登臺,氫能車上路勢必更容易

2018年5月1日,國家標準《加氫站安全技術規範》(標準號:GB/T34584-2017)將正式實施,這是目前加氫站建設方面最新、最全、最權威的國家標準,國內所有的加氫站都應依此標準來建設運營。

加氫站國標即將登臺,氫能車上路勢必更容易

據瞭解,該標準首先明確了加氫站的定義為:為氫能車輛、包括氫燃料電池車輛或氫氣內燃機車輛、或氫氣混合燃料車輛等的車用儲氫瓶充裝氫燃料的固定的專門場所。

該標準重點規定了氫動力車輛加氫站的氫氣輸送、站內製氫、氫氣存儲、壓縮、氫氣加註以及安全與消防等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適用於採用各種供氫方法的氫動力車輛加氫站,也適用於加氫加油、加氫加氣、加氫充電合建站等兩站合建或多站合建的加氫站。另外,對於加氫站建設運營企業都特別重視的加氫站選址問題,該標準也有了明確的限定。

加氫站國標即將登臺,氫能車上路勢必更容易

利好全產業鏈的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速度不太快,其中一個原因是加氫站等配套設施還比較少,大家不敢用。加氫站建設少,是因為加氫站的危險性比較大,在缺乏安全保障的情況下,政府可能會批得很嚴謹。”廣東新能源汽車產業協會秘書處負責人周發濤說道。

眾多行業內人士都認為,統一規範的出臺有利於加氫站建設的提速,也就有利於氫燃料電池汽車上路駕駛的推廣普及,對整個產業鏈來說是“一子盤活全局”的利好消息。

企業建設自我要求更高

主營加氫站建設的上海氫楓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其總經理方沛軍接受@新浪南方能源頻道的採訪時表示,新技術規範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我們建設加氫站時,會以比該規範更高的標準來作自我要求”方沛軍表示,加氫站的順利投運離不開安全措施的落實。

加氫站國標即將登臺,氫能車上路勢必更容易

作為加氫站行業的一份子,方沛軍還提到,加氫站產業的相關規範標準正在逐漸完善,但廣大企業仍期盼有更多更接地氣的標準政策能加緊出臺。他舉例說道,在加氫站選址用地方面,希望相關部門能給予更多的規範指導和政策扶持,以促進更多的加氫站項目落地實施。

參與標準制定,氫能源企業越加積極

值得注意的是,該標準的起草單位除了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和上海燃氣工程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浙江大學、清華大學等學術科研單位外,還有上海舜華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與氫燃料電池汽車或加氫站有關的企業。

加氫站國標即將登臺,氫能車上路勢必更容易

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馬林聰認為,鼓勵更多企業參與行業的規範標準制定是一件好事,“企業有企業的優勢,他們可以把自己的技術力量和行業認知貢獻出來,有效補充標準的作用。”

另一方面,他認為企業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工作也有好處,可以使企業率先接觸最前沿的行業動態和技術資訊,也可以借標準的擴散來提高企業在同行業的知名度、打造企業品牌。此外參編企業也可以籍此鍛鍊自己的技術隊伍,提高人才力量。

多地開展氫能源技術標準制定工作

除了國標,近期氫能源行業方面也有一些地方的政策標準出臺。3月22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加氫站審批及管理辦法》正式出臺,這是全國首個加氫站審批及監管地方管理辦法。該辦法明確了加氫站的項目選址、報建、施工、經營全過程的審批及管理流程和相關監管職能部門。依據這一管理辦法,武漢開發區將要建設的兩座加氫站,正在有序推進。

無獨有偶,4月1日,佛山市舉行了佛山綠色發展創新研究院揭牌儀式,儀式上佛山市政府宣佈了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關於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的批覆文件,並介紹了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的建設方案。相關負責人表示,日後佛山市將致力於氫能源產業相關行業標準的研究制定。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源與環境分院院長林翎表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是標準化試點示範的一種形式,將成為以標準化助推創新技術和產品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的服務平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氫能)將依託佛山、雲浮等地的產業先發和機制創新優勢,立足於產業發展實際需求,加快技術標準創新和體系建設,聯絡全國各方面的力量,提升全國氫能產業的發展水平。

加氫站國標即將登臺,氫能車上路勢必更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