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汽車圈有句話,叫“得A級車者得天下”。

眾所周知,A級車市場對於車企而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是車市競爭中各大車企重兵佈防的主陣地。

而談到國內的A級車市場,朗逸這款車型便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不僅是因為它常年是A級車市場的銷售冠軍,同時也是A級車市場的一款標杆車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國內轎車市場整體發展的風向標。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從13年開始,朗逸便連續五年摘下國內轎車年銷量冠軍的桂冠,不僅穩坐合資品牌緊湊型車市場的頭把交椅,而且在終端市場一直保持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從上市至今其銷量已超過了350萬輛,有著“A級車之王”的稱號。

據瞭解,上汽大眾旗下的朗逸Plus將於5月25日正式上市,未來將與現款朗逸同臺銷售。那麼,新款車型相比現款車型有哪些變化?加上一個“Plus”的後綴,玩的是“拉皮加長”的套路還是別的什麼戰術?

並非簡單的拉皮加長

在本月初剛剛落幕的北京車展上,上汽大眾朗逸Plus正式亮相,新車雖然只是在名稱上簡單的加了一個“Plus"的後綴,但其實新款車型不僅是車身尺寸變大,在其他方面都有了明顯的升級。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外觀方面,朗逸Plus採用大眾最新的家族式設計語言,前臉採用多橫幅式格柵設計,相比現款車型更加時尚。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將會配備LED燈組,夜晚點亮時,視覺效果極為醒目。此外,新車的前保險槓採用了貫穿式設計,低配和高配車型的區別主要在於霧燈和鍍鉻裝飾。

車尾部分,朗逸Plus只是在細節方面進行了升級,後尾燈樣式造型犀利,預計高配車型會使用雙邊共兩出的排氣佈局,更加運動。此外,新車的車身尺寸為4670/1806/1474mm,軸距為2688mm,更大的車身尺寸更有利車內空間的拓展,特別是後排空間,較現款有很大提升。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內飾方面,以大眾車型過去的升級風格來說,新款車型的內飾變化還是比較大的。中控臺將採用了全新的佈局,上部為大尺寸中控屏,下方的空調出風口和旋鈕則還是保留了大眾過去的設計風格。

配置方面,新款車型將全系標配電子手剎、自動駐車,後排出風口、USB等諸多配置,並根據車型不同提供6.5英寸和8英寸兩種中控屏供選擇,搭載MIB多媒體交互系統,支持Carlife、Carplay及Mirrorlink手機映射功能。安全配置方面,配備了ESP、剎車輔助、牽引力控制等系統。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動力方面,新款車型將會搭載1.2TSI渦輪增壓發動機、1.4TSI渦輪增壓發動機和1.5L自然吸氣發動機,而之前服役多年的1.6L發動機將正式退出。傳動部分或將匹配5速手動、6速手自一體以及7速雙離合變速箱。底盤方面,新款車型依舊是前麥弗遜獨立懸掛,後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

值得一提的是,現款車型基於大眾最新的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也就是MQB平臺打造。該平臺下誕生過非常多成功車型,如奧迪TT、奧迪A3、奧迪Q3等,可以說在技術上代表了上汽大眾目前的最先進的水平。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價格方面,由於目前尚未公佈,但已有多家媒體進行預測,朗逸Plus的起售價或在12萬元左右,主要考慮到朗逸Plus相對於現款朗逸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售價或有一定的漲幅。

整體來說,朗逸Plus並非是簡單對現款朗逸“拉皮加長”後形成的產品,在大多數消費者看重的車身尺寸,以及舒適性、實用性以及科技性配置方面,新款車型都有明顯的提升。

新舊款車型錯位出擊

事實上,朗逸Plus完全可以理解為全新一代的朗逸,儘管它的後面掛著一個“Plus”的後綴,但是因為最近朗逸不會再出換代車型,它實質上就是朗逸的換代車型,承擔著維持朗逸產品力的重任。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不過,雖然朗逸Plus可以理解為朗逸的換代車型,但是上汽大眾並未給它正式的“名分”。這是因為,如果給了正式的換代車型的“名分”,那麼現款朗逸就將變成“老款車型”,未來在市場上繼續銷售就會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而且從不同的角度去衡量,已經“服役”6年時間的現款朗逸都已經太老了,

現款朗逸2012年上市,雖然中間經過幾次改款,發動機也做了相應的更新,但是整體來看依然是6年前的模樣,這已經無法與現在的競品車型比拼產品力,只能依靠多年來積累的口碑和更大的促銷讓利政策來維持目前的局面。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這顯然不是上汽大眾願意看到的。

但是,現款朗逸也確實還有其競爭力,目前其銷量在同級車中依然處於前列,換句話說,其實上汽大眾現在本就還沒打算讓它停產,所以乾脆直接讓現款朗逸和朗逸Plus同臺銷售。

同時,新舊兩款車型同臺銷售、錯位出擊,不僅讓其覆蓋範圍變得更廣,品牌整體的競爭力也更強大。

其實這種新舊款車型組合銷售的模式,就像途觀與途觀L,在途觀L上市之前,途觀的銷量已經大幅度萎縮,月銷量維持在2萬輛左右,排名大幅度下降,但是在途觀L上市之後,途觀的銷量反而實現了大幅增長,2017年的月均銷量近3萬輛,銷量再次強勢進入前三。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除此之外,與同級競品相比較(主要是一汽大眾和日系品牌),在A級車市場,上汽大眾就只有朗逸一款車型,本身產品佈局就非常單薄,而現在增加一款車型,使得朗逸的產品線變得更豐富,這將大大提升上汽大眾在該市場的競爭力,同時朗逸的“A級車之王”的地位也將更加穩固。

從這個角度來說,現款朗逸與朗逸Plus同臺銷售,比直接“換代”明顯要划算得多,而且消費者也有了不同的選擇與更多的實惠,何樂而不為。

「觀察」朗逸加上“Plus”,玩的是套路還是戰術?

汽車科技觀察,由跨界科技媒體人申耀創辦、擁有中美兩地10萬公里公路自駕遊經驗老司機,在各大自媒體平臺擁有專欄,致力於汽車科技行業的觀察和思考,在這裡讀懂汽車,看懂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