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诊断——雏鸡死亡,难道只是鸡苗不好吗?

1、温度过高,雏鸡脱水而死

鸡场育雏室温度过高,雏鸡呆立不动。

例如:室内生两个煤炉,每个炉子三个煤芯,离火两米远,感觉被烤的燥热,雏鸡散热困难,导致大批雏鸡脱水死亡。

禽病诊断——雏鸡死亡,难道只是鸡苗不好吗?

2、通风不良

养殖户只顾保温,通风,舍内有效浓的氨气味,空气不新鲜,以致雏鸡的抵抗力降低,粘膜的保护屏障受损害,引发呼吸道疾病。

3、超量饲养,密度大

有的专业户不分季节,不考虑春季与冬季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不考虑是否有利于散热,发育,盲目的超量饲养,密度过大,导致雏鸡发育不整齐,强弱雏鸡个体差异极大,弱雏由于采食量不够营养需求,逐渐消瘦至死。

4、疏于管理

有的养殖户看到雏鸡死亡,就盲目认为是种鸡场的原因,不及时喂料给水,不及时清理粪便,人为造成更大的死亡率。

禽病诊断——雏鸡死亡,难道只是鸡苗不好吗?

5、盲目用药

雏鸡本身抵抗力差。代谢能力差,有的养殖户或个体药贩不考虑雏鸡的采食量大小,将标有200千克兑水量的药品,让1000只雏鸡1天就用完,加重雏鸡的肝肾负担,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导致雏鸡死亡。

6、气候因素

有的鸡舍烟囱年久维修,腐蚀严重,出现漏烟想象,再加上风大,造成倒烟,使得鸡舍内乌烟瘴气,雏鸡呼吸不畅导致死亡。

7、其他因素

进雏前消毒不严格,致使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感染率增高;鸡舍预温不好或昼夜温差大,诱发支原体感染等。

二 思考

上述几例死亡率达80%以上的原因并非病死,多数是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死亡,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望广大养殖户重视育雏工作,针对不同的季节,在思想上,技术上,管理上要 随季而变 ,不能墨守陈规,尤其是在雏鸡伤亡后大群状况不好的情况下,一定要先查找自身的原因,如温度 密度 空气等,这样才能把损失降到最低。在此希望广大养殖户能引以为戒,做好育雏工作。

禽病诊断——雏鸡死亡,难道只是鸡苗不好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