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寫結合,找到藏在故事裡的寫作方法

“我聽了陸老師的講座,心裡有很大的感受。陸老師教我們了好幾種寫作文的方法,讓我受益匪淺。我記得最牢的就是‘懸念法’——先簡單介紹,把秘密藏起來,到最後再揭曉這個故事的謎底。這是一種很好的寫作方法,我們可以用它來寫作文哦!”

是一個怎麼樣的講座,讓小學三年級的同學發出這樣的感嘆?

《精靈與鞋匠》是德國格林童話的名篇,市面上有不同的翻譯版本。陸生作老師用一個並不完整的版本,設計了一系列問題,讓同學們在閱讀中發現故事不合理的地方,並由此指向寫作,歸納出三個非常實用的寫作方法。


第一個方法,把數學知識寫進故事中去。



第二個方法,懸念。


故事一開始,鞋匠並不知道是誰在幫他做鞋子。在一個晚上偷看之後,他才知道,原來是精靈在幫忙。懸念的寫法,能引起讀者的好奇,吸引讀者看下去。陸老師通俗易懂的講解,還結合了一個同學們更為熟悉的故事《田螺姑娘》——那個善良的年輕人,也是在一次偷看中才知道了幫他燒飯的是田螺姑娘。這個故事跟《精靈與鞋匠》非常相似,難怪同學們對“懸念法”這麼印象深刻了。


第三個方法,“你來我往”。


故事中,前半部分是精靈幫鞋匠,這是“你來”;後半部分是鞋匠夫妻幫助精靈,這是“我往”;它們合起來就是一個特別容易操作的故事結構。為了讓同學們更好地理解,陸老師又舉了好幾個類似結構的中國民間故事,比如《蜈蚣廟》《螢燈臺》等。有同學說,這樣的故事,有一種感恩在裡面。陸老師誇獎道:“感恩這個詞用得很好!這樣的故事結構有一個專門的詞,叫報恩型故事——現在你幫了我,下次你有了困難,我回報你。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投桃報李。”

學了就要用,陸老師現場就出了一個題:“有一天,小老鼠掉水裡了,大象長鼻子一鉤,把它救上岸。小老鼠說,謝謝你,大象。下次你有了困難,我也會幫你的。大象會碰到什麼困難呢?”同學們高高舉起了手,有的說,大象耳朵裡癢癢,小老鼠幫它撓癢癢;有的說,有東西卡在大象鼻子裡了,很難受,小老鼠鑽進去把東西推出來;有的說,一根刺紮在大象的腳上了,小老鼠幫它拔出來……現場的同學沉浸在故事中,完全打開了故事的閥門,根本停不下來。

陸老師感嘆:“現在不少小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是以他們的記憶力替代了理解力,他們只看到表面,不能看到背後,不能知其所以然。閱讀也是如此,他們做不到讀書得間,大多是淺閱讀。”陸老師以《精靈與鞋匠》為例,結合古今中外的相似故事,由閱讀指向寫作,是這個讀書月送給小學生的一份禮物。

讀寫結合,找到藏在故事裡的寫作方法

圖:《每日商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