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比历史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 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成都,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中央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财经院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现有学院南路和沙河两个校区。

比师资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西南财经大学

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教授250余人、副教授490余人,博士生导师260余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4人。

刘国恩:西财特聘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终身教授,著名卫生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赵昌文:客座讲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

王自力:研究员,教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人民银行培训学院院长、

谢霖:知名校友,中国会计改革的先驱,中国会计师制度的拓荒者,中国第一个注册会计师

彭迪先:特聘教授。治学务求真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马克思主义货币银行信用理论专著的作者

梅远谋

:留法博士,马寅初特聘金融学者。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中央财经大学全校教职工174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9人。教授31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2%,副教授4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9%;具有博士学位者85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

李中一:中财特聘教授。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著名财政学家。

陈岱孙:前代名师。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教授。

张天成:客座讲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常务理事。

吕世杰:研究员、教授。中国国情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胡立教:特聘教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党组书记、代理行长。

比学科

西财二级重点学科: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含保险学)、统计学、会计学。

中财一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

二级重点学科:会计学。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对一级学科进行整体水平的评估。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比招生升学就业

  • 西南财经大学每一届的招生人数上还是明显比中财多的,从生源水平上,和中财还是有一点差距的。

  • 西南财经和中财本科生毕业去向中,去商业银行的比例都很高,不同的是,西南财经更多的是在四川本地就业,中财去的则是北京分行和总行。

  • 从毕业出国的风气和申请学校的水平(大多数是申请美国、英国的财经类硕士项目)上看,中财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的。

  • 中财地处北京的地理优势所带来的信息、视野上的优势仍然不能忽略。

  • 中财的中澳合作项目生源和中财的其它专业分数线差距不大,所以生源上也没有明显区别,并且这几年认可度也在上升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谁在金融学上是No.1?西南财经大学VS中央财经大学全方位实力对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