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比歷史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西南財經大學始於1925年在上海創建的光華大學。 1938年,光華大學在抗戰烽火中由上海內遷成都,成立光華大學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為私立成華大學。1952年私立成華大學改為公立,匯聚西南地區17所院校的財經系科組建四川財經學院。1960年分設四川財經學院和四川科學技術學院,1961年合併更名為成都大學。1978年恢復為四川財經學院。1979年由四川省劃歸中國人民銀行主管。1985年更名為西南財經大學。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中央財經大學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創辦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財經院校,歷經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1996年更名為“中央財經大學”。現有學院南路和沙河兩個校區。

比師資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西南財經大學

有專任教師1380餘人,其中教授250餘人、副教授490餘人,博士生導師260餘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3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講座教授4人。

劉國恩:西財特聘教授。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終身教授,著名衛生經濟學家,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趙昌文:客座講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

王自力:研究員,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人民銀行培訓學院院長、

謝霖:知名校友,中國會計改革的先驅,中國會計師制度的拓荒者,中國第一個註冊會計師

彭迪先:特聘教授。治學務求真知,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馬克思主義貨幣銀行信用理論專著的作者

梅遠謀

:留法博士,馬寅初特聘金融學者。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中央財經大學全校教職工1743人,其中專任教師1189人。教授311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26.2%,副教授462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38.9%;具有博士學位者856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2%。

李中一:中財特聘教授。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生導師、著名財政學家。

陳岱孫:前代名師。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國家一級教授。

張天成:客座講師。中國總會計師協會常務理事。

呂世傑:研究員、教授。中國國情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胡立教:特聘教授。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黨組書記、代理行長。

比學科

西財二級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金融學(含保險學)、統計學、會計學。

中財一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

二級重點學科:會計學。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佈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對一級學科進行整體水平的評估。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輪。前2%(或前2名)為A+,2%~5%為A(不含2%,下同),5%~10%為A-,10%~20%為B+,20%~30%為B,30%~40%為B-,40%~50%為C+,50%~60%為C,60%~70%為C-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比招生升學就業

  • 西南財經大學每一屆的招生人數上還是明顯比中財多的,從生源水平上,和中財還是有一點差距的。

  • 西南財經和中財本科生畢業去向中,去商業銀行的比例都很高,不同的是,西南財經更多的是在四川本地就業,中財去的則是北京分行和總行。

  • 從畢業出國的風氣和申請學校的水平(大多數是申請美國、英國的財經類碩士項目)上看,中財還是有明顯的優勢的。

  • 中財地處北京的地理優勢所帶來的信息、視野上的優勢仍然不能忽略。

  • 中財的中澳合作項目生源和中財的其它專業分數線差距不大,所以生源上也沒有明顯區別,並且這幾年認可度也在上升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誰在金融學上是No.1?西南財經大學VS中央財經大學全方位實力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