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兰花茎腐病

一、 认识茎腐病

茎腐病又称枯萎病和凋萎病,是近年来发病率高,损失严重的一种兰花病害。发病的高峰在每年的5月-9月,最早发病可出现在2月份;高温高湿的环境更加有利于病情的快速发展。发病的典型症状是从老草开始枯黄(这有别于软腐病,它从新苗开始腐烂),表现为:老草的芯叶从基部开始发黄,然后迅速发展自下而上,自里而外,一苗老草在1-2天内就枯黄干死,如用手触摸,会整株草从叶柄的指环处折断。没有经验的兰友,往往认为是在褪老草;但等到病情继续发展,有更多壮草倒下时,往往已经是不可救治了。

图片一:从芯叶从基部开始发黄的病苗(发病初期)

认识兰花茎腐病

图片二:整株枯黄的病草(发病中期)

认识兰花茎腐病

此时,如果倒盆,可发现病苗的根系仍然完好无损,甚至还有水晶头存在,当年发出的新芽也是完好的。但如果切开病苗的假球茎,就会发现球茎内部已经变为褐色,甚至腐烂。继续往下切割还可发现,那些叶面翠绿的看似完好的苗,其假球茎内部已经被感染变色,发病倒草只是迟早的事。可见此病的传播极具隐蔽性。

图片三:带有新芽的病苗

认识兰花茎腐病

图片四:继续切开相邻的假球茎,发现已经被感染。

认识兰花茎腐病

对于茎腐病的病原,有许多文献介绍是半知菌亚门尖胞镰刀菌,对这个判定我暂时认同,不想去继续考证。因为曾经有过此想法,带着病苗到农科研究部门,但告之要确定是什么病原,需先付5万人民币,就此打住了刨根问底的念头。

从茎腐病发病的现象看,确实也像镰刀菌侵害植物的特征,它是侵染植物的维管束并大量繁殖后堵塞植株输水通道,引起脱水缺乏营养死亡为主要特征。所有得茎腐病的兰草,都是从基部枯黄,逐步向上,整株脱水,直至由黄转褐色,到枯死。我曾观察,在有直射阳光下的病株,其发病速度非常快,2-3个小时就会由青绿转变为枯黄,这其实就是光照蒸发,加速了这个过程。兰友们也常常反映这一现象,说非常奇怪,就一个下午没去看它,晚上回来就枯掉了,由此对茎腐病感觉恐惧和神秘。其实,对于枯死的草,在此之前就已经得病了,只是他没有注意到罢了。

对于得了茎腐病的兰草,治愈是非常困难的,顶多是早发现,拆单种植,将前龙没有感染病菌的苗救下,留个种。而且前提是必须要有预防和识别茎腐病的能力。

二、 预防茎腐病

茎腐病在发病前到底有无征兆呢?经过兰友们实践发现,茎腐病包括软腐病在发生的初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新芽生长停滞。尤其是在5、6月份,新芽一旦停止生长,就应特别关注整盆兰株的变化情况,尤其是观察老草衰退情况,一旦发现病症,就应毫不手软,倒盆拆单种植。为防止误伤,还可以将兰盆放直射阳光下照射半日,再看其变化情况,健康的兰草是不会因为半日照射发生失水枯黄的。

但是,每天去观看新芽是非常辛苦的,新芽的生长情况如何轻易的观察到呢?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个简单的方法:划生长线法。即用水性白色记号笔,在新芽基部划一道横线,由于叶片生长的速度不一致(里面的快),在第二天就能清晰地看见生长的痕迹,即简单又有趣。见下图:

认识兰花茎腐病

茎腐病是土传病害,真正彻底的预防还要从下面几方面做工作:

1.预防兰株有伤口。兰花频繁分株带来的伤口是最大的危害,应设法处理好伤口,最好分株后立即涂抹伤口愈合剂(市场上有成品卖);预防土壤中的虫口咬伤假球茎造成感染,可以在土壤中施放杀虫剂,推荐用呋喃丹;

2.及时彻底处理病苗,发病苗所用的植料、盆具,应全部丢弃,丢得越远越好;

3.兰花浇水不要采用坐盆的方法,防止交叉感染;

4.保持养兰环境的清洁,没有积水和尘土飞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