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天葡庄园创始人孙宝胜,10年前还是在建材、建筑工程行业,后面因为工作的原因,开始做农业设施大棚,也是在农业情节的影响下,2010年的时候,他创立了天葡庄园这个品牌,现今在北京有

两处葡萄休闲观光采摘园区和一处高科技优质种苗培育基地。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采摘园区一处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巨各庄镇,占地面积300多亩;另一处于北京延庆县沈家营镇,占地面积1500亩,位于大兴区长子营镇的葡萄种苗基地占地750亩。园区以种植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为主,兼种少量果蔬。园区内有60多个葡萄品种,有京城第一葡之称。那里的葡萄最低价都能达到30元一斤,还能直供到国宴上。

从零基础到专家,他走了这些路

按照孙宝胜的说法,现在是做农业最好的一个时期,不懂,可以跟专家、老师学习经验,避免走很多弯路! 多年来,他们专注做葡萄一项,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把它挖掘透,包括他们的茎、叶、花等全部开发出来,并引入新品种!

最初庄园也是只做一产,由于品质好,直接特供出去了。八项规定之后,农庄的葡萄销售压力一下子扩大了,在现存压力之下,庄园开始涉足二三产,首先是发展第二产业,把葡萄加工成果汁、果醋、葡萄酒等产品,甚至是加工成果酱等产品进行销售。并且开始做三产,把人引过来,学习葡萄文化,享受葡萄美食。如今天葡庄园的葡萄已经不愁销售,还供不应求。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一产做扎实,单一产品也能多样化

天葡庄园最主要的产品就是葡萄,庄园在这块非常扎实,并且没有满足现有的情况,一直在不断的改良和研究创新,2014年北京市科技周展会上,天葡庄园推出的创新项目阳台葡园,当时使得与会的领导赞叹不已,会后领导们还把展览品搬到办公厅。

一些在国内获得奖的葡萄品种,都会被引进到园区内,然后再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管理手段,进行葡萄的培植、管理、病虫害管理;而且还反季节在暖棚里种植香妃,金手指等,13年的时候就反季节种植葡萄2000斤,销售20万元,达到葡萄能四季销售。

大棚所用钢架结构是工程上用的槽钢方钢,棚体的承重性和抗风性能极强;棚膜是日本进口的品牌塑膜,其特点是拉扯韧性强、耐老化、透光好、寿命长(正常气候条件下使用5年以上);大棚顶端离地面高度是6米多,这个给葡萄呼吸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葡萄种植的基础肥料来自于内蒙锡林郭勒盟草原的发酵的羊粪。尽管内蒙的羊粪价格是本地羊粪的2倍,庄园严格把控肥料关。

限产保质,按照常规计算,亩产葡萄为5000-8000斤。我们庄园在果树挂果初期,严格按照标准修剪掉超过60%的果串,以确保果实的养分充足。这样亩产葡萄为1500-2000斤。这就是好葡萄所付出的代价。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专业的运营团队

为了更好的推广自己,天葡庄园目前成立了40余人的专业运营管理团队,进行公司化运营,完善生产、科研创新、休闲服务、旅游接待等功能。为了推广天葡庄园, 园区借力互联网建设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利用自媒体,在前两年建立好渠道后,后面的推广也容易很多。目前,基本上每年产的葡萄都会供不应求!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天葡庄园的水泥管小屋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现在庄园里在三产服务方面也做的非常不错,庄园里有专业化的酒庄,专业的服务人员,能够承办团体活动,并积极承办业内的活动,这些都不在不断加强着天葡庄园在业内的影响力!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3月24日-26日,在农业部北办公区举办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必修课”,我们将现场探访天葡庄园,与孙庄主面对面交流农业的三产融合,如何从零到一做农业。

从工程行业转型做农业,7年,他建立了京城第一葡园,供不应求!

2018年,休闲农业市场规模将接近5900亿元,休闲农业将实现20%~30%的增长,成为时代发展大趋势下的又一个风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机会这么多,如何抓住机会,少走弯路?政策、资金、营销、规划、产品设计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