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我想,總會有些人和我一樣,曾經在薔薇、玫瑰、月季三者之間傻傻分不清楚。其實,至今我也分不清楚玫瑰和月季。分不清楚它們又有什麼關係,它們在我眼裡都是美麗的。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小時候,親戚家院子裡種有很多玫瑰,每到四五月院子裡就開滿了血紅的玫瑰花。我們一幫孩子也不懂事,總會摘些玫瑰來玩耍。長大以後才明白,玫瑰花還是要在枝頭沐浴日月精華才是最美麗的,任何採摘它們的方式都是野蠻。這是我對玫瑰花的理解。

長大之後知道了薔薇,這才發現薔薇與山上野生的糖梨花非常相似,同樣有惱人的刺,也同樣有雪白的花,而且花香中都有淡淡的甜味。我想,它們一定是親戚,而且還是近親。我喜歡糖梨花香甜的花香,也喜歡它們身在高山懸崖卻依然自由奔放地盛開,所以也一樣喜歡與之近親的薔薇。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曾經看過一部名為《薔薇之戀》的電視劇,看過之後一直在想,這個故事與薔薇花沒有半點關係,可是卻以薔薇為名。一個女孩與兩個男孩的愛情糾葛,似乎註定了會有人受傷,會有人心疼。細想之,這樣的愛情跟薔薇很像。薔薇花美麗,花香怡人,大有人見人愛之勢。可是,薔薇又有小刺,若是你的眼中只看到美麗的花,就會被它的小刺刺傷。傷口或許不深,宜不會對健康造成多大影響,可是那瞬間的刺痛就像愛情給人的那些心動和心疼。如此這般,再想那部電視劇的名字似乎也就瞭然。帶刺的愛情,可能刺傷別人,也可能傷到自己,但是沒有人會因為害怕受傷就不去愛,就像看到薔薇不去喜歡一樣。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在我的記憶中,關於薔薇最深刻的印象應該是客居島城的第一個春末夏初。青島的初夏要比南方稍稍晚一點。某一天早晨,我匆匆下樓準備去上班時,那小區圍牆邊的薔薇驚豔了我。大朵大朵的白,大朵大朵的粉紅,就像是為了給我驚喜特別在一夜之間開放。我喜歡那些白薔薇,它們純潔而美麗,看到它們就像是看到了曾經青春的自己。時光催人老,而年年花相似,多想自己也能和花一樣。

曾經把那些薔薇花拍下來分享給天南海北的朋友,而如我一般分不清玫瑰和薔薇的人也一直在它們之間糾結。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這是南朝梁人柳惲的《詠薔薇》。我曾以此句對照那一牆惹眼的薔薇花,才覺得自己曾經花費筆墨去書寫薔薇的美麗是多麼可笑。言,不在多,而在於精。情,不在於濃,而在於深。簡簡單單十個字,卻道出了薔薇花的精髓。

今晨在雨中路過某位鄉鄰的庭院時,那伸出牆的火紅玫瑰已然開放。細雨口,玫瑰的花香似乎也夾雜了幾許溼潤,可是它們還是讓我駐足停留。雨珠從傘頂滑落,砸在地上,濺溼了我的白色運動鞋。我低頭看鞋,抬頭看花,紅與白的交替,居然忘記了邁開腳步。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再過半個月,薔薇花也應該開了。周邊少有人種薔薇,所以離開島城之後,我再也沒能看到大片大片的薔薇花。去年春夏之季,看到朋友圈裡青島的友人曬出薔薇花,莫名地有些悸動。在那一個薔薇花開的季節裡,在他鄉遇見舊時的朋友,各種情緒湧上心頭,淺淺淡淡,和著那薔薇花香在季節裡留下了一抹別樣的色彩。所以,後來再看到薔薇花時,我總能想起那時的相遇,想起早已經淡去的故事。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竹下常安榻,花前喜置鳴琴,不彈不睡也安心。這是我向往的田園生活。兩年前買下的那把琴如今還安靜裡躺在琴盒裡,我的確沒有什麼音樂細胞,想學會一門樂器似乎對於我來說太難。不過,竹總還是有的,花也是有的。記得上學的時候,語文老師常說,只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前兩天,我在竹林邊上種下了幾株新買的薔薇,雖然不知道它們是不是也開那雪白的花朵,可是無論是什麼顏色的花,我都是喜歡的。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經年之後,雨水豐盈,陽光充足,吸天地之靈氣,固日月之精華,想來,我種下的薔薇也能爬滿院牆,在春夏之交的五月天裡給我一次驚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