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有哪些美食?

小豬覓食記

泉州美食特別多,有些美食還上過《舌尖上的中國》哦,下面就來推薦幾樣。


四果湯

《舌尖上的中國3》第二集重點介紹了泉州的石花膏,在閩南很多人的記憶裡,石花膏與仙草凍一樣,有清熱解暑功效,是閩南人盛夏的清涼利器。

石花膏刮出均勻的細條,如海上“果凍”一般Q彈,搭配各種水果、蜜餞、仙草、豆類以及蜂蜜水的調味,多樣化搭配創造出一種叫“四果湯”的名小吃。

閩南人總是喜歡適時地吃上一碗四果湯,消卻心中的悶熱,而這不黏不稠的清甜之相,才能達到清熱祛溼、零負擔的效果。

面線糊

“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這是很多來泉州的遊客對泉州面線糊的評價。

面線糊配料特別豐富,大腸、小腸、蝦仁、豬肝、滷蛋等都可以加進去,其中特別推薦醋肉,吃起來外酥裡嫩,帶著淡淡的醋香,和麵線糊簡直是絕配。

土筍凍

土筍凍發源於泉州晉江安海,由海星蟲經過熬煮,冷卻後凝結而成,其肉質清甜,味美乾鮮,配上醬油、蒜泥、芥末等調料,老少皆宜,清涼解暑。

有些人聽到土筍凍是用蟲子做的就不敢吃了,要知道這種美食可是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有“海上冬蟲夏草”的美譽。

泉州肉粽

泉州肉粽可是入選2017年福建省不容錯過的旅遊美食。糯米要拌上滷湯、蔥頭油,再炒過以後才能拿來包粽子,肉粽裡面還可以放滷蛋、香菇、蝦仁、三層肉、蓮子、魷魚乾和海蠣幹,用料超級足!

吃的時候拌上甜辣醬、蒜蓉和花生醬,清香醇美、不黏不膩,口感獨特,令人回味無窮。

薑母鴨

薑母鴨這道美食起源於泉州,番鴨宰殺後洗淨,老薑切片,伴著米酒一起於帶蓋陶土砂鍋中燉煮,佐以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草果等補藥,香氣逼人。

薑母鴨肉酥汁多,老薑除腥熱身,鴨肉滋而不膩,這道菜既能氣血雙補,同時搭配的鴨肉有滋陰降火功效。

先推薦這幾樣吧,還有許多美味,等大家來泉州一一品嚐!

(海峽網 肖舒)


海峽網

來到泉州,除了看看媽祖廟,洛陽橋,狀元街,海外交通博物館之外,泉州的美食也是不能錯過的。

一、泉州肉粽

因為是南方人的緣故,從小到大吃的最多的就是粽子。幾乎是每年端午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一家人圍著桌子吃粽子。來到泉州的時候,朋友推薦我去嚐嚐泉州的肉粽,其實我一開始是拒絕的,這麼多年,吃的粽子簡直不要太多。無奈盛情難卻,只好抱著懷疑的態度去試一試。入口後,頗為驚奇,泉州粽子吃起來不黏不膩,有一種清香之感。香菇、蝦米、粟子、豬肉、糯米的搭配比較常見。但是卻沒有別處粽子的黏膩之感。喜歡吃粽子的可以來試試,感受一下,泉州粽子和自己家鄉粽子的不同之處。

二、土筍凍

土筍凍並不是用筍做的,泉州近海,海里生長著一種名為沙蟲的蟲子。而沙蟲經過熬煮後,身上的膠質融於水中,經過冷卻後就成了類似果凍一樣的存在。晶瑩剔透,看起來非常好看,吃起來滑嫩異常。再配以精製的佐料,不失為一道人間美味。

三、深滬水丸

其實就是魚丸,魚丸在很多地方都有。泉州魚丸一般以鰻魚,鯛魚為原料。將魚肉剁碎後,再與番薯粉攪拌混合。泉州的魚丸大多是用來做湯的。比如泉州人就很喜歡利用豬骨高湯來烹製魚丸。做好的魚丸裡,撒點芹菜末,滋味頗不錯。

四、四果湯

說是湯,其實是糖水。從水果或者五穀雜糧中(比如紅豆、芋頭、薏仁)選四種,可以隨意搭配。再加入些許蜂蜜,最後加入冰水就可以喝了。尤其在炎熱的夏天玩累了,喝上一碗四果湯是極不錯的,消暑解乏。

篇幅有限,歡迎留言補充。

Col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