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響箭(民間故事)

清朝末年,天下大亂,盜賊四起。保定城的李富戶家就常常被盜賊光顧,損失了不少資財。李富戶就把兩個兒子都送到了師傅家,學些武藝。大兒子生性愚鈍,不久就被送了回來,倒是他的小兒子李春盛,腦子活絡,身手敏捷,頗得師傅賞識,留下來教授。

師傅乃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長臂螳螂張新龍,武功了得,再加上李富戶又捨得花錢,張新龍就把滿身的武藝都悉數傳授給了李春盛。沒幾年的工夫,李春盛就已學有所成,在師兄弟中罕逢敵手了。李富戶看他年歲不小了,給他定下一門親事,捎過話來,讓他早些回家完婚。

李春盛去向師傅道別,張新龍領著他來到後堂,讓他對著祖師像跪下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嚴肅地問他:“師傅教給你的武功,你可保證用在正途嗎?”李春盛忙道:“那是自然。”張新龍點了點頭,這才說:“那我就教給你本派的絕招—三響箭。”李春盛不禁喜出望外,忙著又給張新龍叩了兩個頭,以謝師傅傳授之恩。

李春盛回到家裡,沒過幾天就成了親。新娘子乃是一個美人,李春盛一見她就喜歡得不得了,兩個人恩愛異常。這天晚上,兩個人又早早熄了燈,正在一起恩愛,忽然聽到外面一聲呼哨,李春盛忙著爬起身來,從身前抄起傢伙,衝出門去。卻見院子裡已多了幾條黑影,手裡都拿著刀槍,卻不是小毛賊,而是九扣山上的土匪。

李春盛自恃身負武功,也不多言,衝進匪群中就是一通打殺。那夥兒土匪頓時慘叫連連。忽聽得匪群中一聲大喝:“圍住他,車輪戰!”

那些土匪即刻遵令而行,退守成了一個包圍圈兒,把李春盛圍在中間。李春盛往哪邊打,哪邊的土匪就後退,後面的土匪就來偷襲,李春盛疲於應付,不一會兒的工夫就給累得筋疲力盡了。那匪首又是一聲喝,土匪們一擁而上,把他捆了起來。那匪首一聲呼哨,土匪們扛起李春盛就往外跑。

李春盛被土匪們帶回了山上,那匪首親自勸說他入夥,李春盛嚴詞拒絕。匪首隻是笑笑,就退了出去。李春盛自是疲累,靠到椅子上就睡著了。蒙中,覺得新娘子來到他身邊,一邊輕輕地撫摸他,一邊輕言寬慰。他睜眼一看,眼前正有一個年輕女人輕輕地撫摸著他,不是他的新娘子,卻比他的新娘子還要漂亮,他不覺心裡一動,就假裝不知道,還任女人的手在自己的身上游走。

女人卻覺到他醒了,她輕輕一笑,在他臉上親了一口,接著又嘆了口氣,幽幽地說:“我哥哥看你是個人才,才不肯殺你。你若一意孤行,惹他生氣了,一刀就把你咔嚓了。到那時候,你還怎麼後悔?人生只有一次,你還是想開些,跟我快快活活過日子吧。”一聽說能跟這個漂亮女人一起過快活日子,李春盛就動了心,點頭答應了。

那匪首就舉辦了儀式,歡迎李春盛入夥,還把妹妹嫁給了他。李春盛溫香軟玉抱滿懷,心裡那叫一個樂,真是樂不思蜀了。

九扣山有一個有智謀的匪首,又添了一個武藝超群的李春盛,一時間聲名鵲起,四處出擊,無往不利。但他們也成了官府的眼中釘。官府派出幾撥人馬進山剿匪,都沒成功,那保定知府親自去了一趟京城,請回了京城四大名捕之首的平一賽。平一賽挑選人馬,親自上山剿匪。

那匪首聽說平一賽親自出馬了,很是恐慌,即刻做了精心安排。他命李春盛看護好山寨,不要放任何陌生人進來,他則帶著一隊人馬在山中巡邏。

晚上,外出巡邏的人回來了,卻不是一隊人馬,而是兩個土匪,他們拖著匪首的屍體。李春盛忙問他們是怎麼回事。那兩個土匪說,他們巡邏的時候遇到了捕快們的埋伏,匪首帶著他們浴血奮戰,終因寡不敵眾,傷亡慘重,匪首一聲呼哨,讓大家快走。這時,一個人上前攔住了他們,從腰間掣出了三支箭,徑直向匪首射來。匪首躲過了兩支,卻再也躲不過第三支,被射死了。那人得意地“哈哈”大笑,帶著捕快們走了。他們慌忙抬了匪首的屍體,趕緊回來報信了。

李春盛聽了,不覺大為驚駭,忙問:“那人怎樣射出了三支箭?”

那個小土匪忙說,那個人動作實在是太快,一眨眼的工夫,就連著射出了三支箭。他們只聽到三聲箭響,都沒有看到箭支,匪首就已經中箭摔下馬來。

李春盛忙來到匪首的屍首旁,果然看到一支箭正中眉心,不由激靈打了個冷戰。他已然斷定,同門的師兄到了。師門絕技三響箭,並不是要射出三支箭,而是一支箭在射出時會發出三聲箭鏃發射之聲,外行人一聽,必然躲避,但躲過了一躲過了二,卻不見箭鏃射過來,必然回頭觀看,這時箭鏃射到,必死無疑。

土匪們一齊跪倒,懇求道:“大當家的歸天了,山寨不能一日無主,還望二當家的承繼衣缽,帶著我們闖過難關。”李春盛忙道:“咱們同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我一定會帶著大夥兒闖過眼下的難關。”土匪們齊齊地磕頭謝了。李春盛把眼下的事情一一安排妥當。

這天夜裡,待得山寨裡都靜了下來,李春盛就帶著化裝成男匪的女人悄然起身,捲起了金銀細軟,來到馬廄,牽了兩匹馬出來,到了寨門處,跟守寨的土匪說他要出去探探,那土匪就把門打開了。兩個人出了匪寨,一路狂奔。

李春盛做過土匪,怕匪寨被破之後土匪們會供出他來,不敢回家,兩個人來到一個陌生的鎮子上,開了一家小飯館。飯館生意冷清,但這只是個遮人耳目的幌子,兩個人仍是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但兩個人坐吃山空,沒過兩年,資財盡皆花去,女人又生了一個孩子,花銷更大,李春盛長吁短嘆,想不出個主意。女人把他叫到一旁,問他:“你有啥賺錢的能耐?”

李春盛兩手一攤:“我除了這身武藝,啥都不會呀!”

女人撇撇嘴說:“有這身武藝,那就夠了。”她跟李春盛說,劫道掠財,那是最省事的營生。只要幹得利落,官府也擒不到。她早已看好了,縣城東門外的官道,那是商賈常行之路,路旁有一大片樹林,最好隱身,也最容易逃脫。李春盛拿出僅剩的一點積蓄,到市上買了一匹快馬,又磨好了傢什,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就到東門外去動手了。

李春盛武藝既高,腦子又靈光,這劫掠之事就做得順風順水。家裡資財漸豐,他的胃口也是越來越大。這天,他又來到樹林中埋伏,偷偷往外逡著。到得晌午時分,卻見兩個富商模樣的人牽著騾馬緩緩而來。他暗自一笑,悄悄摸出塊黑帕子來蒙了臉,跨上馬去。那兩個富商走得又累又熱,見了這片樹林,也就牽著騾馬過來,坐到樹陰下乘涼,還有一個鑽進樹叢裡去放水。李春盛策馬出來,跑到那兩匹騾馬前,也不說話,用刀頭削下了褡褳,另一手接在手裡,轉身就跑。

這時,他卻聽到“噠”的一聲輕響,不覺駭然變色,忙著勒住了韁繩,掉轉馬頭,回頭觀望,卻見那個去放水的富商正手搭弓箭,已然箭在弦上了。他不覺“哈哈”一笑,把刀橫在面前。那富商冷冷地說道:“李春盛,你聽好了。我今天來找你,一是為民除害,二是清理門戶。”李春盛一呆:“你是平師兄?”

平一賽微一點頭,冷著臉說道:“我早就聽師傅說起過你,他誇你聰明伶俐,狠下苦功,功夫了得。我早就想見見你了,但沒想到會是在這樣的場合。師弟,你接招兒吧。”李春盛也笑了:“師兄啊,不瞞你說,我不光學會了三響箭,還學會了破解之道。別客氣,你來吧。”

平一賽彎弓搭箭,卻聽“嗖”的一聲響,李春盛微笑著說:“虛……”後面的話還沒說完,他的額頭上已然中了一箭。他一頭栽下馬來,眼睛仍舊暴凸著,似乎不明白,平一賽怎麼沒用三響箭呢?

平一賽不屑地踢了他一腳:“不思悔改的東西。武藝有那麼多招數,你只想著對付我,也就只守著這一招兒。人生有那麼多條路可走,你卻只走這一條路。我放了你一回,給你一條生路,誰知道你繞了一個圈兒,又走回到這條路上來了。你不死,誰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