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豬臉識別:從不可想象變成現實

在越來越多的餐桌食物生產環節,人工智能正把過去很多“不可想象”變成現實。以生豬養殖為例,早在十年前,養殖戶就將耳標釘在豬耳上,或將帶芯片的RFID標籤植入生豬體內,從而進行牲畜識別,在養殖、收購、屠宰和銷售中建立起食品追溯機制。

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建立一套會自動追蹤、拍攝豬臉,同時系統採集環境相關參數,建立牲畜身份識別系統。該技術能夠幫助養殖場對每一頭豬進行跟蹤,實現日常信息管理與全流程追溯,未來豬臉識別還有望實現通過對動物面部特徵、體態的識別來判斷豬的品種,通過對豬體態和動作的識別來判斷豬的健康情況。

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近年來,為減少養豬戶因生豬死亡造成的損失,確保病死豬得到無害化處理,推動生豬產業健康穩定發展,國家要求各地逐步實現生豬保險全覆蓋。在具體操作中,儘管國家給予了相應補貼,但由於農村路途遙遠,在實施病死豬保險理賠中,勘察員需要進行實地勘察,導致出險成本很高,給保險公司帶來了虧損。如果給每頭豬都賦予身份信息,出險後保險公司通過遠程操控就能夠精準快速確認,便可省去勘察員舟車勞頓,使整個理賠過程不僅方便快捷,而且能夠節省成本。在香港大學商學院研究生麻昊博看來,如果豬臉識別技術應用在保險理賠中,就能夠達到這個目的。這個方案實際上是在近日舉行的“JDD-2017京東金融全球數據探索者大賽”總決賽路演時,一團隊憑藉豬臉識別AI技術方案榮獲商業組冠軍。據介紹,豬臉識別技術有三個特點:一是圖像識別,能識別圖像ID,防止造假;二是準確率高,成本低廉,用一個攝像頭即可操作;三是數據可收集、分析,商業用途廣泛。

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提出建立農戶大數據徵信方案:通過圖像識別技術,精準採集牲畜特徵信息,建立養殖徵信信息庫;通過跟蹤採集加數據分析,判斷養殖規模,預測農戶存在的風險,打通養殖戶與政企之間的橋樑,促進農業信貸保險業務。

具體流程分為幾步:首先是數據採集,之後識別、彙總、加工數據,生成一份獨有的徵信報告。金融機構可以拿著這份徵信報告有針對性地授信,農戶得到這個授信後,有了生產積極性,再進一步做信息採集,進而形成良性循環。

以豬臉識別為代表的身份識別技術是目前圖形算法領域的重要問題之一,有著廣泛的應用領域。例如快捷支付、登錄驗證、安防監控等。

雞語識別

鳥類擁有一種「講話模式」,這種模式顯露出它們的幸福感。清晨,鳥類一般都很吵鬧,到處都充滿了咕咕咯咯的叫聲。雞是一種有趣的生物,在晚上準備休息時,這些咕咕叫的雞則變得溫和的多。當母雞在下蛋的時候,它會用一連串斷斷續續的咯咯的叫聲來慶祝。如果雞發現了空中的獵食者,比如說在地面看到了一隻隼或鷹的影子,它們就會發出短促尖銳的叫聲。這些生物對地面的威脅有一個截然不同的警告方式:大多數人看到雞在反覆咯咯叫,實際上是在發出地面捕食者靠近的警告。當雞發現隼之類的空中捕食者時,它們會發出短促而高亢的警報。

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人們已經與雞一起生活了至少 6000 年的時間,全球家養雞的數量現在已經超過了 190 億隻。但是,儘管我們與雞一起生活了漫長的歲月,卻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雞的叫聲所蘊含的潛在意義。

在上世紀 50 年代至 80 年代,洛杉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兩位鳥類學家 Nicholas 和 Elsie Collias 通過仔細的觀察,編目了超過 24 種不同的雞叫聲及其可能的含義。

直到 20 世紀 90 年代,Macquarie 大學的 Chris Evans(Smith 的顧問)等研究人員才開始控制實驗條件來研究這些叫聲的官能作用。

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Evans、Smith 和其他科學家發現,雞與雞之間的交流比他們以前想象的要複雜得多。

例如,Smith 和她的同事將無線麥克風連接在雞的身上(使用胸罩肩帶)並發現,公雞在發現空中的捕食者時並不會條件反射式地尖叫——畢竟,尖叫只會讓它們更易被發現。公雞會調查周圍的情況:如果有雌性在附近的話,它們通常會發出警報;如果它們是獨自一雞或者與其它雄性在一起,則往往會保持沉默——而如果它們身旁有掩蓋物,比如一叢灌木,那麼它們更有可能會發出警告的哭聲。

大多數工業雞舍有很高的背景噪音,主要是來自加熱器和巨大的空氣循環風扇。Daley 和他的同事們所設計的計算機程序有時很難在混亂的聲音中檢測到雞叫聲中微妙的變化。新的挑戰是教軟件來集中分辨雞的聲音,像是在擁擠的聚會上專注於聆聽一個人的講話。

瞿衛國:人工智能讓豬臉識別到雞語識別成為可能

現代養雞場已經是一個高科技設施了,連接有各種傳感器。家禽養殖戶可以通過他們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來監控和修改照明、溫度、通風和自動送料系統。Mitchell 認為,添加一個音頻組件可能會很有用。他們把它翻過來,坐在上面,花上幾小時來觀察這些禽類。它們知道一個普通的房子看起來和聽起來是什麼樣的。如果這些雞感到滿意,它們就會發出一定的聲音。如果它們感到冷了或熱了,也會發出一些聲音。這正是 Daley 試圖以自動化方式對其進行的改造的領域。這很有道理。他正在設計的各種系統都不那麼顯眼,所以我認為將它們集成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