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自動擋成了主流,人們買10萬以上的車,很少有人會選手動擋。主流的自動擋又有AT、CVT、雙離合三種,哪種更靠譜些呢?美國的權威雜誌《消費者報告》最新一期中有一篇文章,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

美國《消費者報告》的名頭如雷貫耳,一有新的汽車評測報告發布,馬上會被國內各路媒體、自媒體瘋狂摘編、解讀、翻炒。某日於美國街頭閒逛,在一家藥品零售連鎖店偶遇這本神一樣的雜誌,馬上拿下——雖然定價高達6.99美刀,幾乎可以買兩個漢堡,但我還是毫不猶豫地出手了。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啥叫媒體?這才是媒體!

這期4月號的《消費者報告》中的主打文章,重點討論了汽車節油新技術,配發了一些背景資料,其中有一部分涉及到變速器。這部分重點是說AT、雙離合、CVT三種自動變速器在節油方面的努力,同時也提示了這三種自動擋的弱點——這才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三種自動擋,哪種更靠譜?

AT變速器,擋位越多越好?

AT(Automatic Transmissions)本來應該是自動變速器的總稱,但實際上指的是一種“傳統”自動擋,主要結構是液力變矩器加一套行星齒輪。這種自動擋最先大規模用在汽車上,也是最“成熟”的一種自動擋。

正因為“成熟”,AT變速器可靠性和耐用性都很好,但省油不是強項。《消費者報告》中說,AT變速器的努力方向是增加擋位,出現了8速、9速、10速的AT變速器。

擋位多一個,就讓發動機多一個在經濟轉速幹活兒的機會,可以實現省油的目的。但擋位多也有擋位多的難處,比如調校的難度就大了。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AT變速器本來結構就複雜,再加擋位,搞得更復雜

《消費者報告》指出,一些增加了擋位的AT變速器,由於調校不當,出現了換擋不平順和響應不及時的毛病,換句話說,就是換擋有頓挫,反應也遲鈍。這就讓開車的人不爽了,只能深一腳淺一腳地踩油門,反反覆覆呼喚自己想要的動力。而且,不少車主反映,多擋位AT變速器還存在可靠性問題。

《消費者報告》說,在多擋位AT變速器中,奧迪、寶馬和克萊斯勒的8速,本田的10速表現不錯,但是,Jeep的9速、本田和謳歌的9速表現比較差勁。

在國內,路虎極光的9速變速箱曾因為出現動力中斷、無法倒車等嚴重問題而在央視3·15晚會亮相,Jeep自由光搭載的9AT也因出現頓挫、漏油、故障燈亮等問題被媒體曝過光。

AT變速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一向表現不錯,但多加了擋位的這一波變速器,有一些是不靠譜的,選擇時要慎重些。

雙離合變速器,可靠性和耐用性存疑

雙離合變速器是近十來年才流行起來的。這種自動擋,主要結構與手動變速器相似,不過換擋和離合器的動作是電控的。由於動力傳輸非常直接,所以省油效果還是挺好的。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雙離合變速器,相當於兩套手動變速箱的“套裝”

但《消費者報告》指出了雙離合變速器的毛病,一方面是汽車在起步或者走走停停時,變速器反應比較遲鈍;另一方面是某些車型的車主反映了可靠性方面的問題。

《消費者報告》說,在雙離合變速器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汽車品牌有奧迪、大眾和保時捷,做得比較差的有福特和現代。

說到雙離合,大家一定會想起曾在我國鬧得沸沸揚揚的大眾DSG變速器召回事件。實際上,大眾在雙離合變速器方面動手早,技術是相對完善的,但低速換擋頓挫、異響、抖動等問題一直如影隨形。其它廠商,包括福特、通用、現代等旗下的雙離合變速器,也因為使用體驗差、故障率高而廣受詬病。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大眾DSG雙離合變速器在可靠性方面廣受質疑

在美國,大眾品牌的汽車只有高爾夫GTI、高爾夫R、EOS等強調“性能”的車才裝備了雙離合變速器,其餘的“大眾化”車型用的是6速或8速的AT變速器——這也許是因為美國人特別在意可靠性?

雙離合變速器的可靠性和耐用性確實尚待進一步驗證,如果特別在意這兩方面,應該慎重選擇。而且,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況是雙離合變速器的天敵,而我國的城市最擅長的就是製造這種路況,你說尷尬不?

CVT變速器,還是有些嬌氣

CVT變速器其實比AT還要古老,但直到1980年代晚期,才在日本汽車廠商的推動下走向規模化應用。各汽車品牌大規模裝備CVT,已經是2000年以後。

CVT就是所謂的“無級變速”,沒有擋位,動力靠金屬帶而不是齒輪傳輸。正因為是“無級變速”,可以讓發動機持續工作在省油的轉速區間,所以就比較省油。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CVT沒有擋位,或者說,有無數個擋位

《消費者報告》提到了CVT變速器兩方面的問題,第一個是在加速時,CVT需要讓發動機保持比AT變速箱更長時間的高轉速,發動機噪音比較大。我開CVT這麼多年,從來沒注意到這個問題,想了半天才明白,這應該是“美國現象”。美國人開車猛,起步時大腳油門急加速,CVT屬於“慢性子”,發動機需要吼一陣子速度才能提上來。在中國開車,急加速的時候少,這方面體會就不深。

另一個問題是,CVT變速器的保養週期比AT短,保養費用也高。這點就更奇怪了,國內的日產、豐田車,用戶手冊中都說CVT變速箱在正常情況下是“免維護”的,怎麼會有保養比AT貴的問題呢?

雖然廠家說“免維護”,但實際上,CVT變速箱還是比較嬌氣的,如果開車比較猛,再加上長時間不換變速箱油,很可能出現變速器閥體、鋼帶等部位的異常磨損,磨損下來的金屬碎屑,還可能導致一些機械故障。

《消費者報告》說,CVT搞得比較好的汽車製造商是本田和斯巴魯,比較差的是日產。

這裡邊沒有提到豐田,實際上,豐田也是CVT的忠實粉絲。日系廠商愛用CVT,和日本本土的交通狀況有關,日本國土面積小,道路狹窄、城市擁擠,汽車行駛速度慢,用CVT可以兼顧舒適和省油。但CVT用金屬帶和滾輪之間的摩擦力去傳輸動力,先天不如齒輪咬合那樣強壯有力,所以並不適合激烈駕駛。

汽車自動擋還是AT最靠譜,《消費者報告》透露了這些信息

▲CVT的“鋼帶”,總歸不如AT的齒輪那樣堅強

CVT確實平順省油,但可靠性比AT還是要差一些。在國內我們已經看到,日產的CVT鬧出過高速行駛死機、低溫保護、異響、共振等問題,用過幾年以後,還可能出現加速無力的衰老症狀。豐田和雷克薩斯的CVT,也鬧出了異響和“死機”等問題。

看過《消費者報告》,可以看出汽車廠商為了讓汽車更省油,在變速器上用了不少心思。但是,實際效果一般,增加了擋位的AT、先天不足的雙離合在可靠性方面都有問題,CVT又有比較嬌氣的一面。

汽車廠商“技術升級”,一方面是應對各國政府日益嚴苛的油耗標準,另一方面是可以為賣車製造出“噱頭”。而這兩方面,都不是普通車主所真正關心的。技術提升,可能會降一點油耗,但帶來的購車成本上升和可靠性方面的隱患,對於普通車主來說,細想起來是不划算的。

汽車廠商有汽車廠商的邏輯,買車的人也有自己的邏輯。如果想買省心好用的自動擋,還是那些沒有盲目在擋位數量上“大躍進”的AT最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