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劉飛簡介: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廣播電視藝術學專業,碩士學位。師從著名紀錄片學者、製作人張同道教授,主修紀錄片方向。代表作品:紀錄片《功夫少林》、《瘋狂攝影師》、《成長的秘密》、《生機》,微電影《漫鄞江》、《時間的承諾》等。

2016年12月26日,《生機》紀錄片成功收官,截至目前,最後一集《木友之家辛全生》在頭條上的播放量已超過500萬。至此,全系列7集片子在全網的總播放量超過了 2600 萬,這個成績大大超出了我的預期,我決定為這個系列片子寫點什麼。

自2016年春天接到《生機》的拍攝任務,在經歷漫長的策劃會、選題會、拍攝、後期製作,上線發佈流程後,北京已是深冬。7集片子總時長只有54分鐘,但我們拍攝的素材卻將近1000分鐘,前後歷時超過8個月。就在這8個月內,我開始近距離地觀察到自媒體人這個群體。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拍攝《豬倌巴巴》時還是盛夏,要用板子為攝像機遮住刺眼的陽光)

初識潘灝

我第一次見到潘灝(第一集《豬倌巴巴》的主人公)是在拍攝前兩天,我很期待與這個輕易就能寫就閱讀量破10萬、100萬文章的年輕人的見面。但當真的見面時,我卻發現他並無什麼特別之處。一件普通的灰襯衫,長褲和運動鞋,看上去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稍微有點怯生。可能自媒體人更享受在文字世界裡翻騰,在現實生活反倒很內斂吧,我當時想。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在賓館拍攝對潘灝的採訪)

但很快我發現我錯了。潘灝不是內斂,他只是慢熱,在適應我們談話的氣氛後,他逐漸向我打開了話匣子。談話間,我被面前這個90後小夥的“妙語連珠”所吸引。能看出潘灝有不錯的文筆,很強的語言邏輯性和表達能力。

又過了大概一個小時,潘灝對我的信任感增強了許多,也開始慢慢向我展露內心。我得知他做自媒體的核心訴求其實就是:賺錢。而賺錢的背後則是對尊嚴的渴望。

潘灝畢業後,工資收入微薄,大學時期的女朋友放棄了家裡的優越環境,千里迢迢跑過來陪他,而他卻給不了女朋友體面的生活,兩人只能住在鄭州的一個城中村裡。

“我以前每次經過乞丐,都會或多或少給他們一些錢,但現在我真的不敢了,不是怕他們是騙子,而是每一分錢都得省著花。”“我最好的朋友的父親得了絕症,需要用錢,我竟然一點都幫不了他。”說到這裡,潘灝落淚了。

“我很俗,我做自媒體就是為了多賺點錢,能夠讓我更有尊嚴的活著!”面對我的問題,潘灝的回答分外真實。

潘灝的真實打動了我,我相信在這個夢想與現實的博弈中,潘灝是很多人的代表,人們會從潘灝的故事中產生共鳴,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於是我決定把這個“屌絲為愛逆襲”的故事放在第一集。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在潘灝公司拍攝)

“聰明、愛折騰、適應及學習能力強”,成為我對自媒體這一群體的第一印象。之後的新世相張偉、新經濟100人李志剛、二更李明都驗證並加深了我的這一認知。不過這三位大咖玩得更大,他們已經是公司化運營,幾十幾百人的團隊了。接觸過他們才知道,自媒體絕不僅僅是碼幾個字那麼簡單,它有更大的想象空間。

“坤哥”的驚喜

之所以說“坤哥”的驚喜,是因為坤哥這集成為這個系列片子的轉折點。上線不到兩個小時,點擊量就突破了50萬,最終這集片子的點擊量突破了百萬。評論區對坤哥本人好評如潮。這讓我堅定這系列片子的價值,也讓我對接下來的拍攝更有信心。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左起:攝助曹守華、製片李菲、我、周昆、攝影師金延哲、攝助何新)

坤哥這集的開場白是“我叫周昆,……現在大家都叫我坤哥。”語氣中帶有一種自豪,一種對自己的高度認可感與榮譽感。是的,和潘灝不同,周昆做自媒體是帶著一種使命感和榮譽感。

我現在再去聽周昆關於自己為何要做花卉自媒體的那段採訪,依然會覺得很有煽動力。他像一個即將出徵的將軍,對於一場志在必得的戰爭,他所表露出的自信是很有感染力的。對於自己做的事,他有一種深深的使命感。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坤哥接受採訪時臉上的“使命感”讓我印象很深)

在和坤哥多次的溝通過後,我決定大膽採用故事化的手法去做,拍好坤哥與家庭的矛盾張力,會成為片子成功與否的關鍵。

下面這個鏡頭,是我頗為滿意的一個構圖,也是這集片子前半段家庭矛盾集中“爆發”的一場戲。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生機第4集《坤哥玩花卉》截圖)

我透過玻璃窗取景,位於畫面中部的窗稜,將坤哥和他妻子阻隔在兩個空間,窗稜是橫亙在兩人間的矛盾象徵。坤哥的手撫摸著兒子的頭,實現了兩個空間的連接,兒子成為了這個家庭的紐帶,也為後面夫妻矛盾緩和埋下伏筆。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在隧道拍攝騎摩托車段落,那天的風特別大)

透過坤哥,我從自媒體人身上看到了又一個特點:十足的韌勁。而這種韌勁源於清醒,他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應該去做什麼。

辛全生的完美收官

在《生機》策劃之初,我們就確定這個系列片子是要呈現出一個自媒體群像,為時代留下一個剪影。群像就意味著要覆蓋各行各業的人群,辛全生(《生機》第7集主人公)被挑中是因為他足夠垂直,同時,他也是這個系列裡年齡最大的“網紅”。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在辛老爺子的工坊拍攝對他的採訪)

辛全生這集,我們在拍攝前的策劃上費了很多心思。我很快發現他身上一對很有意思的“新”與“老”博弈:老手藝+新技術。

純粹,是我對辛老爺子的理解和概括。每天往返於工坊和家之間,偶爾去附近的傢俱市場給他們做做指導,這就是老爺子的日常。如同老爺子自己在片中所說“我60歲了,我也沒有其他想法,就是想把這門手藝傳下去,別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失傳了。”

我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複雜的東西,他很直接、很倔,同時也很有個性。他會把心中所想不假思索的說出來,片子因此顯得更加接地氣,更加生動。正是因為純粹,當老爺子看到木工手藝無人繼承時,他會真的流露出無奈和心酸。

正是因為純粹,起初徒弟勸他用互聯網傳播木工手藝時,他第一反應是“那東西哪能靠譜”,因為在老爺子的記憶裡,木工活就得口傳心授。不過,也正是因為純粹,老爺子最終接受了互聯網新技術,因為他真切地意識到時代變了,自己也該變一變了。他知道不管用哪種方式,只要能把手藝傳下去就是功德無量。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在鏡頭前的辛老爺子)

寫在結尾的話

記得之前聽一位前輩說過這麼一句話:每次拍攝一部片子,等到製作完成,才感覺其實僅僅完成了調研的工作。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生機》。片子製作完成,我才覺得對自媒體人剛剛有了一個基本的瞭解。如果讓我重新再來一遍,我保證會把片子完成得更好。

所以客觀地講,這個系列片子存在瑕疵。但拋開瑕疵,我敢說我們是在很認真的完成一件有意義的事。

看過片子的朋友肯定記得MakerBeta開場那場“鋼鐵俠激光射穿氣球”的戲,這場戲最終只剪了8秒,但拍攝時我們足足折騰了4個小時。為了拍出鋼鐵俠頭盔的金屬質感,我們花了2個小時嘗試了幾十種布光方法,才捕捉到頭盔上折射的寒光;為了讓激光光束在畫面中清晰可見,我們燒了煙餅,濃濃的白煙佈滿整個房間,每個人都被燻得夠嗆,但我還是“無情地”命令攝製組:再來一條…… 這場戲拍完我看了一下表,已經是凌晨12點。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煙餅讓片場的每個人都被燻得夠嗆)

紀錄片播出後,我收到了幾個好消息:潘灝和女朋友雙雙從那家畜牧公司辭職了,兩人成了全職自媒體人,並且有了不錯的廣告收入;周昆比之前更忙了,江蘇衛視來找他做節目,花卉行業的肥料公司找過他談合作的事,他同時還在插座學院開了一門課教人做短視頻;又有許許多多的人網絡來找辛全生拜師學藝,老爺子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這部全網播放破 2600 萬的紀錄片幕後發生了這些事

(拍完《MakerBeta》的大合影,懷念拍攝的那周!)

能通過影像的力量讓拍攝對象變得更好,這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同時,辛全生那集的播放量已經達到514萬。這讓我再次想到“生機”這個詞。什麼是生機?生機或許就是把一粒種子埋在土裡,不論土層多厚多硬,他都會破土而出,煥發出勃勃生機,這或許就是生機的應有之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