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浦東的前世今生(下篇)

浦東新區位於上海市東部,長江三角洲東緣。因處黃浦江東而得名。東瀕長江口,南與奉賢、閔行區接壤,西和北分別與徐匯、黃浦、虹口、楊浦、寶山5區隔江相望。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三岔港渡口距今已有380多年曆史,為浦江第一渡。明天啟年間,在廟港口(今炮臺浜村外)設小浜口渡,因趙巡按立石渡口,故又名趙公渡,對江為楊家嘴(今吳淞鎮外炮臺灣)。清雍正十一年,高橋東坍西漲,渡口設施向西南移至高橋鎮外,成為界浜渡;一部分向西北遷移至草菴廟旁,成為張家浜渡,亦稱草菴渡。1909年,張家浜渡再遷移至丁家浜後的新碼頭。渡口備有燈籠、蠟燭、雨傘等可供出租,遠道而來過客還可食宿。渡口對岸是吳淞碼頭。1912年,張家浜渡口再向西遷移至三岔港,成為如今的三岔港渡口。2001年當地政府又重建三岔港渡口。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凌橋鎮老街

凌橋鎮位於浦東最北部,鎮上有座凌家木橋,鎮因橋而得名。清初期,凌橋鎮的西北,還是一片江灘蘆葦蕩。隨著泥沙日積月累,逃荒的貧民和當地農民,開始圍圩造田。當時高橋鎮北凌家宅有位淩姓富家,趁機在這一帶廣收圩田,並在當地建起一座七間堂、三廂房的四合院,作為凌家倉房(今凌橋村倉房浜),以堆放、儲存收租得來的稻穀和雜糧。北凌家宅與凌家倉房中間隔著一條穿心河,來往極不方便。為了方便收租運糧,凌家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在河上架起一座小木橋,習稱凌家木橋。建橋後,商家紛紛在此地開鋪設店,如茶館、肉莊、小豬行、雜貨鋪、剃頭店和碾米廠等,遂成鄉村小集鎮。解放後,當地成立凌橋鄉人民政府,凌家木橋周邊地區也開始簡稱為凌橋。橋經多次改建,1969年拆除木橋,建成混凝土公路橋。1983年為調整農田水利系統,拆橋平路,但凌橋地名延續至今。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東溝碼頭舊貌

東溝是黃浦江支流,它既是歷史上浦東各路水道的吞吐口,又是當代浦東北部地區的水利樞紐。東溝入浦口是浦東古代最早的“官渡”之一(始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也是近代上海浦江輪渡站之一(始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浦西為銅人碼頭)。東溝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早在明初此地已商賈雲集,連當時的巡檢司也駐紮東溝。商貿的繁榮,使東溝成為“東溝市”。清嘉慶和同治《上海縣誌》的全景圖上,均標註“東溝市”。1930年,美孚石油公司在東溝岸線建14只油罐。解放後,美商油庫成為我海軍部隊後勤油料基地。當地鄉鎮因東溝而得名。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1911年,上海南市小南門有條改築的街路,名篾竹路,又名篾竹街。它以街面對稱,產銷各色各類竹器製品而名揚申城。無獨有偶,浦東高東陳家墩村西部,也有一條產銷各色各類竹器的篾竹街,且街市形成時間比小南門的篾竹街早了將近200年。早在清雍正年間,世居高東陳家墩西部的張、黃、楊三戶均為編織竹器手藝人,農閒時他們則做些竹器,上街兜售。之後,三家就在居住的宅村裡建起兩排面對面瓦房,開設竹器店鋪,遂形成街市,名篾竹街。1998年,因外高橋保稅區建設,篾竹街隨陳家墩村全部拆除動遷,舊址即保稅區五號大門處。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圖一、二為慶寧寺車站、輪渡站

圖三為慶寧寺平面圖

慶寧(教)寺始建於南宋建炎二年(1128),由僧人籌募,陳群馬建造。初址在浦東陸行附近,後毀於兵。元大德年間(1297-1307),移建於南蹌村(上川路94-136號,今金橋路)。元代,慶寧教寺地域廣闊,東抵寺界浜,建有寺橋;西臨范家浜(今黃浦江);南抵前浜,通西溝港;北至寺界河,通西溝搖船灣。明清以後,寺東界退至今上川路,南到寺前浜。慶寧教寺主殿巍峨,重簷飛角。寺內供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善才、龍女、十八羅漢等大小佛像近60尊。慶寧寺全盛時有僧人數百,當時與龍華、靜安和玉佛寺並稱四大名寺。寺旁有明戶部侍郎顧彧和寧海知州陳賓墓葬。慶寧寺名聲遠揚,所在地區因寺而得名。寺廟屢遭兵燹,清康熙年間毀於火。雍正年間,僧香海等募建,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建成。同治元年(1862年),部分殿宇又毀於戰火,後經里人聚資再建。宣統二年(1910年),曾以西部殿宇創辦問道小學(後稱慶寧寺小學)。民國以後,寺僧出售寺中田產。民國26年,出租瓦房50間、土地11畝,以致寺僧四散,香火冷落。抗戰爆發,慶寧寺一度作為難民收容所。上海淪陷,侵華日軍侵佔該寺為兵營,將偏殿作為馬廄。民國35年,住持僧龍廷,努力改變寺風,重振山門。1964年3月,龍廷離廟而去,廟宇無人管理。1965年5月,市佛教協會將慶寧寺房地出租給區手工業局。文革期間,寺廟遭到破壞,大雄寶殿被拆,擴建為上川路小學;東部偏殿,改為浦江工具廠招待所。北部僧房收作民宅。沿上川路街面僧舍均改建為商店。1990年,慶寧寺僅存東部偏殿軀殼兩座,尚有寺廟痕跡。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上川鐵路是近代上海第一條民間招股籌建鐵路。1921年,黃炎培等人發起組建上川交通股份有限公司,募股籌建上川鐵路。1922年2月鐵路工程破土動工,由上川交通公司建造,途經原上海、川沙、南匯3縣,1926年7月全線貫通。從黃浦江邊的慶寧寺到現在南匯的祝橋鎮,全長35公里。上川鐵路的開通極大地便利了浦東的出行交通。上川鐵路鋪設米軌,鐵軌間距較窄,故稱小火車,為4到6節車廂蒸汽機車組成。

1975年,當時上海市政府決定拆除上川鐵路。據說鐵路因缺乏配件和資金而被地拆除,並被移往蘇北農場,運送石頭用於圍海造田。之後,為了紀念浦東小火車,特地從外地拆卸廢鋼材的工廠裡買來一個老式火車頭,放在川沙城北路邊上川鐵路的川沙站原址處。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原馬勒船廠辦公樓

1874年,英國人愛立克·馬勒在上海開設了“裘賜洋行”,經營進出口貿易、海上保險等業務。1927年,馬勒開始經營船務,次年在楊樹浦復興島三角地江邊馬路一側,購地近23畝,開設了“馬勒機器造船廠”。1932年,馬勒將船廠從楊樹浦遷到浦東高廟附近,並修建了一部分廠房。翌年,又購地200多畝,擴大廠區,增添機器設備和工作人員。船廠還設有碼頭和一座500噸級船排。至此,“馬勒機器造船廠”已基本成型。1941年,該廠由日本三井造船廠經營。1945年,該廠由上海招商局租賃經營。1952年8月,改為國營滬東造船廠。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金橋境域約於唐代成陸,屬江南東道吳郡(蘇州)華亭縣域內,是具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老鎮。1936年,上海市撤陸行、高行、洋涇區,金橋鎮屬其內。1945年,上海市恢復抗戰前建制。金橋鎮分屬上海三十區(洋涇)、三十一區(高橋)。金橋是金家橋簡稱,1928年稱鎮,鎮名緣起橋名。相傳金家橋原名三竹橋。清乾隆年間(1736-1796),有一家住東金巷的金圃郎中發起將三竹橋改建為石橋後,金家橋地名遂起,至今約有230年曆史。金橋水路馬家浜縱貫南北,金家石橋即建在馬家浜上,將金橋分成東西兩街。街面較窄,但開設多家商鋪作坊。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陸行鎮老街

陸行於唐代已成陸,以姓為名。在元末明初,當地有陸姓人氏於此設鋪開店經商。又傳三國吳都督陸遜後裔陸寅於明弘治十八年(1505)攜全家來此,後成大族,遂有陸家行地名。陸家行,簡稱陸行,又稱陸行鎮,至今約有500年曆史。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曹路鎮老街

曹路地名的由來,與曹氏家族遷居落戶有關。據曹氏家譜記載,明永樂十二年(1414),西漢丞相曹參的後裔曹守常,從浦西範溪(今曹家渡)遷至浦東永樂村,因熟悉鹽務,在曹路設肆創市而得名。明、清以來曹路是海防要地。民國14年(1925)上川鐵路通車,曹路火車設在曹路鎮西側,從川沙南來的列車,在此轉西駛往上海方向,止於慶寧寺,擺渡進入浦西。曹路是上川鐵路上南來西去的樞紐站。曹路老街南北長0.6公里,屋宇相連相對。世居這裡的人家,傍河而居,對面而市。解放後曹路是顧路區、鄉的一部分,在民眾村界內。2000年顧路鎮、龔路鎮撤二建一,設置曹路鎮(即“三路並一路”),鎮府機關選址於曹路。鎮府四周,新屋相連,商店林立。鎮域的功能定位是居民住宅區和高教園區。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杉達大學、金融學院等高校齊集鎮域西部,提升了地區的文化品味,也提高了曹路的知名度。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潮音庵報恩塔

潮音庵為何時何人所建,史書未曾記載,唯有民間傳說由來。相傳李家盤有陳姓、邱姓兩戶,家道都比較殷實,為開墾蘆葦柴蕩,互不相讓,兩家約定以比武輸贏,定土地歸屬。陳家雖贏卻招致人命官司,其少爺被髮配黑龍江服役。陳家少爺在天寒地凍的北方歷盡悲苦。但他逆境中暗暗禱告,祈求觀音菩薩保佑,救出苦難,願建庵堂,塑造金身,天天供奉。18年後,劫後餘生,陳家少爺與家人團聚,為兌現許下的誓願,在李家盤東首祖傳的土地上,建造庵堂,取名潮音庵。他從此看破放下,出家為僧。其妹妹至中年未嫁,自願在庵中為尼。陳家一僧一尼,皈依佛門。

傳說中的故事距今500多年,其真假難考。潮音庵歷經多次兵燹、火災而整修,上世紀30年代重修時,由著名人士黃炎培題書門額“潮音庵”三字。1956年後,潮音庵房產易作他用,殿內建築損壞頗多。至文革期間,宗教活動停止。1982年歸還廟產,1986年農曆二月十九日,即觀世音生日,潮音庵再次恢復宗教活動。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龔路鎮南街

龔路鎮,俗稱龔家路口,建於老護塘上。相傳1049-1052年間,該地尚屬荒灘,為抵禦海潮漫越,築起捍海塘(俗稱老護塘)。之後,入境墾殖的人丁漸多。塘東鹽販從塘外路過此地做“落腳點”,逐步形成集市(即“路口”)。藉助東西水上運鹽的交通便利,“路口”市場日趨繁榮,集市規模逐步擴大,加之在“路口”經商者大多為龔姓,人們就將市口取名“龔家路口”。至民國,龔路鎮商鋪多達八九十家。民國13年,由張義孚、俞少軒發起,組建川北電燈公司。龔路鎮用上了電燈,也是開川沙地區之先河。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川沙場署街

川沙,老浦東稱它為北沙,而把南匯新場地區稱為南沙。千百年來,長江的流沙受海潮的頂託而在此沉積,形成一個個沙洲後,逐漸連片成陸地,因而取名川沙。另外,在川沙的東灘有川沙窪,其內側陸地也就沿用其名。川沙,作為地方一級基層政權,是以特區開始的。因為清嘉慶以前,川沙處於南匯、上海和寶山三縣交界地段,海事難辦,訟獄紛繁,錢糧拖欠,管理困難,故松江府要求把這特殊區域單獨劃塊分治。至嘉慶十五年正式劃撥田畝,核實戶口,建立川沙撫民廳,這是川沙設治之始。自1912年立縣至1992年撤銷,存81年。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南市街旁內史第舊屋

川沙城內的南市街,因其旁邊沈家宅院“內史第”曾走出了一批名人而成為人們所熟悉的一個地名。沈家大院為沈樹鏞祖上所建。清咸豐九年(1859),沈樹鏞中舉,後任內閣中書,沈家大院遂改稱為“內史第”。

“內史第”不僅是一座具有獨特建築風格和藝術價值的宅第,更是一座名人輩出的江南名宅。清道光十二年(1832),沈樹鏞誕生於沈家大院。沈博學多才,是著名的碑帖學家、書畫鑑賞家、文物圖書收藏家。光緒四年(1878),黃炎培誕生於“內史第”。黃沈兩家是親戚關係,黃炎培的祖父典謨是沈樹鏞的姐夫,外祖父孟慶曾是沈的妹夫,而沈樹鏞之子沈毓慶又是黃炎培的姑父,兩代人親上加親,所以黃家四代都住在沈家大院。清光緒十九年(1893),宋慶齡誕生於“內史第”。宋慶齡在這裡度過了她難忘的童年時代。1903年她才隨父母遷往上海浦西居住。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北門旱橋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北門旱橋最後時光(2009年3月)

為建造華夏路高架旱橋讓路被拆,左側即為高架橋墩。

北門旱橋,又名“飛虹複道”,位於川沙老城區北門外,跨越王橋街的原上川鐵路上。1925年10月,上川鐵路從慶寧寺到龔家路竣工通車。隨後由龔家路向南延伸到川沙的工程開工。計劃中的川沙火車站設在北門外,但車站西首的北門外街(今王橋街),是川沙城區通向老護塘,北到暮紫橋、小灣、龔家路、曹家路、顧家路等地的南北交通主幹道,又是住房密集、人口眾多的熱鬧街區。為使鐵路跨越王新街,上川公司經理顧伯威借鑑國外經驗,決定在鐵路和北門外街的交叉路口建造一座旱橋。1925年6月,旱橋建成(見圖)。川沙北門的旱橋是立交元老。據《上海地名志》記載,上海市區最早的鐵路立交橋是建成於1957年11月的共和新路旱橋,當時也稱為“旱橋”。北門旱橋比它早31年。1975年12月,拆除上川鐵路,改建為公路。其後公路截彎取直,北門旱橋在被截的彎道區域之內,遂成為一座閒置的橋樑,正在逐漸被人遺忘。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浦西南市有文廟,又名孔廟;浦東川沙也有文廟,坐落在川沙城西門內(現新川路川沙中學內)。1920年,邑人陸炳麟與川沙孔教會吳大本,艾曾恪等人擇定川沙城西隅、前清守備署基田6.15畝為孔子廟的地基,於1926年秋開建,1931年夏竣工。1942年春,蔡經緯應城廂紳商王金魁等人之請,以城西文廟為校址,創辦私立友仁高級中學。翌年,友仁中學與原川光小學初中班合併,改名“私立鐵沙初級中學”。1946年,鐵沙中學與中山中學合併,改為公辦,易名川沙縣立初級中學。1951年定名為川沙縣中學。1993年,學校更名為川沙中學。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工匠在扎掃帚

掃帚浜,位於浦東新區東南部,隸川沙新鎮共和村。村中有條河流,寬20多米,長近千米,此河因傍河而居的農民都扎掃帚而得名。

清光緒《南匯縣續志》載:“蘆花帚,七團一甲有掃帚浜,歷年已久,比戶男女皆摘蘆制帚,銷售江浙。”

清雍正十一年(1733),南匯知縣欽璉主持築成外捍海塘(後稱欽公塘,今川南奉公路),隨即有朱姓、董姓、莊姓等十餘戶農民在塘內沿掃帚浜定居,其時,欽公塘外海塘上及塘內河道的兩岸邊上,都長滿蘆葦。這些農戶先是就地取材,採摘未開花的蘆穗(統稱蘆花)扎掃帚自用。其後,就近及遠到市鎮銷售。100多年前有朱君珍、董召章、莊林生等數家已發展成扎掃帚的大戶,每戶年產掃帚10000把左右,而以扎掃帚為副業的有30多戶。由於扎掃帚就地取材,簡便易學,周邊鄉村的一些農戶,也跟著把扎掃帚作為家庭副業,在六團高橋也有稱作掃帚浜的地名,但其知名度遠低於七團掃帚浜。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江鎮西街

江家路口,今稱江鎮,位於浦東新區東南部欽公塘(今川南奉公路的前身)上。元、明之際,浦東沿海盛產海鹽,按鹽場建置,江家路口地屬南匯下沙鹽場七團。鹽民運鹽和運燒鹽柴草走出來的道路,在跨越欽公塘處稱為路口。從清雍正《南匯縣分建制》“南匯縣全境圖”上可以看出,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在欽公塘外側一線修築的多處烽堠墩中,已標有江家路墩。由此可見,江家路口這個地名,迄今已有500多年曆史。1936年3月,上川鐵路由小營房向南延伸到祝家橋,增設江家路口、鄧家碼頭和祝家橋三個站。民國期間,江家路口隸南匯縣祝橋區。1949年10月,江家路口及近邊農村建立鄉政府,定名江鎮鄉。1950年9月,南匯縣祝橋區9個鄉劃入川沙縣,自後設立了江鎮區。1957年撤區並鄉,設立了大鄉江鎮鄉、江鎮人民公社、江鎮鎮及與施灣鎮合併後的機場鎮,政府機關及所屬機構的駐地均在江鎮鎮。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修復前張聞天故居

張聞天老宅,位於欽公塘西側,地屬川沙鎮鄧三村張家宅。老宅為一正兩廂房磚木結構的農村民宅,坐北朝南,有正屋5間,兩側廂房各2間,在西廂房外側另有雜用房4間。中間是磚鋪的天井,前面有木結構門亭。宅前有菜園、樹木。宅後有竹園、河溝,周圍有竹籬笆,富有田園風光。張聞天誕生於客堂西側的正屋內。張聞天6歲在本宅張家祠堂念私塾。翌年正月,塾師張柱唐將私塾改辦成養正小學,張聞天11歲離開養正小學,到南匯下沙振興小學寄宿讀書。20世紀30年代中期,張聞天成了共產黨的領導人之一。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望海樓,實際是一座航標塔,佔地面積45平方米,塔高43米,俗稱“望海樓”。它位於浦東新區東南部,在欽公塘以東,人民塘西側,今為川沙新鎮望一村。望海樓為海輪進入長江南航道的航行標誌,亦為上海地區航空線標誌之一。據當地老年人回憶,望海樓始建於1926年,當時由美籍航海商出資建造。航標塔的塔架為木結構,用的全是美松(俗稱洋松)。塔建成後至抗戰爆發,曾先後維修保養過數次。日軍佔領浦東後,將望海樓的木料全部拆走,改用毛竹架設。抗戰勝利後,上海航道局重新用木結構取代了毛竹架。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施家浜,亦稱營房碼頭,今稱施灣(集)鎮,位於浦東新區東南隅的川南奉公路。清雍正十年(1732)農曆七月十六日,浦東遭受強颱風襲擊,始建於明萬曆十二年(1584)的外捍海塘多處被決堤。翌年,欽璉主持重新修築外捍海塘(後改稱欽公塘)。塘築成後,有個名叫施阿炳的人,在海塘的出入路口,搭建一草棚設攤經商,人稱“施家棚”。因附近居住的多為施姓居民,從欽公塘西通裡護塘港的一條河道,被稱作施家浜;從欽公塘通濱海的一條道路,則謂之施家路。施家浜鎮因浜得名。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月,倭寇犯今浦東高橋地區,掠川沙,破南匯。此後,施家浜由南匯營派兵守望,並築有營房,營房碼頭由此得名。民國期間,施家浜集鎮上有煙紙雜貨、肉鋪、魚行、米店、豆腐店、茶館等商鋪10餘家。施家浜濱海漁民領有執照的近海小漁船20多艘,捕撈海鮮為生。1949年底廢除保甲制,施家浜和六團灣各建為一個鄉,命名時取施家浜的“施”字和六團灣“灣”字,定名為施灣鄉,集鎮名改為施灣鎮。1950年6月,施家浜亦被劃入川沙縣。1957年撤區並鄉時,成立施灣(大)鄉,以後,施灣鎮一直為施灣大鄉、施灣人民公社、施灣鎮人民政府及其所屬機構的駐地。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在川沙城區的西南,有個名叫黃家樓下的地方,即今黃樓鎮。相傳明朝末年,有一華姓人家,世居無錫。元代遭兵災,遷徙浦東,在虹橋港一帶生息繁衍。至明末清初,已經擁有百萬家財,就在虹橋港北側,買田建造了一座宅院,名華家樓。但“富不過三代”。至康熙年間,華家生有八個兒子,當地人稱“華八房”。“華八房”的子孫賭博成性,沒幾年工夫,債臺高築,負債累累。無奈把偌大的華家宅園賤賣與浦東北部高行鎮的黃姓首富黃雲師。黃雲師買下華家樓後,又增建東樓、西樓、東西園角廳等13個廳堂樓閣,構成遠近聞名的宏偉建築群。黃家樓下南依虹橋港,東西北三面環水為園溝,溝沿石駁仿照高行鎮擴建石街水橋。街面兩端分置一柵口,柵口內外設五坊、典當等,在柵口兩端各設點心店一家。凡路過柵口叫“黃家樓下”者,黃家均免費供應其大肉面一碗,故人們改口把“華家樓下”叫“黃家樓下”,簡稱“黃樓”,也叫“樓下”。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張江鎮(張江柵),元宋至明代中期已有村落,舊名古桐裡,隸屬長人鄉。古桐裡先民原以吳姓為多,以治菜園為業,“吳家園地”曾名揚一方。之後,有張姓、葉姓、劉姓等遷此定居。此地因一棵百年梧桐樹而得名。明隆慶年間(1567-1572),有一姓張名江者,於此開典鋪,築柵設防,漸名為“張江柵”。清乾隆年間,張江柵已有長數百米的東西街及橫跨呂家浜的南北街和糖坊街,街面房子鱗次櫛比,柵上居民逾千人。各類店鋪酒肆達200餘家。至民國初,張江柵已是南匯縣北部重鎮,百年老店“錢萬隆”醬園也開設此地。1955年,張江柵鎮從張家鄉劃出成為與鄉並列的北蔡區區屬鎮。1958年,成立衛星人民公社後,公社機關駐地設在張江鎮。1970年代,張江柵老街逐步冷落,各種店鋪漸向鎮西新街和川北公路、張江路兩側發展。隨著張江高科園區的發展,張江鎮發展迅速,至2002年,鎮面積2.44平方公里,人口1.5萬。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錢萬隆醬園”,由錢錦南創辦,他是當時奉賢、南匯、川沙三縣的著名紳士,也是惟一頂戴花翎、穿黃馬褂經商的浦東人。錢錦南有一個開牛肉莊的鉅富朋友,叫張老五,他倆都是天主教徒,交情甚好。當時開醬園要有財勢,錢張商定,取張老五之財,再借錢錦南之勢,由錢錦南出面向政府申請牌照。在光緒六年(1880),兩人合夥在上海磨坊街開設了“錢萬隆醬園”。錢錦南故後,由其兒子錢子蔭接掌醬園。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錢子蔭與“牛肉老五”的合作解體,從此,磨坊街“錢萬隆”改名為“萬隆醬園”。錢子蔭則回浦東張江柵開設了“錢萬隆醬園”。經鉅商吉允升“引商”,顧浩“保商”,取得由兩浙江南鹽運使司頒發的“南匯縣張江柵鋪戶錢萬隆”木質牌照。錢萬隆歷經百年風雨,仍立足於本業。2008年6月,“錢萬隆醬油釀造工藝”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錢家天主堂。清嘉慶年間,有浙江餘杭縣錢塘江畔錢姓漁民來此定居,後子孫繁衍漸成村宅。同治元年(1862),朝廷赦令在張江柵建造天主堂。錢錦南即發起募捐、集資籌建,於1864年12月8日舉行教堂奠基典禮,建成後起名聖母聖心堂。同治七年(1868)12月8日,天主堂舉行開堂祝聖大禮彌撒,上海道臺代表及當地9名地方官員出席慶典。因天主堂為錢錦南募建,且周圍宅上大多數村民都姓錢,堂西南50餘米處又建有一廟(仁壽庵,俗名錢家廟),所以方圓數十里均呼其為“錢家天主堂”,久之乃成地名。解放後,錢家天主堂一度曾作為南匯縣北蔡區人民政府區辦公所駐地。設在錢家天主堂附屋內的由教會辦的母心小學校也由政府接管公辦,改名為川沙縣共和小學。浦東開發開放,張江高科技園區徵用了這一帶的土地。2000年,天主堂南的錢家廟拆遷。2003年,新康村撤制,惟錢家天主堂仍屹立於原地。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三灶浜

“灶”,是古代製鹽業中的管理單位。宋代上海東南濱海一帶已形成規模較大的五大鹽場,鹽場下設分場,每個分場下設十個灶,灶管理著眾多的煎鹽灶戶。久而久之,灶既是組織鹽業生產的管理機構,又成了灶戶聚居的地名。經歷800多年的漫長歲月,浦東不少以灶為名的老地名至今還在使用,如川沙鎮地區的六灶、七灶、八灶村,而南匯、奉賢地區這樣的地名就更多了。三灶浜因當時緊挨著灶戶聚居地三灶而得名。三灶浜不寬,但它卻是一條近800年曆史的古河道。為了防止與南匯兩條同名河浜混淆,三灶浜又稱小三灶港。浦東地名中的“團”、“灶”和“甲”先前都是製鹽管理單位,幾灶並一團,團灶改團甲。後來人們將這些單位所在地習稱為某“團”或某“灶”,並沿用至今。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達義公學師生合影

達義公學創辦於1898年,其前身是唐鎮機口村陳家宅類思堂的陳家公學。該公學由法籍傳教士鄂勞德於1868年創辦,為浦東最早的教會學校。唐墓橋露德聖母堂建成不久,陳家公學就遷到露德聖母堂東面,改稱達義公學。公學的學生大多來自上海市區及川、南、奉地區的天主教徒家庭,以寄宿為主。公學分男女二校,男校由主母會中國籍修士管理,女校由獻堂會修女管理。1931年起,公學設初中班,並分為達義中、小學。1952年,達義中學改為縣立,更名為川沙縣合慶初級中學。達義公學女子部後轉變為唐鎮中心小學。1958年,合辦初級中學,學校增設高中部,易名為川沙縣虹橋中學。1970年,學校劃歸唐鎮人民公社管理,並改名為川沙縣唐鎮中學。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蔡路鎮,俗名蔡家路口。據史料記載,蔡氏歷代為官,到三十八世孫蔡益充,自黃沔遷居川沙八團南三甲,為當地望族,按官職建造三踏步官寓。從此將三甲路口改為蔡家路口。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築百里外捍塘後,蔡家路口漸成集市。到了清光緒年間,集鎮上有豆腐店、魚行、肉莊、飯店、點心店、煙紙雜貨、切面水作、藥店等數家商鋪。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由里人蔡榮卿、吳少甫等募捐建造“清宴庵”,又稱楊爺廟。以後由於清宴庵每逢初一、月半有人燒香,特別十月半出會,場面壯觀,蔡家路口由此興旺起來。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三甲港浴場

三甲港,原名楊家洪,位於浦東蔡路鎮以東海濱。自宋代以降,浦東海濱盛產鹽。元代以來,對鹽場管理實行建團並灶制。明代始,鹽業由盛轉衰。清代,浦東撤銷鹽業,煮鹽灶丁轉農耕,對灶丁管理改團甲制,三甲港(地處第三甲)由此得名。三甲港雖稱為港,其實並無港口,只是有一片低窪水域,可停小型船隻,故先前稱楊家洪。為了區分河道的三甲港和楊家洪的三甲港,當地民眾將前者改稱三甲車路港,簡稱車路港;楊家洪則改稱三甲港並沿用至今。浦東開發前,三甲港一直是偏僻小漁村,現已是集海鮮美食、浴場娛樂為一體的旅遊區。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三林塘地區在浦東新區西南隅、黃浦江的東面。這裡在東漢三國以前還是汪洋一片,到兩晉時期,演變為海邊灘塗,漸成陸地。此地是浦東最早成陸的地方。自唐代起,先輩辛勤墾植,荒灘上偶觀田宅,宋代人煙漸密。北宋時,福建人林樂耕攜家室來此,與當地百姓一起創業。林的後裔繁衍成為世家大族,在黃浦江一條支流的北岸,沿河分居三處,曰東林莊、中林莊和西林莊,合稱三林莊。元始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三林莊在上海縣高昌鄉二十四保的領地內,稱為三林裡。至明初,三林已成浦東一大鎮。清嘉慶《松江府志》記敘西運鹽河至小腰涇段稱“三林浦”;小腰涇至陳春塘段,叫“東三林塘”,再西至黃浦江,叫“西三林塘”。小腰涇至西黃浦,河身貫穿三林全境,統稱“三林塘”,又稱三林港,或稱三林塘港。位於三林塘港、東汾涇、陳村港三水彙集處三林港北岸,與南匯、川沙兩縣一水之隔的集鎮,明代稱東塘(東三林塘),與西塘(西三林塘)合稱三林塘鎮,至清代、東塘日趨寥落,西塘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三林中心集鎮——三林塘(鎮)。融明朝露香園“顧繡”“蘇繡”技術為一體的三林刺繡也有近500年的歷史。三林人喜龍,擅長舞龍,三林舞龍隊被命名為“上海市舞龍隊”而聞名遐邇。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教育家秦榮光以上海縣訓導之名義,會同三林鉅商湯學釗,楊思“武舉”周希濂,集資創辦三林書院於文昌閣(三林中學前身)。三林書院創辦初期,在教學上仍然屬於培育秀才和舉人的場所。因秦公等創辦人的積極進取,大膽開拓,書院才有不少創新,如,有經學、史論、算學、地理、時事、掌故諸門,體現了“切實致用”的興學原則。

戊戌變法後,清廷下諭廢除科舉,興學堂。秦、湯、週三公便急起響應,1902年將書院改成“學堂”。1921年8月,學校失慎起火,文昌閣及城隍廟西廂樓均化為灰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改為“三林高等小學校”。1912年,校舍毀於火,校長秦錫田(秦榮光之子)與監學趙履福苦心擘劃,重建新舍,改稱“三林、陳行、楊思鄉立高等小學校”。1930年,籌劃建立中學部,初名“私立三林職業中學”。翌年即改稱“私立三林初級商科職業學校”。1937年,學校遷至上海公共租界的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黃河路口)平和裡44號續辦,並設高中商科。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侵入租界,校董會決定宣佈中學停辦。1946年2月學校遷回三林鎮原址正式復課。由於學校設備已破壞殆盡,遂改為普通中學,並增設高中班,定名“私立三林中學”。1953年1月,學校改為公立,更名為“上海縣三林中學”。1978年1月,學校被列為上海縣重點中學。1993年由原上海縣劃歸浦東新區,現為浦東新區重點中學。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三林烏泥涇廟原在浦西烏泥涇鎮,清代遷至浦東,該地遂稱為烏泥涇廟(今三林鎮臨浦村),在烏泥涇廟舊址上現建造了法華學問寺。說起烏泥涇廟,就會想到黃道婆。黃道婆在元代初期推行紡織新技術,她的功績在上海一帶可謂家喻戶曉。黃道婆對紡織技術的全面創新,使家鄉烏泥涇一帶的農戶,戶戶種棉花,家家紡棉紗,人人會織布,“烏泥涇被”名聞大江南北,農戶們也因此而富裕。當時三林鎮與烏泥涇相鄰,三林也家家戶戶男耕女織。人們對黃道婆感恩謝德,她去世後,為其建祠堂,代代祭祀。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 三林鎮荻山村西部“陸根記”

→ 百樂門舞廳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三林鎮荻山村西部,有一個叫“陸根記”的村宅,它是浦東規模最大的近代民宅餘慶堂。而餘慶堂主人是創辦陸根記營造廠的陸根泉。陸生於1893年,自幼家境貧寒,青年時期離家到上海學做泥工。經10多年奮鬥,36歲的陸創辦陸根記營造廠。陸根記從承建小項目開始,不斷壯大實力,1934年取得了上海百樂門舞廳的承建權。陸根記營造廠也成為上海近代主要營造廠之一。從小孝順母親的陸根泉,在承建20世紀30年代上海著名文化設施的同時,在浦東家鄉荻山村西興建私宅餘慶堂。餘慶堂於1935年竣工,從此三林荻山地區又多了一個新的村宅—陸根記。陸根泉成為知名營造商後,與國民黨政府的高官過往甚密,並當上了國民政府建設部副部長。解放前夕,陸受命建造上海市郊碉堡群。有正義感的陸根泉,組織建造碉堡的同時,通過同村老鄉姚惠泉,把碉堡群分佈圖及時轉報給中共上海地下黨負責人。解放後,陸到巴西定居,直至病故。2004年,餘慶堂毀於大火。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楊思橋

浦東楊思鎮有座古石橋,正橋兩側石條上刻有“楊思橋”三字,還附有對聯:“難忘筠溪懷裡涉,北達滬邑東向榮。”。此橋建造年份不詳,但至少有500年曆史。楊思鎮因此橋而得名。

可“橋”與“鎮”緣何相聯?眾說不一。相傳楊思在宋代時稱“直邑”。後人為紀念一位楊姓塾師出資建橋,才將石橋易名“楊師橋”。而“師”與“思”諧音,加之後人有思念感恩古人建橋之意,故遂稱“楊思橋”。清嘉慶元年(1796),才有“楊師橋市”名。光緒三十二年(1906)設楊思區。宣統三年(1911)設楊思鄉。民國17年為上海市楊思區,民國36年改稱斯盛區,1949年5月後仍為楊思區,復設楊思鄉,1951年從鄉劃出建鎮,後撤楊思區,曾屬東郊區、耀華鄉、浦東縣。1958年屬浦東縣五一人民公社,次年成立楊思人民公社,1960年劃歸川沙縣。1984年改公社為鄉,1988年劃歸南市區。1993年屬浦東新區,1995年撤銷楊思鄉,建立楊思鎮。現鎮境東接六里鎮、南鄰三林鎮,西瀕黃浦江,北接上鋼新村街道和周家渡街道。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北蔡鎮和白蓮涇

北蔡鎮曾名“北蔡市”,早在宋紹熙年間(1190年前後),蔡功遷徙此地,並擇白蓮涇南北段的東岸,瀕水建宅。若干年後,蔡又在白蓮涇東西段北岸(今北蔡中心小學處),購地40餘畝,興建崇慶教寺。宋嘉定元年(1208),崇慶教寺落成。寺前白蓮涇上架有一座進香橋—香花橋,一時名聞遐邇,四方香客前去進香膜拜,香火鼎盛。寺畔又有蔡姓望族聚落,日久便成市集。人們把北蔡家宅習稱“北蔡”,久而久之,“北蔡”便成了市集之名。

清光緒《南匯縣誌》記載:“北蔡鎮,本有南北二蔡,如華亭之南北錢雲……”

南北二蔡,即人們常說的“南蔡”和“北蔡”以白蓮涇為界。而蔡姓望族和崇慶教寺在“北蔡”一邊,故“北蔡”名聲蓋“南蔡”,日久人們便不分彼此,“南蔡”遂被“北蔡”所包容。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大華火柴公司在六里橋創建

“六里一座橋,十丈(澤)一座廟”,這是民間流傳的一句俗語。地處浦東西南部的六里橋橫跨白蓮涇,相傳因距浦西大南門6華里,故稱六里橋。六里橋在明代中葉建成後,於明萬曆,清乾隆、嘉慶、同治年間和1922年先後重修或重建。六里集鎮,以及六里公社、六里鄉、六里鎮行政區域,均因六里橋而得名。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里集鎮創建長春堂國藥號中藥店。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浦東人楊斯盛創辦浦東中學於六裡橋南堍,這是浦東第一所中學校,黃炎培為首任校長。1929年,大華火柴公司(民族工業)在六里橋創建。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後灘位於黃浦江東岸龍華嘴西沿,地塊不大,名聲卻響。黃浦江東岸的陸家嘴形同鳥嘴,後灘即是鳥的腳尖。1939年,就有鄉里同仁用10餘艘划子,在浦東曹家宅到浦西日暉港間渡客。後來,領到執照,定名日曹線,改用駁船載客,手搖擺渡。

1949年後,該航線承辦人租用新力渡輪行駛,後又租“懋忠”輪,並於1953年再置“回力”輪,維持該航線的渡運業務。是年,由於日暉港港口淤淺,由章華毛紡廠貸款後,渡口遷移,改為康魯線(康家宅-魯班路)。以後又因上鋼三廠改擴建需要,再將康家宅渡口遷至耀華路,航線遂名耀魯線(耀華路-魯班路)。1956年2月1日,該私營輪渡企業以資本入股方式併入上海市輪渡公司。1976年,為了減輕周江線高峰壓力,公司在後灘新建輪渡站,耀魯線進而名後魯線。從2003年更名為後(灘)江(邊碼頭)線,2004年底,世博會浦東段動遷正式啟動。2005年8月1日正式停航(後灘輪渡站位於耀華支路底的塘子涇自然村的後灘組)。

圖片及文字整理自食硯無田新浪博客

闲话浦东的前世今生(下篇)

看懂上海粉絲群

長按識別二維碼,添加“看懂上海管理員”申請入群(申請時請註明“看懂上海入群”字樣)。

等儂來吃一杯老上海的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