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峰資本大紅人,帶你看透東南亞創投圈

【7點5度 | 人物說】

本期人物:Vertex Ventures合夥人劉根平

劉根平先生畢業於新加坡NTU 電腦工程系,曾就職於摩托羅拉。後在美國UCLA轉商科繼續深造,於2010年10月加入Vertex Ventures。最近兩年主要關注Fintech和Deeptech等方向,對東南亞的創投市場有深刻的理解。

祥峰資本大紅人,帶你看透東南亞創投圈

人物說: " Vertex成立了30年,期間起起落落,見過風雨也見過泡沫,我們的態度是不去跟風,Vertex對區塊鏈技術的看好是長期的。"


正文采訪

- 關於東南亞創投市場 -

7點5度:

請問你主要關注哪些賽道?你覺得東南亞的創投市場跟國內有什麼不一樣?

劉根平

我這兩年主要看Fintech和Deeptech等方向,電商社交等行業也持續在看,但總體過了風口,於是將精力更多的放在這兩個方面上。

這賽道的說法前提是同一個市場有足夠多的選手,現在東南亞除了印尼的現金貸外,估計還開不出什麼賽道清單,所以賽道理論在東南亞未必適用。

在東南亞做風投比較累,每個方面都要留意,沒法像國內找到賽道後,就可以尋找對應的標的進行投資。總體來說,現在東南亞能夠成長到1億美元估值級別的公司還是不多,東南亞市場還很年輕。

7點5度:

那目前你投過最得意的項目是哪一個?可以分享一下麼?

劉根平:

目前還沒有能讓我覺得非常得意的項目(笑)。非要說的話,投資Spacemob(共享辦公)後六個月被美國共享辦公巨頭Wework併購算是一個。這加快了這個區域共享辦公Ecosystem的發展。

- 中國巨頭和及東南亞巨頭 -

7點5度:

你認為以現在東南亞的發展情況,在2025年之前能出現如阿里巴巴,騰訊一樣的當地企業嗎?

劉根平:

這要看放在那個市場,哪個時期。Garena(名字已更改為SEA)和Grab已經算是巨頭,市值/估值50億美元的公司在哪裡都算是巨頭了。這兩家橫跨東南亞,雖然還沒形成完全成熟的生態,但都已經是其他人很難企及的存在。阿里巴巴大量持股的Lazada也屬於巨頭行列,還有一些有潛力的公司如Go-Jek,放在整個東南亞市場來看還不算是區域巨頭,但是在印尼當地卻已經是當之無愧了。

7點5度:

你覺得阿里和騰訊有章法嗎?

劉根平:

當然有。

首先說阿里巴巴,它明白在一個新市場從頭自己做速度太慢了,先買一個最大的,再在每個國家找強的合作伙伴,然後利用自己的技術和營運優勢完成落地。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整體上阿里巴巴聲勢浩大,對Lazada的收購幾乎大家都知道。

再說騰訊,它的佈局一般群眾不太知道,可幾乎每個東南亞國家都有巨頭與騰訊有關係,它的佈局很深,Garena(SEA)就是裡面的佼佼者。

7點5度:

關於巨頭們對東南亞的影響,你瞭解Ezbuy的情況嗎?

劉根平:

不瞭解詳情但大概有聽到過他們的故事。創業的早期可以圍繞巨頭和利用一些機會紅利, 但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把握機會創造自己的核心能力。這是無論創業者和投資者都要思考的核心問題。

- 金融科技和區塊鏈 -

7點5度:

說完巨頭的“是非”,我們說說大熱的金融科技,可謂是從中國一路火到了東南亞。某位中國著名投資人說東南亞還需要一個現象級的支付平臺才能實現金融科技大繁榮,你同意這樣的說法嗎?

劉根平: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很多方面都可以成就現象級的平臺。目前看到這種現象級最後很可能還是要由Grab或Garena來完成。成就大繁榮的未必是支付,換個角度看,大繁榮的環境裡才更容易出現現象級的支付平臺。正如不是支付寶成就了電商,是電商先成就了支付寶,多個變量的東南亞市場,很難一概而論。所以這種說法的可能是一個結果,而不是原因。

7點5度:

看來在東南亞還是躲不開這兩家“G”(SEA是Garena新名字)開頭的公司,如果只是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在支付領域你覺得哪一個”G”公司能贏?

劉根平:

(笑)Vertex投了東南亞出行企業Grab,我認為當然是Grab和它的Grabpay最有希望。

7點5度:

除了時常談及的支付,2017年印尼消費金融、現金貸大熱,你覺得是一時的風口還是真實的剛需?你們在消金上是怎麼佈局的?

劉根平:

貸款是全世界的剛需,這個是毫無疑問的。一年半前,我們就開始瞭解東南亞的貸款市場,最後發現要看基礎設施和技術有沒有演化到可以滿足這個剛需的水平。兩年多以前,現金貸在國內變成了眾所周知的信貸業務,中國創業者已經驗證了這個模式的可行性,既然模式被證明了,而東南亞的基礎建設(移動互聯網普及)也差不多到位了,所以印尼火起來是有道里的,即使沒有中國出海團隊,本地人也已經有人開始做了,雖然做的不溫不火。等到中國團隊出海,就完全被炒熱了。

我們投了新加坡的P2P平臺Validus,計劃今年會進入印尼,目前平臺上已經促成6千萬新幣的中小企業融資。這個項目有保險公司做擔保,十分注重資金安全。

7點5度:

風投機構Wavemaker成立了專門針對區塊鏈項目的Crypto Fund,約4000萬美元。Vertex在區塊鏈項目有怎樣的打法?高盛的分析師曾說我們可以不擁抱Cryptocurrency,但是卻無法迴避談論它,對此您怎麼看?

劉根平:

Vertex從成立開始到現在正好30年了,起起落落,見過風雨也見過泡沫,我們的態度是不去跟風,不會因為短時間的好回報全面擁抱。不跟風不代表不看好,相反我們很看好區塊鏈技術,這種看好是長期的,對Crypto,我們還沒制定明確的策略,還在討論過程中。

作為VC,我們永遠對新生科技持開放態度。首先要判斷它是不是能在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發酵的技術,我們不會因為一時的炒作而定方向。但作為個人來看,我兩年多前就參與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投資了。

7點5度:

那你個人有投什麼ico項目嗎?

劉根平:

我的個人投資理念也是長期的。我當初選擇比特幣也是基於10年來看,以太坊也屬於長期持有,這兩者屬於絕對的區塊鏈基礎。絕大多數ico項目市場範圍不夠大,所提供價值的說服力也不夠,加上我本身忙於其他投資,也沒時間仔細研究白皮書,所以只能暫時選擇放棄其他幣種。

7點5度:

國內機構投資東南亞,相對於本地機構,優劣勢分別在哪裡?

劉根平:

優勢可以說是時光機理論那一套,在國內操作過的案例,有更多可借鑑的地方,現金貸就算一個。但也未必完全是好事,將其他東西搬到新的環境,可能沒有辦法應用。章法和接地氣缺一不可。

以上是【7點5度】與劉根平先生的對話記錄,專訪在Vertex新加坡總部會議室進行。


【7點5度 | 人物說】後記

Vertex Ventures 成立於1988,今年正好 30週年,管理5個區域基金,是全球最大的VC之一。【7點5度】這次採訪劉根平先生,希望能從他的見解和看法中讓用戶們更瞭解東南亞創投市場的趨勢,接下來我們還會有一系列的投資人採訪,敬請留意我們的“人物說”板塊。

祥峰資本大紅人,帶你看透東南亞創投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