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职场不是让你讲道理的,是讲权力的,权大就是道理!

【出处】《资治通鉴》 第224卷 唐纪20

【译文】元载大权独揽,害怕上奏论事者揭露他私揽大权,就奏请说:“百官如果有事论奏,都应当先告诉有关部门长官,由各长官告诉宰相,然后再奏报陛下。”他还以圣旨的名义告诉百官说:“近来,各有关部门上奏论事繁多,所说的多是谗言诋毁之词,所以委托诸长官、宰相首先确定所说的事是否可以上奏。”

刑部尚书颜真卿上疏认为:“郎官和御史都是陛下的耳目。如今让上奏论事者先告诉宰相,是陛下自己堵塞自己的耳目。陛下如果害怕大臣进谗言,为什么不观察他们所言的真假!假如所言如果是假,那就应该将他们杀掉;如果是真,那就应当奖赏他们。如果陛下不致力做到这一步,就会使天下人说陛下对听览臣下奏章感到厌烦,以此为借口,堵塞臣下劝谏争辩的途径,我为陛下感到惋惜!太宗所著《门司式》说:‘那些没有出入宫门凭证的人,如有急事上奏,都命令掌管宫门的人和执掌仪仗宿卫的人引导上奏,不许阻挠。’这是为了避免雍塞蒙蔽。天宝以后,李林甫担任宰相,非常讨厌上奏论事的人,人们敢怒而不敢言。致使皇上的意图不能向下传达,而下面的情况皇上不能了解。皇上被蒙蔽,臣下缄口不言,终于酿成玄宗逃奔蜀地的大祸。国家衰败到今天这种地步,有它深远的根源。皇上大开直言不讳之路,大臣尚且不敢完全讲话,更何况让宰相大臣先行裁决和压制,那么陛下所能听到和看到的人不过几个了。天下的有识之士从此沉默不语,陛下看到无人再上奏论事,就会认为天下没有可论的事情,这真像李林甫在今天又复活了似的!过去李林甫虽然大权独揽,大臣中仍有不征求宰相意见而上奏论事的,对此,李林甫仅能借口其他事,暗中伤害他们,尚且不敢明目张胆地下令各有关部门上奏论事都必须先告诉宰相。陛下倘若不及早醒悟,就会逐渐孤立,过后虽然心中懊悔,也来不及了!”元载听到颜真卿上疏很恨他,奏称颜真卿诽谤。乙未(初九),代宗将颜真卿贬为峡州别驾。

【解析】表面上这是个汇报层级的问题,而实际上这背后是权力斗争的问题。组织中常见的权力斗争都是以制度争论为表面形式出现的。颜真卿这个关于言论上达的问题,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也为皇帝做了深度的考虑。但是结局却是,从刑部尚书的中央级高官,到了省级二把手。原因和教训都很深刻,从权谋角度分析如下:

深度剖析:职场不是让你讲道理的,是讲权力的,权大就是道理!

一、元载的揽权手段

1、通过控制言路来稳定权力

元载是宰相,想专权,内心惧怕别人攻击自己混淆圣听,所以,首要的任务就是掌控言论,他没有从控制言论人员下手限制,而是直接用程序的手段,来解决言论,就是必须首先汇报到长官,最后汇总到宰相这里。用的借口就是“各有关部门上奏论事繁多,所说的多是谗言诋毁之词”。

2、通过上级来表达自己意图

元载的这个个人意图,是通过圣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临时的政策,不仅仅具备了合法性,而且和皇帝捆绑在了一起。任何人想实现自己的意图,都需要扯虎皮做大旗,这样不仅仅捆绑了别人,增加了自己这一方的力量,而且更加淡化了自身色彩。

3、通过打击反对派清除阻力

颜真卿跳出来反驳,这其实是在元载的意料之内的,其实他内心也期待这样的人主动冒出来,这样就能够立即识别出,谁是真正的政敌,予以打击。一来能够直接除掉对手,二来能够震慑那些不听话的人,三来,显示出自己和领导的超硬关系。打击了颜真卿,实现了一石三鸟的目的。

二、颜真卿言行得失

1、讲的道理没错

颜真卿洋洋洒洒的讲了几百字,从理论到案例,从正面的案例,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论证了这个控制言论政策的错误性,有理有据,让人佩服。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治通鉴全文采录了他的言论,这为后世的领导提供一个思路,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堵塞言论。

2、没有看透背后

但是颜真卿这个看着非常正确的反驳,为什么反而让自己被贬官呢?原因,就是颜真卿没有看出来,他所对抗的不仅仅是这个言论政策,而是背后的元载这个人。没有看透这背后权力的斗争。他在针对事情的对错,而人家看的是权力的控制。不听话,自然被收拾。

3、举例成了影射

颜真卿维护皇帝的耳目不被闭塞,为什么皇帝反而认为他是诽谤呢?原因颜真卿的例子搞错了,颜真卿举得例子是李林甫和唐玄宗,这其实就是在影射当今圣上就是昏君,当下的宰相元载就是李林甫这个样的奸相。这个颜真卿是没有任何具体证据的,所以落成了别人的口实,被认为是诽谤。

三、给我们的职场启示

1、别相信对事不对人

在中国,很多人都相信,对事不对人,其实你针对事情,这背后就是在针对人,你既然针对人,就要有思想准备,你能不能斗的倒这个背后的人,如果不能,就消停会儿。你认为自己只是说事而言,而别人不这么认为,认为你这是在挑起一场权力斗争,人家认为你在宣战。

2、职场讲的不是道理

职场不是学校,它不是来让你讲道理的,而是讲权力的,谁的权力大,谁就有道理,你权力小,你就要听上级的,至于你认为的有道理,那是你自认为而已。很多人在职场都栽倒这个点上,为了维护所谓的正确道理,而被权力收拾的头破血流。

3、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为什么职场一直把慎言当成第一守则呢?原因就是,你说出去这段话之后,就会给别人一个无限解读的可能,从动机方面,来恶意推测,让你百口莫辩。说者无心,而听者有意。借古喻今的影射法,历朝的文字狱都是从此而来的,所以,少说为妙!

经过权谋网对上述这段文字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来,颜真卿的政治不成熟,对于职场的很多道理不明白。一个人并不会因为官位高而自然精通权术。权谋这个技术,需要不断地修行,不断的精进,才能够保持清醒和理性,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