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布置不能草草了事!掌握“6+4”,为面试增亮点

作业是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已学知识,培养学生掌握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重要平台。作业的布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育机智的综合体现,它的难度和容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因此,教师设计作业一定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不能草草了事。

作业布置的原则

作业的布置,是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育机智的体现,其容量和难易程度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师要全面思考、精心设计,不能草草了事。作业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

1. 目的性

作业的布置应体现课堂教学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作业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 针对性

针对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师要精心选择作业题。太难会使学生无从下手,太简单则会降低了教学的要求,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3. 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吸引自制力尚处在薄弱阶段的学生,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完成每次作业。

4.层次性

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要体现出层次性。

5. 多样性

作业的形式要新颖灵活、不拘一格。除了传统的手写作业外,应适当地运用口头练习(复述、讲故事等)、表演练习(小品、话剧)、实际操作(课外实验、观察、测量、制作)等多种作业形式。

6. 开放性

新课程要求大部分作业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和实践,作业答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作业布置的要求

1.变封闭性作业为开放性作业,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开放性作业是指突破书本狭小知识范围的限制而布置的作业。这种类型的作业没有统一的答案,不能单靠机械性记忆来完成,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实现开拓学生思维的教学目标。

2.变规范、统一的作业为自主的、个性化的作业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学生的个人差异和个性特长而言的,作业内容的设计、形式的要求可以给学生留下自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作业的进行过程中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

3.变独立完成的作业为合作完成的作业

新课程标准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应该是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的,在作业的布置中也应有所体现。学生面临的开放性、探究性作业越来越多,往往不是靠一个人的思维就能完成的,所以需要与他人合作,当然,合作并不一定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可以有学生与家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4.作业布置要有可行性

布置作业时不能一味求异求新、一味拔高,而要尊重学生实际情况、遵循教学目标,布置可完成、可操作的作业。

从课堂提问到结课,再到作业布置

士博君告诉你那么多实用原则和小技巧

大家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

毕竟,光说不练假把式

行动起来才能看到效果,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