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这道饭,做不熟就夹生吧

婚姻这道饭,做不熟就夹生吧

01

前几天看电视节目,看到了一件这样的事。

老夫妻两个,65岁,要离婚。

而且态度极其坚决。

究其原因,老太太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写满了老先生的诸多不是,这其中不仅仅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有一些大事,如婚姻中的出轨和危机。

当时主持人一条条翻过去,神色变得凝重。

主持人问,既然有这么多的不是,那么当初为什么不离婚?

老太太想了想,说,有孩子,有牵挂,有老人,有名声,但现在,一天也不想过下去了。

当时老太太说一天也不想过下去时,眼神是坚定的。

65岁了要离婚,而且铁了心要离,可见婚姻这事儿,并不是凑合就能凑合一生的。

可是又有多少人在凑合?

不知道,据一项权威统计,无性婚姻在中年人里,已经占据了26.1%。

不过庆幸的是,这里所说的无性,是指一个月以上没有性生活的夫妻。

不值得庆幸的是,有多少没有调查过的一年以上,两年以上,三年以上,甚至终身没有性生活的。

但性并不是全部。

02

中国人对婚姻,向来本着劝和不劝离的态度,因为中国人中庸,知道权衡,知道忍让,知道委曲自己成全更大的事情。

所以有了那句话,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婚姻里牵牵连连太多,牵一发而动全身。

但个中滋味,就冷暖自知了,两个由热变冷的身体在一起凑和,为了诸多人的劝解拼在一起,于当事人而言,如果不能坦然或是漠然接受,那么就是一种煎熬。

经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

一群油腻中年男人在一起喝茶,说起婚姻,鲜有眉飞色舞者,大都是叹一口气,说,凑和着过呗。

不知道这个凑和着过呗之说法从哪里起源,就跟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一样。

爱情保鲜期有多少不知道,但是靠爱情保鲜这事儿,很明显不靠谱。

没有哪些爱情一直到老还保鲜,聪明人慢慢把爱情变成了知已,次聪明一点的把爱情转成了友谊,再次一点的把爱就转成了亲情。

最次的就是把爱情变成了婚姻里的仇人。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点也不假。

说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样的话,都是对爱情的残忍,两个人尊敬至此,还是夫妻吗?怕是早就分床而眠了。

03

如果把婚姻比做米饭,那么很显然,有相当大的一批人,都把这道饭做夹生了。

婚姻的开头里,总是比不得恋爱时,两个人恨不得天天在一起,但真正因为婚姻在一起时,就开始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因为距离近了,所有的缺点都突出了,而且所有的缺点,都变得不能忍受了。

这饭,就从这里开始夹生。

然后,饭越做越糟糕,越做越无奈,越做越无聊,越做越淡漠。

后来,逃避的逃避,出轨的出轨,饭就凉了,没办法再温。

听起来很绝望是不?但这道饭还得维持着。

因为不能因为你婚姻里的小小不如意,不幸福,舍弃掉很多人的幸福。

这一点也不矛盾,你觉得不行了,一堆人会跳出来告诉你大小利弊,会搬出无数失败的例子或是成功维持的案例来说服你。

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老了就好了。

老了或者会好了,但那时我也老了,没机会回头了。

看,很残忍是吧。

只是说归说,大部分人还是归于平静,为孩子,为家庭,为父母,为看起来的和和美美。

因为我们善良,不自私。

04

饭做成了夹生饭,怎么解决?

从形而下的角度上来说,厨师是这样解决的:如果米饭全部夹生,那么可以用筷子在米饭里扎几个直通锅底的洞,适当加些温水重新焖一次。如果米饭局部夹生,那么在夹生处扎洞就好了,然后加适量温水接着焖。

这样就能解决夹生饭的问题。

这种解决方法,怎么换算到婚姻里呢?

大家看问题解决的方案,梳理出几个关键词,一是扎洞二是加水重新焖。

扎洞就是要找准夹生的位置,跟找出婚姻矛盾差不多,加水重新焖就是再来一次爱情的保鲜。

中间就有人做得很好,就比如某些以小见大,慢慢用家务留住老公的主妇。

或是用一点小小浪漫把老婆往家里哄的老公。

这些都是深知责任重大的人,也是懂得付出的人。

当然,也有人做得不好,比如某些你生气,我也生气,你牛掰我比你更牛掰,你好不容易改了点儿脾气,我非要你跪下认错那种。

这种不是扎洞,而是誓把锅都扎破的那种。

合适的洞扎好了,就要灌入温水重新焖,这个过程跟重新收拾爱情差不多,虽然不可能收拾到破镜重圆,但到底,还是可以找回一些的。

至少,有人说出了方法,婚姻里不顺利的你,不妨参照夹生饭的收拾方法一试。

但只管方法,不管结果。

05

婚姻就是一个矛盾综合体,里面种种矛盾聚合在一起,你不知道触礁的是哪个矛盾,眼看着婚姻的小船进了水,往下沉,无能为力的人群大有人在。

好在水浅,船沉不到底,不耽误养儿育女当水上人家,但前行不了,这也怪苦恼的。

希望夹生饭的道理,能帮到一些人。

还是那句话,只管方法,不管结果。

饭做夹生了,就想办法做熟,毕竟一大锅饭,扔了怪可惜,也浪费粮食。

最重要的是,你还得另起锅灶再做一顿,万一再做生了,就得从自身找原因了。

我就是个不喜欢从自身找原因的人,因为赤裸裸地看自己的缺点,很不舒服。

所以,在还能想办法时,不要为时过晚。

当然,如果就如开头的老太太那样,一切都忍过了,果断抛弃,也是一种智慧。

毕竟才65岁,后面还有十几甚至几十年,能过她自己所认为的生活,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