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稀罕“刘若英式”的“孤独”婚姻,谁又稀罕爱情

谁稀罕“刘若英式”的“孤独”婚姻,谁又稀罕爱情

结婚生子的刘若英许久没在媒体上露面,最近一则消息登上了媒体头条,大意就是刘若英与先生婚后分居七年,什么鬼?赶紧打开看看。其中的婚姻部分内容如下:

“刘若英书中表示自己的婚姻生活:夫妻俩一起出门,去不同的电影院,看不同的电影。两人一起回家,进家门后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两人有各自独立的卧室和书房,但共用厨房和餐厅。”

晚上回家搜了搜这则新闻,原来她有新书上架、新歌推出——《我敢在你怀里孤独》。

料想又是针对新书、新歌推出的一轮宣传运作。

谁稀罕“刘若英式”的“孤独”婚姻,谁又稀罕爱情

对于才女刘若英,我非常喜欢她的作品,不管是她那些脍炙人口的歌曲,还是她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浮华娱乐圈,她算不得惊世骇俗的绝色美女,但人淡如菊,仿佛自带幽香却牢牢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

但对于媒体放出来的文章通稿这种享受“孤独”的婚姻模式,实在不敢苟同。

以上的生活形态如果只是间或出现的一种状态,未尝不可。生活有很多模式,即使再契合的夫妻,也不能保证事事同步。拥有各自的喜好和空间,享受独处、品味孤独未必是件坏事。但如果如文章所言,婚后分居七年,还说什么“女人自强”、“保持单身力”、“我敢在你怀里孤独”,诸如此类高调解读,那么,我想说,别扯了,不过是婚姻冷暴力的遮羞布而已,不是男女方有一方或双方自私,就是“爱无力”的表现。

幸福的婚姻就是彼此纠缠、彼此牵扯。我们大多数人不过凡夫俗子,如果婚姻是各忙各的、各睡各的,徒有一个拥有彼此的骨血的孩子,那么其实不结婚也行,精子库及代孕就可以解决。

什么是婚姻?

我搜索了一下,360百科分别从史书关于“婚姻”的定义、婚姻的作用及社会学给出的解释如下:

1、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说:"婚者谓昏时行礼,故曰婚,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2、"先秦的礼仪选集《礼记》则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3、“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认可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强调两性、配偶身份及‘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前提’”

我认为,婚姻之所以强调两性,因为两性是生子的前提;之所以强调配偶身份,在于保障血统的纯正性。为了“继后世”的目的,而有了婚姻这个前提,家庭的产生也是为了保障降低生活成本,更好的完成“继后世”的目的,同时保障“后世”健康成长,使得血统延续,常态化良性发展而已。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婚姻的需求不再片面强调“传宗接代”的重要作用,甚至很多人因为对自由的追求、压力、喜好等等原因,选择多种生活方式,例如同性恋、不婚族、丁克等等。

纵然,有一部分人不选择生育,但选择生育的那部分,依旧可以很好地把人类繁衍生息的艰巨任务坚持下去,对于整体的结果,似乎也没什么影响。那么婚姻还有什么意义?

婚姻是规范爱情的一种约束

谁稀罕“刘若英式”的“孤独”婚姻,谁又稀罕爱情

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

因为从进入婚姻那天起,爱情不再是只有风花雪月、卿卿我我,还有一种叫做“责任”的东西加入了进来。从那天起,你我的父母成了我们的父母,还有我们共同的孩子,我们共同的家,而我们不仅仅是伴侣、爱人,还是战友、亲人,我们在携手并肩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琐碎、未知的荆棘与挑战中,感情更加增进;必要时我们是可以把后背放心交给对方,彼此依靠,共同面对外敌、抵御诱惑;我们还要做彼此最真心的朋友,最得力的帮手,当一方累的时候,可以放心地让另一方搭把手,甚至是要做可以让对方静静依靠的人。

因为多了很多内容,所以琐碎中会有争吵、平淡,冲淡了爱情的甜蜜,但也多了很多厚重的内涵。因此,也有种说法是倘若没了婚姻,爱情便死无葬身之地。因为没有共同面对的那些经历。

当然,婚姻只不过是爱情的一种通用的约束行为而已。有些人不需要婚姻这种具体的、看得见的形式。

比如,为大众所知晓的陈可辛与吴君如的生活。俩人育有一女,对外以一家三口的状态示人,但官方宣传,俩人始终未婚。

谁稀罕“刘若英式”的“孤独”婚姻,谁又稀罕爱情

即便如此,他们依然要履行着无形的约束,一样有幸福。任何自由都是在一定的规范下的相对自由,否则,脱离了规范,又谈何自由。

婚姻是彼此需要

有人说“世界上即使最幸福的婚姻,也总有两百次想离婚的念头和五十次想掐死对方的冲动。”

但时过境迁,你我依然是彼此最爱、最信任的人,这就是幸福婚姻的真谛。

在婚姻中,绝对的自由和孤独,是不幸的。

婚姻伊始,俩人有很多不和谐的地方。比如,同床共枕,你会突然发现那个你觉得谈得来的人,居然睡觉鼾声如雷,让你彻夜难眠,俩人的生活远不如你自己一个人睡来得自在;那么分床睡,看起来是最便捷的法子。可如果俩人的生活,但凡有不如意便依着自己的喜好来,那么渐渐地当最初的悸动不在,又没有共同的经历、新的感情积累,那么,与你处在同一屋檐下的那个人还是你爱的人么?我的好朋友结婚后的头三天,因为她爱人的鼾声,每晚都在失眠中度过。初始,她爱人也会很抱歉地说她可以推醒打鼾的他,可一次、两次,一晚上难道睡不着就要一直推醒对方吗?不曾抱怨而是从心底接受,三天之后逐渐习惯。现在哪怕对方依然鼾声如雷,也可以第一时间倒头就睡。

从习惯一个人的生活去适应俩人的生活,一点一滴把彼此融入到彼此的生活中。

几年以前,我的领导恰逢更年期,睡眠很差。因为对象的鼾声,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选择分头同床而居的睡眠方式。因为睡眠不好,她常常暴躁易怒,对爱人也有些许抱怨。

我说,“如此特殊的生理阶段,其实也可以分床睡,是不是会好一些?”

她摆手拒绝,“年纪越大的两口子越不能分床睡。”

“为啥?”

“因为怕出现意外。当人上了年纪之后,尤其是很多突如其来的疾病,俩人同床,可以第一时间知晓。虽然他打呼噜我很烦,但倘若突然没了声音,我会第一时间踢他一下,确定他安好。年纪不饶人,我们得好好陪伴彼此。”

这话仿佛还在耳边,可遗憾的是,领导还未过五十,她的爱人便因为疾病去世了。而后长达三年多的时间,她就未出过家门,因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而她的爱人最放心不下的也是自己深爱的她。

婚姻中的爱啊,也许是虽然不曾言说,但就那么藏在彼此的关心与关注中。

总是各干各的、各司其职,彼此对彼此的需要呢,谁来成全。公用一个厨房与餐厅,这是深夜食堂么。那么你和我,与外面饭店的那些食客有什么区别?

婚姻不过是彼此需要中的舍得而已,有舍有得。舍去我的一部分,取你的一部分,最终变成我们共同的部分。

而我理解的婚姻中的孤独,是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可以保有我们各自拥有那一部分独处的空间与时间;而当我们失去彼此一方的时候,剩下的那一个也可以不惧怕一个人的生活。虽然你不是我打发寂寞的节目,但我享受与你在一起的每一天,乐于我们一同体验的那些经历,我们彼此牵扯,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