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三傑,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王士珍(1861—1930),字聘卿,號冠儒,河北省正定縣牛家莊人。他憑藉過人的才智,得到以袁世凱為代表的統治階層的青睞,先後擔任軍政要職,直至北洋政府國務總理,時人將善操權謀於腹中的王士珍稱為“北洋之龍”。

北洋三傑,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段祺瑞(1865~1936)原名啟瑞,字芝泉,合肥人。段祺瑞14歲時家道中落 ,16歲時獨自懷揣1塊銀元從合肥去威海投親,其後段獨撐三個幼年弟妹的重擔。段祺瑞20歲考入北洋武備學堂,是袁世凱倚重的兩員大將之一。其人性格堅定,蠻橫粗暴,令人生畏,在“府院之爭”之時。他表面擁護黎元洪繼任大總統,實際“挾總統以令北洋”,曾不止一次地說:“我是叫他(黎元洪)來簽字蓋章的,不是叫他壓在我頭上的。”時人將常行兇殘於外形的段祺瑞稱為“北洋之虎”。

北洋三傑,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馮國璋(1859—1919),字華甫,直隸河間(今河北滄州)詩經村人。直係軍閥的首領,為“北洋三傑”中的“北洋之犬”。是袁世凱倚重的兩員大將之一,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國會選馮國璋為副總統,他不願失去地盤,故在江蘇就職,仍兼江蘇督軍。按照中國的傳統說法,龍虎後面應該是豹,可是因為馮國璋太聽袁世凱的話,過分遵從他的意圖,原本的“北洋之豹”也被人們戲謔成了“北洋之狗”。

北洋三傑,為什麼被稱為龍虎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