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無棣文壇李氏“三傑”

清代無棣文壇李氏“三傑”

清代,在無棣古城十字街西迤北、鄰希賢書院有一座府邸,名曰“侍御第”,俗稱“李家大衚衕”“李家大院”,它的掌門人便是清開國首科進士、大理寺正李道昌(字大來,著有《遊屐草》《臨洮草》,祀鄉賢祠),無棣城裡李家由此步入名門行列,成書於清宣統二年(1910年)、邑人張守宣編手抄本《海豐鄉土志》之《氏族》載有無棣20家名門望族,城裡李家即為其一,“李氏:明成化間,由寧津遷海豐。國朝康熙間,諱道昌者,以進士官大理寺寺正。礽孫於絳,以舉人官貴州安南知縣;於沆,以舉人官甘肅安定知縣。傳至今,十七世。”無棣李家先後有1人科進士、3人中舉人、21人為貢生,乃無棣詩書望族。其中,李魯、李烋、李異叔侄三人被譽為清代無棣文壇李氏“三傑”。

李魯——詩壇中之獨開生面者

李魯,字得之,副貢,李道昌三兄李應昌(字逢泰,廩生,教兩弟李全昌、李道昌皆顯貴)曾孫。後學尊仰之,稱曰“石鶴先生”。

《無棣縣誌》(1925年版)載:“李魯,字得之。幼負異才,入庠後,屢躓名場。乾隆戊午科,主司得其卷,大異之。因造語奇險,置副車第一。作文無慮千百言,握筆立就,字畫蜿蜒,幾不可辨識。氣體縱橫古奧,咄咄逼人。著《石鶴集》,又稗史若干卷。‘石鶴’,其別號也。李佐賢《武定續詩抄》盧雅雨稱,先生澳博好學,而詩不入格。今觀所作,精心結撰,無拾人牙慧語,固亦詩壇中之獨開生面者。”《無棣鄉土志》(1910年版)載:“李魯,字石鶴,乾隆丙辰副貢,著《石鶴集》《稗史》。利津李佐賢選《武定詩續抄》,謂其詩‘精心結撰,無拾人牙慧語,為騷壇之別開生面者’。”

李魯一出生就和別的孩子不同,其祖父愛之,取乳名“駒”,冀千里也。成人後的李魯,事親如孺子。與兄長在一起時,若兄座,他總是恭順地站立在兄長的旁邊。

李魯讀書時,一字都不能記憶,而作詩為文則文思敏捷,搖筆紛來,引用精核切當。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李魯為童生時,到濟南府試,首藝即千餘言。當時,濟南府新城縣(今桓臺縣)19歲的何世璂剛剛中舉,並以第四名經魁在濟南府做幕僚。何世璂審閱李魯試卷後,色然而駭,並以字形蚓曲不可辨遂置李魯第二名。府試結束後,何世璂將李魯請進府署與知府相見。如此,李魯遂與何世璂成師弟之禮。何世璂,字澹庵,五歲日誦數千言,七歲經史過目成誦,有“聖童”之譽,後以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吏部侍郎署理直隸總督事務,追贈禮部尚書、光祿大夫,諡“端簡”。何世璂一生喜愛詩詞,曾得同鄉王漁洋(原名王士禛,字子真,進士,累官至刑部尚書,諡“文簡”,獨創詩論“神韻”說,主盟詩壇半個世紀之久,被譽為“一代詩宗”“文壇領袖”,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文學家)口授,其詩淳古淡泊,對李魯進學多有裨益。

李魯經濟南府試後,成為一名生員(即秀才),入無棣(原海豐,以下同)學宮繼續學習。可是,屢次鄉試,屢躓名場。乾隆元年(1736年),李魯再次參加鄉試,由朝廷派往山東主持鄉試的副主考官彭啟豐(字翰文,號芝庭,江蘇蘇州人,狀元,官至兵部尚書,工於書法,善於繪畫,又能詩文)看過李魯的試卷,非常震驚。因李魯所文造語奇險,不可句讀,遂置李魯為鄉試副榜貢生,然心實特賞李魯之文采。乾隆二年(1737年),李魯憑藉副貢身份入北京國子監深造。初到北京,即名噪都下,造門請其文者接踵而至。

李魯作詩如有神助,或三五日不能得一字,忽有所得則面如土色,遍體陡戰,而運筆如飛,稍遲即失。李魯世居無棣古城,其求學之鄉塾在南門外。有一日,李魯晨起入塾,至城門門尚未啟。突然,他靈感來了,疾叩其外祖父家門,索紙筆書之,俄頃得詩十二首,人鹹驚以為神。李魯有時外出,雖三五里,也必攜筆硯,偶然有得,即於路旁伏地疾書,錄畢入詩囊,從不取證於人,人亦不得而見。直到李魯過世後,其族弟李烋打開李魯生前珍愛的一個竹箱,才發現裡面積攢的詩稿至數萬餘首。這些詩稿紙條散錄,字畫蜒蜿如蛇。李烋對詩稿細加辨晰,始檢校成集,存詩一千餘首,名曰《出岫集》,邑人士驚歎,方知李魯能詩,爭購《出岫集》。

李魯族孫李於絳(字葆真,舉人,李道昌六世孫,生平潛心理學,制藝本先正矩矱,補貴州安南縣知縣,興學立教,徼俗丕變,三年空囊而歸)其撰寫的《石鶴家傳》中對李魯的評價極高:“蓋人素知其能詩,不知其詩之奇古排奧,於昌黎(韓愈)、長吉(李賀)外,另樹一幟也。”

《無棣縣誌·藝文志》(1925年版)收錄李魯詩歌計9首,分別是《贛榆婦女歌》《勇士歌》《陌上女》《秋雨謠》《過騮山隱士宅》《過無棣城(二首)》《棗園橋畔》《海上鴻溝》。

李烋——治學著書名揚文壇者

李烋,字蕢園,諸生,李道昌四兄李全昌(清順治初由貢生薦授通判)曾孫,李魯族弟,自弱冠為諸生,人稱“師晦先生”。

《無棣縣誌》(1925年版)載:“李烋,字蕢園,邑諸生,經術湛深,不為訓詁家言。邑侯張簡堂,將以通經薦,以去任不果。喜為古文辭,波瀾壯闊,出入唐宋諸大家。趙秋谷太史見其詩,擊節稱賞。著有《聲詩錄》《詩經傳序彙纂》《周易自腴》《編經傳摭言》《四書釋注》《燕翼編》《中州紀程草》《吳中草》《簀園吟》。卒年八十。”《無棣鄉土志》(1910年版)載:“李烋,字簣園,布衣,著《中州紀程草》《吳中草》《簣園吟》《聲詩錄》《詩經傳序》《彙纂周易》《自腴編》《經傳摭言》《四書譯註》《燕翼編》。”《無棣文徵》(1924年版)載:“李烋,字師晦,號簣園,庠生,著有《簣園文集》。”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李烋七歲,其父病故,依伯父、叔父以居,循循無子弟過,事母以孝謹聞,嘗為母負米。李烋成人後,卜居碣石山之陽,又徙居馮村,因所居之地皆濱海,田犖斥鹵,廣種薄收,歲入或不給,故李烋閉門掃跡,入奉母儀。為使母親歡心,他故意表現出孩子般歡娛的神態動作,而環堵琴樽、荻簾土銼,眼前無俗物敗意,汲古益得修綆。李烋性嗜飲,每引滿數過,喉中吟詠輒發,抗聲歌以自娛,殷殷達四壁。雖樵蘇不爨,非常窮困,然意浩如也。李烋在河南及江浙等遊冶時,凡所經名山秀水及古遺蹟,足籲慨憑弔者,任意寫就一詩,收拾酒痕墨汁,淋漓襆被。

李烋性開爽,沉敏,學無所不講貫其治經,務涵泳討,會其宗旨,乃證以先儒諸說,而以己意通之,故其論著皆空所依傍,卓乎有得之言,非訓詁家能相比的。李烋才力雄富,通習諸古文詞,縣裡每當有大著作,必推其屬草。李烋尤喜為詩,取法漢、魏、唐、宋、元、明諸大家,溯其源流。近體詩,骨韻蒼堅,稱其氣;古體論議有根柢,極波瀾頓挫,歸於自然,可與蘇軾、陸游相媲美。

乾隆七年(1742年),詩文雄海內、壇坫高峻的淄博博山人趙執信(字伸符,號秋谷,王士禎甥婿,進士,清代詩人、詩論家、書法家)八十大壽,其門下為其徵祝壽詩詞,士輻軫鱗萃,希冀博得一笑,趙執信一顧,輒揮去。李烋賦四絕上之,趙執信為之擊節賞,反覆誦不置,嘆曰:“海豐有人!”李烋詩名,一日震齊魯間。

乾隆十五年(1750年),詔徵天下通經士,無棣知縣張簡堂嘗讀李烋《聲詩錄》,謂其淹貫精確,足發三百篇微旨,遂議以李烋應選。不久,張簡堂去職赴他縣任職,李烋應詔經士一事不了了之。李烋雖不合於時,而其所著作已能自發其光怪,即伏處僻壤窮鄉,與當世聲塵渺闊,絕然不能埋沒銷蝕,而大人鉅公已有就而物色之者,固不待千秋後之子云(揚雄,字子云,成都人,西漢文學家)。

李烋耆年宿學,善談論,樂於引導幫助後輩上進,每次他到縣城,邑人士爭置酒迎之,若堯夫(邵雍,北宋著名理學家、詩人)之在洛城(今河南洛陽)。李烋語惟經史,不及他。曾經有一年除夕日,風雪大作,李烋以無妄事牽率來到縣城,張映緯聞訊專程拜訪李烋。張映緯,字經德,無棣“海豐張氏”首位進士張可大(號東峰,仕至浙江永嘉知縣)孫,舉人,好學如嗜慾,手未嘗釋卷,每抽閱架上書,必盡卷乃止,歸裝未解,書已陳几上,窮經不泥傳注,期於愜心,諸史子集,必悉其要領,其文老而益工,尤工於詩,清學者桑弢甫見其詩,嘆曰:“漁洋(王士禛)、秋谷(趙執信)有嗣音矣!”張映緯、李烋相見,李烋即關切地詢問張映緯:“近聞子讀易,會心處有幾?”於是,張映緯提出很多不太懂的問題,李烋為他遍徵古註疏,折衷其異同,滾滾數百言,移日晷不休,弄得張映緯竟然沒有時間來得及向李烋致以春節的慰問。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李烋年已七十八歲,仍孜孜不倦,渴望飽讀未見之書。當他得知張映緯家藏有來注(來知德,字矣鮮,舉人,明代理學家、易學家,著名詩人,後世尊其為“一代大儒”“崛起真儒”)《周易》,遂求閱,張映緯送書之時求李烋標識《周易》之精義。數月之後,李烋將《周易》完璧歸趙,張映緯展書,書之空白處寫滿李烋用赤黃色筆墨書寫的對《周易》精闢之義理,令張映緯歎服不已。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月,李烋年八十而卒。他病重臨終那天傍晚,視聽不衰,神明益衝粹,還作詩別友人。

張映緯在其撰寫的《李師晦先生傳》中對李烋之文才給予極高的評價:“蓋先生之於文學,得於天性。故自少壯至耄老,以及載馳道途,未嘗一日廢,而天覆假之以年,扼之以遇,俾得厭飫其中,宏其畜者,日大以肆,則困窮侘傺,人為先生惜者,皆先生之抱膝嘯歌,俯仰自適時也。”

李烋著有《聲詩錄》《詩經傳序彙纂》《周易自腴編》《經傳摭言》《四書釋注》《燕翼編》《中州紀程草》《古詩百首》《蕢園吟草》,皆藏於家。《無棣縣誌•藝文志》(1925年版)收錄李烋人物傳記1篇,即《張舍人傳》;詩歌計13首,分別是《旅夢張完質誦予濟南古詩》《家石鶴將有成山之行過山村共酌賦贈》《李左車墓》《魏王豹墓》《膠西張虛齋以厭次碑見贈有賦》《送邑侯張簡堂先生去任歸維揚(四首)》《趙秋谷先生八十壽詩(四首)》。另外,《無棣文徵》(1924年版)收錄李烋人物傳記1篇,即《劉列女傳》。

李異——無棣舊《八景圖》配詩者

李異,字仲常,歲貢生,李魯、李烋族侄子,李道昌三兄李應昌玄孫。

《無棣縣誌》(1925年版)載:“李異,字仲常,歲貢生,舉鄉飲大賓,敦行孝弟,好學不倦,居社學教授三十年,士皆悅服,樂道人善,為之作傳記,以闡幽表微,有善行錄,文法條辨,蝸居館課。詩文存於家。”《無棣鄉土志》(1910年版)載:“李異,字仲常,歲貢生,敦行孝弟,好學不倦,居義學教讀三十餘年,無不悅服。課讀之暇,思戚族有隱德未彰者,為之立傳。所作有《善行錄》《文法條辨》《蝸居館課詩文》存於家。”《無棣文徵》(1924年版)載:“李異:字仲常,歲貢生,著有《蝸居館課詩文》,存於家。”

李異,孝弟敦行,德高望重,鄉飲大賓,士皆悅服。好學不倦,辦蝸居館,教學卅年,桃李滿天。在教書育人閒暇之時,李異對家鄉無棣(時為海豐)名勝古蹟、田園風景甚為酷愛,特別是對刊載於康熙九年(1670年)《海豐縣志》(邑人張克家編纂,知縣胡公著鑑定)上的“八景”圖獨有情鍾。

據清康熙九年《海豐縣志》載,“八景”圖依次為:芹泮槐蔭、叢林塔影、龍灣夜月、馬谷朝雲、西橋牧笛、北海漁歌、漢壘盤旋、秦臺眺望。“八景”圖繪製者為清代畫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費而奇,《海豐縣志•八景圖說》雲:“讀列邑志,以八景名者從矣,維棣亦有之。……,與其見諸辭章,形容不肖,不妨寄之圖畫,與會良多。現者能勿遺乎。曰:‘是跡無聲之詩也’”。李異對“八景”有圖無文很是遺憾,遂依“八景”圖配詩八首,後被載入刊於中華民國十四年(1925年版)的《無棣縣誌》卷首。

李異所創“八景”詩分別為——《芹泮槐蔭》:“槎枒古樹羃宮牆,宇內常存奕葉光。滿地春風兼化雨,杏壇分得一枝香。”《叢林塔影》:“筆鋒秀出鬱人文,形式平將雁塔分。欲挾天章題碧落,凌空一管掃煙雲。”《龍灣夜月》:“望月池邊月倒懸,清輝照澈水中天。金波激宕明珠湧,知是驪龍夜不眠。”《馬谷朝雲》:“孤峰靉靆湧螺鬟,朝出行雲意自閒。淡泊不遣遊客夢,聊將多事笑巫山。”《西橋牧笛》:“楊柳風來笛韻清,西橋牛背一枝橫。牧人新得維魚夢,吹出豐年雅樂聲。”《北海漁歌》:“時清大海不揚波,唱晚漁舟欵欵過。東國魚鹽天下利,大風譜入太平歌。”《漢壘盤旋》:“層壘猶堪國士誇,空留斷戍閱年華。干戈此日消沉久,桃李春風盡是花。”《秦臺眺望》:“縹緲三山不可通,茫茫大海望無窮。祖龍已作神仙死,空有荒臺宿草中。”

李異不僅詩歌寫得好,而且文章也好,《無棣文徵》收錄其傳記兩篇,其一為《楊蔚東先生傳》,其二為《張路升先生傳(並序)》。

李異平生寡交遊,所晨夕往來者,不過四五人。其中,楊蔚東楊師言和張路升張階便是李異為數甚少之摯友。

楊師言,字蔚東,附生,無棣邑人、明吏部尚書楊巍十世孫。楊師言與人交不設城府,所以少年時的李異即與楊師言樂遊。楊師言嗜飲善醉,灑然天真。晚年,家愈窘,而飲愈豪,夜不成眠。楊師言一生不得志,不過他的四個孫子卻都光耀門楣,這賴於李異和楊師言共同的摯友張階。

張階,字路升,庠生,其太高祖即為無棣義井長、官至廣東按察使司僉事提督學政加一級的張為仁。張階天性純謹,美儀容,為人正派,潔身自好,望之藹然,和氣迎人,故李異少長樂與之遊。楊師言與張階因交好而為姻親。後,楊師言長子楊夢說卒,遺有子四人,家貧無力延師,張階為教其伯仲成人自立,後又教其叔季,前後十餘年,訓迪殷殷,始終不怠。值得一提的是,道光十六年(1836年),李異與張階因德高望重,被同時舉為鄉飲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