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我去看過山。

這話說出來會讓人笑。誰沒看過山呢?攀登過多少座名山都已不在話下,看?不值一提。

可是,如果飛行三小時,再轉搭汽車三四個小時,還要克服高海拔缺氧的困擾,就為專程去“看”山,恐怕還是有些不同的吧。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去年深秋,我就是這樣去看的山。從北京飛成都再搭汽車去一個叫小金縣的地方,看的這山叫四姑娘山,是四川西部四座比肩而立的雪峰。四姑娘山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屬於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過渡和交接的地帶,她因一個動人的傳說而得名,也因備受登山愛好者推崇而著名。

看山、登山,寫山、畫山,幾乎是古代文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多少好詩名畫都出自山中。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王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李白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展現出各種各樣的山,山形山色、山容山貌、山裡山外、山上山下。山,在審美之外,又予人深邃的哲思,帶來豁達的感悟。

現代人喜愛登山的不少,專程看山的不多。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我國境內距大城市最近的雪山就是這四姑娘山了。她山峰險峻、巖壁類型複雜,每年都吸引眾多的登山家來這裡挑戰,是國際登山的熱點地區之一。普通遊客大多隻看不登,我便是其中之一。

看山第一站,是一個叫雙橋溝的地方。

時值深秋,霜色微寒,漫布山谷的,是山林深深淺淺的金與濃淡各異的紅。一入溝內,交錯閃過的是峽谷兩側金黃的紅杉、豔紅的槭樹、鵝黃的山楊與墨綠的冷雲杉交織的巨大色塊。人在車中,車行谷中,巨幅色塊像掛在天地之間飛動的綵衣,又似闊大舞臺正在滑動的幕布。待舞臺開啟,甫一定睛,遠處雪山隱現,近前青山兀立,一叢叢經霜的灌木夾雜在濃淡不一的綠色裡,弱小卻醒目。高大的松柏間,掛滿金黃色果實的沙棘樹一派嬌俏誘人,溪流蜿蜒、行雲如黛、松濤陣陣,木棧道上游人似彩點,恍若畫中游。這個地方叫人參果坪,是個面積有數百畝的大草甸。相傳,人參果坪是四姑娘山神靈的見證。很久以前,當地老百姓多災多病,四姑娘山神為了救助這一方百姓,去佛祖那裡要來人參果種在這裡,解除了百姓的病痛。為了感謝四姑娘山神,當地百姓在此修建白塔供養,並將人參果坪周圍的領地全部敬獻給四姑娘山神,因而這裡雖有大片平闊之地,但沒有一座村寨房舍。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徜徉在四姑娘山的領地而不見四姑娘山,人參果坪,是看四姑娘山的序曲。序曲,帶給人一份準備好的鄭重期待,也拂動了一雙想象的翅膀。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看山第二站,長坪溝。

清晨,車剛一到達溝口,陣陣歡騰已先抵耳畔。原來,站在溝口白塔的一個高臺階處,遠眺白雲飄飛間,已隱約可見四姑娘山金字塔形的雪白峰頂。湛藍的天空下,在視線的盡頭,銀裝素裹的四姑娘山之巔,在雲影間時隱時現,遊人個個引頸歡呼,這便是我們要看的四姑娘山啊!這初見的興奮與喜悅來得如此突然,歡呼是最直接最單純的表達。見慣了城市裡灰濛濛的天空,見多了高層建築物林立的天際線,忽然置身一片曠闊的天穹之下,恍若時空驟然停頓,剎那忘我,成為素心人。那樣浩大無邊的純粹的藍,那樣晶瑩、巍峨、攝人心魄的白,那樣穿過山巒穿過密林穿過每一片針葉闊葉穿過果實芳香的晨光,一時間,在每個人的臉上都罩了一層甜蜜的金色光暈。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長坪溝是戶外運動愛好者的天堂,是登頂四姑娘山三峰、四峰的必經之路。這裡原始植物種類異常豐富,供遊人行走的木棧道從原始林穿過,兩側柏、松、杉、楊柳、灌木,密密匝匝,遮天蔽日。地表覆蓋著厚厚的苔蘚、地衣、落葉。呼吸之間,有清新與滄古混合的氣息,感覺那是原始森林收納千年時光後散發出的特有的時空氣息。幾乎每走一段木棧道,迎面都會遇到一兩棵姿態各異的古柏,樹幹灰白,枝條蒼勁,如同智慧的長者在那裡守候,顯然是修木棧道時被用心保護的。一路且行且顧盼,四姑娘山一會兒掀開雲紗露出皎潔的面容,一會兒又薄紗遮面,悄悄在遠處俯瞰你。行至深谷,忽見開闊平湖,一排排枯死的沙棘與杉樹挺立湖中,乾枯的枝丫倔強地伸向空中,像是從古戰場上歸來的不屈的士兵。此刻,四姑娘山安靜地躺在這片湖水裡,赤裸純淨,彷彿觸手可及,它與湖中枯樹的倒影疊加,半是懷抱,半是陪伴。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木棧道之後就進入一片叫上幹海子和下幹海子的沼澤地,沼澤地行走艱難,但過了沼澤地,即是攀登三峰、四峰最重要的大本營。大本營是一塊開闊的草甸子,正午的陽光灼熱刺目,遊人一到這裡便放鬆慵懶起來,裝備專業的登山者雖在這裡或坐或臥地修整,卻未見有懈怠。到這裡,算是到了四姑娘山腳下。初見時的興奮經歷了一路的仰望與追尋,與四姑娘山似乎變得親近起來,黃綠色的草甸像是她舒展的長長裙袂,她腳下的人們正沉浸在願望得償的滿足感中。可是,當你猛一抬頭,發現眼前的三峰、四峰忽然如此清晰,兩座白色尖銳的三角形峰,直指蒼穹,兩側山脊,如同鋒利的刀刃,線條硬朗,如巨斧削過一樣。此時你會心中一驚,四姑娘山的巍峨奇峻裡沒有親切,她只會讓你驚心動魄!四姑娘山四峰中么妹峰最高,海拔六千二百五十米,是四川省內第二大高峰,僅次於蜀山之王——貢嘎山,被稱為蜀山皇后。大峰、二峰、三峰海拔也都在五千米以上。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看山第三站,海子溝。

海子溝全長十九公里,面積達一百多平方公里,因有十多處高山湖泊而得名,是攀登大峰、二峰的必經之路。去海子溝看四姑娘山,不是行走在緩坡溝谷裡,而是從山腳登到山脊,再沿大段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山脊一路向前攀行。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高海拔缺氧,一路艱辛狼狽,卻依然堅持攀爬,只為站在山脊再看四姑娘山。回頭想想,多少有些執拗與誇張。可是,當我終於站在海拔三千六百七十米左右的朝山坪,放眼環顧,那種置身聖境的震撼,至今無法忘懷。什麼叫天高雲淡,這裡就是。什麼叫層林盡染,俯首即是。四顧覽層巔,四座雪峰翩然呈現天地間,大地蒼茫,碧宇澄澈,白雲如帆,千里江山。這是上蒼繪就的巨幅畫作,大自然的呼吸與脈搏,就在這一刻寧靜的光輝裡,她讓我屏住呼吸,凝神,靜聽。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山水,大物也。人之看者,須遠而觀之,方見一隅山川之形勢氣象。”置身情境之中,想起北宋畫家、水墨山水宗師郭熙的“三遠”理論,體悟更切近了。“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衝融而縹縹緲緲。其人物之在三遠也,高遠者明瞭,深遠者細碎,平遠者衝澹。明瞭者不短,細碎者不長,衝澹者不大,此三遠也。”藝術的取精用弘,都是直接從大自然受到的感召,而人類自古以來的諸般感悟,又何曾離開過對大自然的靜觀與聆聽?

四姑娘山,我來看你了

看山三日,物我俱一。在視線的流動與轉折中,辛苦的身體參與的是真山真水畫幅裡遠近虛實、明暗流動的節奏,而自由的心靈在俯仰間體會的是“澄懷味象”的歡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