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目前武術散打比賽形式可以為分專業賽和職業賽兩種不同的形式

前者是體制內的比賽,如世界武術錦標賽散打比賽、散打世界盃、亞運會、亞洲武術錦標賽、全運會、全國散打錦標賽、冠軍賽等。後者職業賽包括散打王、超武聯賽、散打天下等。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武術散打專業賽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武術散打職業賽

兩者在比賽規則及計分、比賽擂臺的使用及裝備等等方面都存在的不同,下面就兩種比賽形式對比進行說明,以便大家能更好地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比賽規則及計分

作為體制內的專業比賽,散打錦標賽等規則屬於競技體育,目前使用的是加分制規則;作為職業賽等商業比賽,規則以減分製為主,為了比賽的觀賞性,鼓勵運動員進攻和提升比賽的精彩性。

瞭解了兩種比賽的計分方法是看懂兩種比賽的不二法門,下面就如何看懂兩種規則下的武術散打比賽來簡單說明:

(一)錦標賽等專業比賽規則

這種規則的計分目標就是得分最大化,比賽為三局兩勝制,每局比賽淨打兩分鐘,局間休息一分鐘,每一局結束後都靠紅藍雙方運動員比賽得分高低來決定本局比賽的勝負,三局中勝兩局的運動員為本場比賽的勝方。

規則判定比賽輸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優勢獲勝,二是點數獲勝。

優勢獲勝

首先是優勢勝利的判定:

比賽中雙方實力懸殊,臺上裁判員徵得裁判長同意,判技術強者為該場勝方;

一方被重擊(侵人犯規除外)倒地不起達10秒,或雖能站立但知覺失常,判另外一方為該場勝方;

一場比賽中,一方被重擊強制讀秒(侵人犯規除外)達3次,判另外一方為該場勝方。

得分獲勝

其次是得分獲勝:

每局看比賽的裁判員評分,分數高者為勝方;

一局比賽中,一方被重擊強制讀秒2次,另一方為勝方;

一局比賽,一方2次下臺,另一方為勝方;

雙方比分相同,主動進攻技術強者為勝方。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二)職業賽規則

目前散打王等商業賽都是這種比賽形式,這種規則的計分方式就是減分制,雙方運動員打滿三局,每局三分鐘,局間休息一分鐘,也就是每個回合兩位選手初始都設定為10分,每回合結束後,一方或雙方選手可能會被扣除掉相應的分數,最後三回合比賽結束後根據三局的累計比分高低來判斷勝負。目前國際主流的搏擊規則都是以減分製為標準的。

通常情況下被重擊讀秒的一方要被扣除兩分,因犯規受警告一方要被扣除一分,沒有出現以上情況,經裁判認定處於劣勢的一方要被扣除一分,雙方勢均力敵則不扣分。

在商業賽的減分制規則中,在沒有出現讀秒與犯規的情況時裁判會從以下七個方面來評判每回合的勝者:

有效擊中的次數。

有效摔法的次數。

擊倒的次數。

擊中的強度。

主動進攻的意識和程度。

技術的全面性。

控制比賽節奏的能力。

散打職業賽減分制規則,判定勝負靠的是綜合評判來判斷選手的勝負,因此減分制規則更鼓勵選手打重擊、積極進攻與儘可能掌控比賽節奏。這樣鼓勵選手打重擊、積極進攻與儘可能掌控比賽,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更加科學,更容易讓觀眾看懂精彩的比賽。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比賽擂臺及護具

(一)專業賽擂臺及護具

體制內的專業比賽為了突出民族傳統體育的特色,以古代“打擂臺”為傳統文化依據,運動員採用平臺的擂臺來比賽。中國古代歷史上耳熟能詳的比賽,如“楊七郎打擂”和“燕青打擂”等比賽採用的都是採用開放式平臺擂臺的比武方式。

縱觀中國古代武術打擂,有高空擂臺、梅花樁、獨木等,中國古代的規則,只要選手被打下擂臺即為輸。古代的高空擂臺更意味著跌下擂臺粉身碎骨。所以古代擂臺在當時有著非常好的群眾基礎,有著“三百里皆來觀”的盛況。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專業比賽這種開放式的比賽場地是中國打擂的延續和繼承。為了體現奧林匹克體育精神保護運動員,參賽運動員都要穿戴護頭、護胸、拳套、護齒、護襠,青年比賽還要求穿戴護腳背等護具。護具的穿戴一方面能保護運動員不致受嚴重的傷害,另外一方面能讓拳腿打在護具上聲音清脆清晰,更能幫助裁判來計分。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散打專業賽擂臺

(二)職業賽擂臺及護具

職業賽為了比賽的刺激性和觀賞性,採用國際流行拳擊擂臺。當然也有“異類”,散打王曾設計出民族特色六邊圍繩擂臺,並申請了專利。當然大部分散打的職業比賽還是沿用國際上流行的四邊擂臺。這種擂臺的使用讓比賽更加符合國際趨勢,比賽有了圍繩運動員更不用擔心下擂問題,這樣讓比賽打起來會更加激烈更具有觀賞性。

職業賽為了突出驚險刺激的商業價值,參賽運動員穿戴十分簡單,只穿戴拳套、護襠、護齒等護具,與專業賽規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加上規則鼓勵重擊、進攻、規則開放可以用膝,所以比賽經常會出現“KO”和拳手流血的事情。這些都是職業比賽所需要的效果。

如何看懂一場武術散打比賽?

兩種不同規則下的散打比賽都是散打的比賽形式,兩者在現階段是有機的統一體。專業賽更能突出民族傳統體育的特點,有利於培養和選拔人才;職業賽更能博得拳迷的眼球,有利於武術散打這項運動形式在全民的推廣和普及。

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很多專業賽規則下出類拔萃的拳手在職業賽中表現同樣出色,例如:柳海龍、寶力高、薛鳳強、鄭裕蒿、趙子龍、楊曉靖、那順格日勒、方便、姜春鵬、白近斌、付高峰等,他們都是專業賽和職業賽“通吃”的武術散打強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